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不安稳,岁月不静好——嫁给了爱情的张爱玲依旧孤独终老

(一)精神契合,三观一致,也不能使爱情保鲜

相信每一对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一定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够像《诗经》中描写的那样:“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相信每一对递交了一纸婚约的新婚燕尔们一定对婚后生活充满期许,愿使“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然而我想说的是,现世不如想象安稳,岁月也一定沧桑巨变。

爱情中的我们会变老、变心甚至迷失方向。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结局无非两种:终成眷属,细水长流地过着日子;各奔天涯,从此沦为熟悉的路人。

今天,我想谈谈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作家张爱玲的爱情人生。众所周知,她是民国大才女,是那个时代的璀璨明星,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当今的文学界依旧少不了她,甚至无法安放。因为她是那样的独特,好似与这个艳俗的世界格格不入。

她的才情令世人震撼,同样身为才子的胡兰成也要对她起几分敬畏之心,钦佩她、喜欢她。最初的相识也是因为张的文字深深吸引了胡兰成。他在苏青主编的期刊上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封锁》,一下子被她的文字所震慑。他完全不知道这样的文字出自一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之笔。读了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读了一遍又一遍。

就这样,张爱玲的名字深深印在了胡兰成的脑海里,他决定要抽空拜访这个作者。与其说是他喜欢上张爱玲的文字,倒不如说他喜欢的是文字背后的那份“才情”。

胡兰成获释后去了上海,下了火车便去寻找苏青。他是想通过苏青来了解张爱玲。问了张的地址,苏青告诉他,张爱玲是不见人的,却还是写了地址给他。第二天,胡兰成去了张爱玲的寓所,没见到人,但是从门洞递了纸条进去。不得不说胡兰成是个“撩情”高手,全然了解一个“少女”的心思,了解一个集才华于一身的年轻女子高傲的内心。她不愿见人,不喜交际。好的,那就不让她难堪,索性让来她对“我”感到好奇。隔了一天的午后,张爱玲果然打了电话给他,说要去看他,随即便出现在了胡兰成的住处。

“才女”与“才子”正式会面,文字背后那个令胡兰成好奇、钦佩、敬畏的小女子终于出现在他的客厅了。张爱玲本人与胡兰成想象的全然不同。她高高大大,不像是女学生,可是又看不出来一点成熟。在38岁的胡兰成看来,她是幼稚的惹人怜惜。以为她会生活贫寒,哪里想到她还是个战时作家。

张爱玲没有惊艳到胡兰成,只是使他感到惊奇。他竟用形容男子的词“顶天立地”去形容她,说他的客厅因为张的到来变得不合时宜。在客厅里一坐就是五个小时,胡兰成滔滔不绝地说,张爱玲只管细细地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或许张爱玲早已在胡兰成喜欢她之前就对他倾心仰慕。否则,她也不会在来回的几次相见后,送了照片给他。还在背面写出这样的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到底是涉世未深,没有过情感经验,就这样把自己的心事告知于他,含蓄地和盘托出。而在胡兰成看来,这一切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尽在他的掌控范围之内。他要和张爱玲“比斗”,论起写小说的才情,他大概比不上,可要论起谈情说爱,那他一定是“技高一筹”的。

刚开始,他们只隔一天见面,后来,他便天天去看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基本上张爱玲是忠实的倾听者。她觉出自己对胡兰成的感情后很苦恼,叫他别去看他。但是,胡兰成没有听话,依旧去。他连女生这点“口是心非”的小心思都知道,他也竟然懂得“女子爱了人便会委屈”这个道理。可见他对女性的了解,可见他的情感经历远比张爱玲丰富,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衡。

他们过了一段“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的日子,从诗词歌赋谈到文学理论,他们谈《红楼梦》、《西游记》,谈《金瓶梅》谈《聊斋》……两个人的精神世界有聊不完的话题,张爱玲带给胡兰成太多意外的惊喜和新鲜。我想,胡兰成起初也是真的喜欢过她,不然不会在后来的婚约中考虑到时局变动,连累她而不举行任何仪式。也许这不是爱,他的爱未免太过繁杂,但是于张爱玲而言,这份情足以让她铭记一辈子。

