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作者:[乌拉圭]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384页,253000字;阅读时长:7小时3分


2022年第4本。

之前看了一篇推文,讲到一些书可以“搭配”着读。一月计划里有《百年孤独》,而这本就是可以搭配读的另一本。

前者是魔幻主义的百年家族小说,后者是纪实视角的拉丁美洲历史。

不怎么容易读,断断续续拖了一周的时间,读得慢有两个原因:

1、对拉丁美洲实在是太陌生了

陌生到在看序言的时候,心想这些国家不是南美洲么?不得不停下来去百度了一下到底“拉丁美洲”指的是什么地方。(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书中提及的地名,脑子里能联想到的就是墨西哥的美食,古巴排球,牙买加短跑,巴西足球,阿根廷足球,智利葡萄酒,哥伦比亚咖啡……以及木心那本《哥伦比亚的倒影》。

所有出现的地名都熟悉,搜罗了一下印象的来源,估计都是从奥运会开幕式上认识的。

基于这种几近全盲的了解,这本涉及拉美历史的书,读起来就有些难。

2、叙事方式略散

不同于以往的历史题材,这本书基本不是按时间线排的。有两大部分主题,“地球的富有造成人类的贫困”(旧殖民主义围绕拉丁美洲金银、农作物和其他矿产进行的掠夺史)和“展是遇难者多于航行者的航行”(新殖民主义、通过现代文明手段的掠夺战续集),但是每个部分中的单篇文章,都像是一个话题的新闻报道。各成一篇,有大量新闻时间素材,有历史事件,也有作者撰写时的采访。篇章之间有时间线重合,人物重合。经常要回翻,要么回翻一两页,甚至有时候要从目录跳到前面N章去。

看完全本书,脑子里也是乱的。然而已经耗费了较多的力气,没有力气去重新梳理了。

通篇两大主题,旧剥削和新掠夺。作为纪实或历史性的文字,作者的情绪非常激昂。

收获有三。

1、爱国情绪暴增,帝国主义的面孔更加立体

从第一章开始,就深感自己活在当代中国是多么幸福的事。全书弥散的令人无奈又悲恸的情绪,奴隶到大庄园,再到后面的本国经济被资本裹挟,被自身压制而难以发展,就通篇憋屈。

也许是生活的年代日子过得太好了,又或者是已经习惯了全球化经济下的生活。对帝国主义的暴行,仅仅也就停留在自家国家被侵略,奋起斗争的那些印象里。

脱离又红又专的课本,去看地球另外一端的历史,看到六七十年代仍然受困于无法发展的完美恶性循环里,不得不钦佩中国的土地改革和经济发展。长吁一口气,庆幸。

2、完美补充《百年孤独》

看《百年孤独》的时候,直接体感就是“魔幻+脑洞”,一开始被那种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的情节和场景所困扰,看到最后慢慢也接受了这种“魔幻”的限定,多怪不怪,反正魔幻就对了。

看完《血管》,回头再想《百年孤独》,感受不太一样了,再也不是一部魔幻小说,就像马尔克斯在采访中说他从不认为《百年孤独》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他所在的拉丁美洲,就是这样的。

“香蕉公司”也好,那个吃土的二代女也好,那个空降而来的小镇领导也好,又或者是当时觉得莫名其妙的打仗,莫名其妙的反抗,一代又一代的轮回宿命……都成了可以理解的现实主义。

3、虽然看到最后有些疲乏,也不想走脑子。但挑战了舒适圈,历史盲居然读完了,感觉也还是挺好的。

这本书是70年代写的,还是很想知道,现在的拉丁美洲怎么样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