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令我们猝不及防,不知不觉,2019年倏然而去,2020年悄然而来。
2019年,13本书,360多万字的阅读量对我来说算是常态,但不是满足和超越。细缕和综述是为了深层的反省,以便更好的前行。
1、《莫砺锋评说白居易》莫砺锋著(20万字)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2月)
2、《私藏唐诗》陈清华著(17.5万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3、《杜月笙传》(上中下)章君榖著(110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1月)
4、《天长地久》龙应台著(17.9万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1月)
5、《唐宋词经典》杨雨著(13万字)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2年5月)
6、《路遥的时间》航宇著(41.8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7月)
7、《夜短梦长》毛尖著(12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8、《乾隆成败》张宏杰著(27万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年8月)
9、《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著(12.8万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4月)
10、《巴山鬼话》魏明伦著(13.9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
11、《为希区柯克尖叫》樊卫锋等著(20万字)现代出版社(2002年1月)
12、《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英)劳伦斯著,先子译(30.8万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
13、《重新生活》张平著(26.5万字)作家出版社(2018年7月)
2019年读过的书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一是讲稿类。《百家讲坛》是央视久负盛名的一个文化品牌栏目,它秉承着“让学者、专家为百姓服务”的宗旨,为学者和普通百姓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电视让学者有为,学者让电视深刻”的同时,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它的文化内涵和质量上乘,所以,我一向认为,以《百家讲坛》讲稿为蓝本的书都是品质之作,也是我必读的书类之一。2019年我读了曾在《百家讲坛》娓娓道来的《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和红极一时的张宏杰论《乾隆成败》。前者貌似是对白居易的评说,其实,作者只是以白居易的生平为线索,把评说的重点放在对白居易诗词的创作背景介绍和诗词的内涵的解读,特别是用大量的篇幅对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行》和《长恨歌》做了详尽的评述,让我对这两首长篇叙事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且老少皆宜的价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同。后者张宏杰是我关注多年的作家之一,只知道他是颇负盛名的历史学者,不知其还是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我已储藏了他的好几本书,《乾隆成败》是我读的第一本。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也就是没有一般小说的故弄玄虚,跌宕起伏,也没有一般论述著作的晦涩难懂,味同嚼蜡,而是读来既轻松愉快,又言简意赅,既提纲挈领,又透彻分明,更主要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和读后能给人诸多的启迪和感悟,为此,我已写了篇《乾隆全胜的政治资本》,将还要写的有《乾隆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乾隆成败之最》,《乾隆执政的三个阶段》,《乾隆是如何为大清灭亡埋下隐患的》,《乾隆与和珅》,《乾隆后期的一桩腐败大案的现实意义》,《三朝元老张廷又之死》,《“五福”之考》等。
二是诗词类。读陈清华的《私藏唐诗》,是因为以前读过他的《金瓶梅典评》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这次偶然翻到这本小书时就随即而读。这是一本新颖而别致的书,它用十四个篇章讲述了唐朝历史上十四个声名显赫的诗人的故事,既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名垂青史的大腕,也有唐玄宗、武则天这样的风云一时的皇贵。以诗证史,讲唐诗说故事是本书独辟蹊径的视角,也是作者之所以把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唐诗称为是“私藏”的原因。关注杨雨是在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上,作为评委的她不仅美艳,而且动人,能后来居上,跻身于《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与蒙曼、康震、郦波、王立群并驾齐驱,是非常了不起的,于是购来她的书一读。《唐宋词经典》是杨雨对她认为的经典的十二首唐宋词的解读,具有涵盖的共性,更有独特的个性。这本书既有褪尽繁华的清新和自然,也有缠绵悱恻的依恋和回味,读完后,数次跃跃欲试要写出书评,但都未能成文,因为我总感到未读透彻,未读明了,未读尽兴,未能领会其要义,所以想再次走进杨雨的《唐宋词经典》,去品味那醉人的甘甜醇香。
三是传记类。杜月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颇具传奇的人物,我对他的故事颇为好奇,由此也就多多关注,曾浏览过司马烈人所著的《杜月笙全传》,但总感到有偏颇之嫌,后来,偶然在网上看到由港台知名作家章君榖所著,杜月笙弟子陆京生校订这套三卷本《杜月笙传》比较客观、公正、权威,所以找来一读。这是我2019年读的最为舒心,也最为精心的一本书。好书总是给人启迪,耐人寻味的。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不由得萌生了写个系列的计划,目前已经写了六篇,有《杜月笙的第一桶金》,《杜月笙做了华董之后》,《让鲁迅叹服的杜月笙》等,还将要写的有《杜月笙之死》,《杜月笙为什么不敢回大陆》,《杜月笙和他的五位夫人》等。
路遥和陈忠实是我敬仰的两位当代作家,也是我始终关注和研究的对象。2019年在路遥诞辰七十周年之际,作为路遥同事、同乡和朋友的航宇的用质朴无华的文字追忆了《路遥的时间》——路遥生命的最后时刻,让我从另一侧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路遥,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后依然为生活而苦苦挣扎的路遥,一个事业有成,但生活苦涩,家庭不幸的路遥,甚至由此我揣摩到了路遥英年早逝的根由,在痛惜之时,更多的是对路遥执著孤行、坚韧不屈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