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伍老师关于《引导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中)》一文,突然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撬动了我的思考点。对于文中提到的几个自我提升方式,再回想起自己这几年走过的路和踩过的坑,不禁感同身受。
我们在企业人才测评中,经常会用到“能力”与“潜力”两个维度。能力是指,你是否能够完成一项任务,比如你是否会弹钢琴。而潜力,通俗来说,它是能力的延伸,更多是指你的钢琴能弹得有多好。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稳,而潜力决定了你能走多远。那么,我们怎么来测评“潜力”呢?一般我们会用到“学习力敏锐度learning agility”这个指标。在很多评鉴中心,学习敏锐度被定义为“迅速学习,并将所学运用于新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下,获得高绩效的能力和意愿。”
通常,学习敏锐度是借用测评工具来评鉴的。但如果回看伍老师在文中提到的几个自我提升方式,也不难发现这个“不是闭环、胜似闭环”的循环圈,也正是评估我们在学习敏锐度这个维度上所展现出各项行为的重要方面。
学习力敏锐度包括如何快速有效获取知识,进行提炼总结并进行迁移的能力。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样面对一堆碎片化的数据,有人只是罗列、有人会进行整理整合,有人看到了数字背后的逻辑关系,有人进行了建模分析,读到行业的趋势……这些人的起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站在数据的面前,但他们跑的距离却完全不同。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而言,几年后也必然是大不相同的,这就是潜力的差异。
这几年才认识我的朋友,大多会觉得我是个爱思考的姑娘。其实,在我还是一个普通HR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学习力并没有太多觉察,日常关注的也只是某件事的本身——比如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我可以很专业地阐述这些知识点,但仅限于这些知识点而已,我无法进行串联或并联,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系统化思考。后来,我转到了人才发展这个领域,才发现自己一度举步维艰,各种好用的方法论和工具都摆在面前,却无法举一反三。那时,我有了新的觉察——重要的不是我有什么,而是我如何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上,经实际情景的应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就像我开始讲课,从一开始的照本宣科,到后来慢慢把生活中的小事,都自然而然转化为案例,提炼出和课件相关的知识点。
去年三月,我在一次大学生职业对话座谈会里担任在线嘉宾,当时我们聊了关于“跨界”和“跨学科”,这和今天的话题就有点儿相似。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学习教练和引导,有趣的是,我发现我们这个群体里的大多数人,都还兼修着太极或者瑜伽。这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事物,却在某些时候有了联系——比如,Cliff老师时常用太极的智慧来诠释引导者中立的道和术;Mindy老师也时常用瑜伽中的力量与柔韧来隐喻引导工作坊设计的四两拨千斤。这些貌似不同的领域,在冰山下的底层逻辑,都是相似甚至相通的。
所以我开始探索,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怎样的。
在人才发展这个领域,始终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迈进这个领域的充要条件是大量阅读方法论和工具书,并且参考成熟企业的相关案例。有些入门之后,就可以从线上(书本)转向线下(现场)。
在有幸作为学员和发起人参与的不少工作坊里,我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引导师工作的方式——比如,在每个环节他们都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我没有记录他们工作的细节,心里时常有个好奇的声音在问自己,“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一开始我没有章法,收获的信息都非常凌乱。渐渐的,似乎看到了一些套路,但还不成体系。经过一系列的培训,我掌握了不少引导工具,然而在真实的工作坊设计时,又发现我根本无法在众多的工具中做出选择。对此,我进行了反思——工具本身的价值是什么?是展现专业的魅力,还是服务于流程,或者指向一个产出的框架?在我的百宝箱里,现在有哪些工具?如果不用A工具,换成B工具,在哪些方面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在这个议程里,为什么我要选择C工具?
我时常这样问自己,有时会很明白,有时就模糊了——这些模糊的地方,在我看来就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方。
前一阵在和小伙伴做工具复盘时,我自己都非常惊讶地发现,完成一个“发散-收敛”的钻石模型,只要2-3个基本工具就可以了。那么问题来了,假如工作坊的每一趴都只是这2-3个工具的应用,参与者是否会觉得重复无趣呢?
这个问题又值得深入思考——假如我们对工具进行叠加会怎样?比如将头脑风暴嵌在漫游挂图的流程里?是否还有其它多种头脑风暴的变体?这些实操后的复盘探索,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发,也看到了诸多的可能性。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观摩是了解工具/流程,实操是体验工具/流程,复盘则是在为工具/流程做更多的连接,衍生出A+B+C+...+X的多种可能性。
最后,关于写作——这可能是我最喜欢也擅长的方式,因此我会把它认为是对工具/流程/自我的整合。
我们的大脑被潜意识这片浩瀚的海洋所操控,因此不经意间的选择背后,总是带着潜意识的滤镜——你去看什么,就会看到什么;你去找什么,就会找到什么;你使用的工具和模型决定着你能发现什么。而因为写作是抽离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跳出潜意识,用更多元和立体的视角,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情境进行回溯,进行相对更客观的重建。并且,当我们将写作视为一种学习方式,就会有意识地将周围的事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准备进行连接,形成深度思考和新话题。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已知的知识半径越长,其圆周外部所接触的未知领域也越大,需要学习的部分也就越多。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写作需要思考,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可对我来说,它是向内看,和自己连接对话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拥抱,有着更稳定温暖的力量。同样的,它也是成本最低且最好的整合自己的方式。
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的一句话,“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其系统思考能量的成长。碎片化的知识当然也有价值,但总是需要把珍珠串起来的一些线。”
这个观摩-实操-复盘-写作的过程,就是用来串起这些碎片化知识的神奇丝线。重中之重,是期间的每一趴,都请带着“你想要什么”和“你可以贡献什么”的思考而来,以及深深的慈悲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