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宝妈群聊天,大家聊起孩子出生后爸爸带宝宝的问题,一个同事说,她坐月子的时候,直接把丈夫赶到隔壁房间睡,一来觉得他白天要上班比较累,二来认为即使他在房间也帮不上什么忙。
我想,如果宝宝足够大,他会不会郁闷每天晚上爸爸去哪儿了?一直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就影响着我们。似乎带孩子就理所当然是女人的事情。
当然,从生理上来讲,妈妈有孕育宝宝的子宫,也有喂养宝宝的乳房,但这是否意味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就束手无策了呢?
《陪一颗心长大:两位心理咨询师爸爸的育儿手记》就是这样一本跟我们分享没有奶的爸爸,能拿什么来养育孩子的书。
两位作者黄士钧(哈克)和黄锦敦都是台湾有名的心理咨询师,有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他们真正面对自己孩子时,也发现了很多限制,尤其是面对只要妈妈不要爸爸的小孩时,他们也非常苦恼,所以非常努力地找寻与孩子的相处之道。下面我分享几个对我触动最大的方法。
一、坚持,不放弃
有一次,哈克从幼儿园带女儿黄阿毛去上身体律动课,也许是因为太长时间没有见到妈妈,吃晚饭时,黄阿毛突然大哭起来,一定要妈妈陪在身边。
“吼!是怎样,爸爸就不好吗!”这样的独白已经在心里浮现,哈克还是使劲说服自己沉住气,深呼吸又深呼吸,在女儿上完课后带女儿走了一条新的路回家,最终女儿不仅没有不开心,反而很欣喜,还说以后也要跟爸爸出去玩。
在《你好,爸爸》的节目中,夏雨讲述自己与女儿的关系处得很好的一个小技巧,就是坚持每天都与女儿拥抱,有时女儿也会忘记,但他不泄气,一直坚持,因为这是爱她的仪式感。
孩子的成长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预设的样子进行,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深呼吸,接纳自己生气、无措的情感,不放弃,始终爱着孩子,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二、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黄锦敦在《画出美丽的画面》中分享了他辅导女儿小蔓作业的一次经历。小蔓的作业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于是对写作业产生强烈的阻抗。接下来他是这么做的:
第一步,他对小蔓说,“上了一天课,回家先让眼睛休息,晚上想写再写。”表达了他对小蔓这个人的关心比作业多。
第二步,让小蔓当主人,把权力交回到她手里,由她觉得自己要不要写作业,什么时候写,需不需要爸爸教她写,如果需要,爸爸就会在她身边陪着她。这样,让她自己成为学习的发动者。
第三步,给小蔓描述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果爸爸教她写,爸爸也只会看着她写,每写一行,爸爸就会写一次“这样写,很好啊!”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这么说,我试着把自己当成小蔓,发现听完这番话整个人的感觉很舒服。
小蔓从这个画面中预测到这不会重复被否定的经历,而可能会有好的体验,所以她选择了信任与依靠,最终与爸爸一起快乐地完成了作业。
近年来,很多家长辅导作业被气爆的新闻上了热搜。如果我们想清楚自己生气的原因,也许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我们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会生气,是觉得明明很简单的作业,别人家小孩很快完成,自己的小孩就是拖拖拉拉。大多数人都有这样想法,但这都是为了符合别人的期待。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作业快点完成,甚至直接帮孩子做作业。也许孩子需要一个小时的作业,家长十分钟就能搞定。如果我们给孩子1小时,他可以自己思考与做决定,独立行动。
如果我们插手帮忙做完,就把这个机会都扼杀了。
桑代克的饿猫实验
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一个实验,叫“饿猫”实验。
他把一只饿猫关进箱子,箱子有一个能打开门的脚踏板。门一开猫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奖赏。开始,饿猫进入箱子中时,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有一次偶然碰到脚踏板,饿猫打开了箱门,逃出去并得到了食物。接着,他又把饿猫关回箱子,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就能打开箱门。
一只会开门的猫诞生了!
桑代克认为,猫在不断地尝试在失败中,消除无用行为,记住有助于逃脱的行为,最后成功地学会逃脱。在有用的行为和目标之间建立联系。这就是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简单来说,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简称“试错学习”。
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多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尝试错误的机会,这个空间越大,机会越多,孩子才可以一次次地试炼自己,慢慢成长起来。
三、照顾好自己,撑大助人的空间
小蔓因为不舍得捐献出喜爱的玩具而陷入两难的境地,于是找爸爸求助。爸爸告诉小蔓,“不要为了帮助别人委屈自己”。
有个朋友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大学读完供他出国留学,回国后,儿子在深圳谋得一份工作。为了让他在深圳买房,他把二线城市的三套房都卖了,自己租房子住。由于常年过于节俭,身体经常不舒服,但因为担心影响孩子工作,一直没有告诉孩子,最后病发住进ICU,孩子不得不两边跑,钱与精力,都耗尽了。
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乐于助人,但却很少告诉他们,不论如何帮助别人,都不能忘记照顾自己,因为如果一直在付出,精力会很容易消耗完。只有先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心中安定,从容,从有更大的能量去帮助别人。
陪一颗心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奶的爸爸,也可以用自己的爱与温柔滋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