职场中, 一定要避开这3个常见的误区, 否则所有努力白搭!

职场竞争激励,快节奏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压力容易让人焦虑和迷失自我,于是不少职场人误把“陷阱”当“馅饼”,分不清“圈套”和“圈子”,自以为忍辱负重,却是碌碌无为,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原因就在于深陷职场误区而不自知,今天分享下3个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误区。

1、误把“认真”当“用心”

在年终总结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在自评中写“工作认真”,在他们看来,不管业绩如何,至少认真的态度是他们的一项优势。但是,“工作认真”一定就有用吗?

同一岗位的员工,技能和水平起初是相差无几,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但双方的差距却慢慢越拉越大,这是因为用心程度不一样。认真只能做“对”工作,用心才能做“好”工作。做对工作,只能算一个称职的员工;做好工作,才叫做优秀员工。

有一次,经理拿出一份合同让小王去复印,催促抓紧时间,马上开会就要用。小王没有立刻就去复印,而是先习惯性的查看下文件。经理催促她加快进度时,她告诉经理,合同的金额有一个数字错加了一个零。经理赶紧查看,果然发现这个问题,连忙去修改。

如果小王只是认真工作的人,听到经理命令后,就会马上去打印再给经理。而小王还是用心的人,凭借平日的积累,快速浏览一下文件内容,并发现了合同中的漏洞,避免了损失。这样用心工作的员工,必然也是老板心中的最佳员工,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

2、误把“怯懦”当“谦虚”

进入一个新的职场环境,我们通常会放低姿态,谦虚低调,这样可以很容易赢得同事的好感,更快的融入团体。可以说,谦虚是职场人必备的素质,但谦虚也必须要把握一个度,过度的谦虚就是怯懦。这样不仅不会赢得同事的理解,反而容易遭到他们的“歧视”,也会让领导认为性格太弱,不能担当大任。

一次,公司要进行技能竞赛,小何很想参加,也用心准备很久。到了报名的时间,经理说:“想报名的直接找我。”“一堆任务还没时间做,哪有空参加这个啊”,同事们都在议论。看到没有人报名参加,小何也不敢出风头。经理说:“这是公司组织的比赛,部门必须派人参加,小何,你是新人,有没有兴趣参加啊?”小何很想参加,但她谦虚惯了:“我不行,没什么经验,做不好。”她心想,只要经理再劝一次,她立刻答应。可是,经理说:“哦,既然你没信心,那就下次吧,多锻炼下。”如是,这样一次机会就丢失了。

谦虚一定要有度,关键时刻要大胆站出来,不逃避责任、克服困难,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3、误把“安排”当“落实”

我们都知道执行力是职场中很重要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往往会影响到任务的成败。但特别是中基层管理者,容易把“安排任务”当成自己最大的工作,并把“我已经做了最好的安排”当成自己的工作业绩,却忽略了一件事:没有落实的安排,再完美也是瞎扯

最近,公司要上一个新项目,为了更好的推进项目开展,公司组织多部门进行跨部门合作,并委任一名总监为负责人。总监安做出了任务安排,并一级级分配下去。三个月过去了,新项目却没有任何动静,老板追问总监原因。一层层追查下来,才发现原来是负责跨部门联络的人请假了,她在接到任务的第三天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请了个长假回家休养身体。项目也就因此搁置了,现在过了三个月,市场先机已经失去。

职场中,类似的案例很多,很多管理者都注重前期的工作,做出最好的工作安排,然后等着人汇报进度。如果遇到一个执行力不强、责任心不足的下属,做事拖延,管理者又没有时间经常询问进度,那么项目就容易出现进度延期的情况。

要避免落实不到位,有三点建议:过程要检查,结果要验收,责任要追究。

误把“认真”当“用心”、误把“怯懦”当“谦虚”、误把“安排”当“落实”,这3个常见职场误区,希望你没有中招,欢迎评论区留意讨论。

欢迎关注我,一起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中, 一定要避开这3个常见的误区, 否则所有努力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