(二)婚姻不是嫁给了爱情就一定幸福

张爱玲知道胡兰成有妻室,可是她并不在意。他还有很多女友,和她们保持暧昧的关系。也许她是吃醋的,但是她没办法。他是她的初恋,她彻底地爱上了他,拿他没办法,同时也恨自己爱的卑微。也许做知音做朋友都是好的,彼此了解又彼此尊重。可偏偏她碰上的是这样的“花花公子”,多情也滥情。

在与第三任妻子应英娣离异后,胡兰成与张爱玲凭借一纸婚书结为夫妇。张爱玲的好友炎樱与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为他们证婚。胡兰成写下了“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佳话。虽然结婚,却像没结婚的一样,也不像是夫妻。他们两个人性格迥异,性情不一。胡兰成多情,喜欢交际,恨不得与喜欢的每个人都有点牵连;张爱玲则冷清寂静,对待人情世故非常寡淡,与人相处互不相欠,也不拖泥带水。这在胡兰成看来很是匪夷所思。

张爱玲也许是寂寞孤独惯了的,即便在爱情里,他也无法做到像一个小女人一样去撒娇。不会撒娇的女人在感情中容易吃亏,也比较悲哀。男人都喜欢女人的娇柔,喜欢她们对他缠绵悱恻。胡兰成是绝对了解张爱玲的,但是他不了解张爱玲对他的爱到了何种程度和地步,也不了解他的爱对于张爱玲意味着什么。他给不了他们婚姻任何保障,也无法为他们的未来做任何实际的事情。

事实上,自从张爱玲嫁给他以后,她依旧是经济独立,自己挣钱自己花,还时常把自己的稿费送给胡兰成。在这段不平等的关系中,付出的一直是张爱玲,胡兰成一直辜负她。他们结婚时,张爱玲才23岁,而胡兰成已经38岁,几段情感经历和婚姻。张爱玲的才情震慑世人,但没有镇住这个风流多情的“才子”,没有成为“浪子终结者”。

胡兰成作品《今生今世》

胡兰成在39岁那一年与小护士周训德暧昧不清,丝毫不考虑张爱玲的感受与心情。一纸婚约没有对他形成约束,他还是来去自由。这仿佛是张爱玲给予他的,她写信对他说过:“我想过你将来就只是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心酸与悲凉,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对他表达心中的那份爱。

她不想用沉重的方式去困住他,也不去提婚姻。那毕竟是一种约束,张爱玲无法做到像泼妇一样性格狠辣使男人畏惧,到底还是大家闺秀,也还是一个文人。看似对他的“花花世界”满不在乎,一再的包容,实质上是对自己爱的卑微的无能为力。

嫁给爱情没有换来张爱玲应有的幸福,反而是无尽的苦恼与折磨。要是没有遇见胡兰成,她或许是另一个人,她的人生或许别有一番滋味。遇到一个如同“钱钟书”一样的人,她也可以成为“杨绛”。文人才子配佳人未必成不了一段佳话。爱情没有使张爱玲成为更好的人,却使她渐自枯萎。其实没有爱情的她才更加灵动自由。

(三)爱情使她变得卑微,自信才是她美丽的盔甲

一段好的爱情能够使双方都得到成长与蜕变。同样,一段良好的婚姻关系,必定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经营的结果。爱情如果使我们变得丑陋、堕落甚至面目可憎,那是必须舍弃的。有多少美丽的女人在爱情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爱情并没有使她们变得绚丽多彩,反而是渐渐枯萎和凋零。

《小团圆》(作者:张爱玲)

我们在被“才女”大作家张爱玲的文笔吸引的同时,也对她的感情生活不胜唏嘘。她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怎么就爱的那么卑微,甘心情愿为一个多情的“风流公子”孤注一掷,降低身份。这也许要追溯到二人的出生背景和成长环境。胡兰成和张爱玲的家庭背景有着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张爱玲出自名门望族,是真正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父亲张志沂,母亲黄素琼。受父亲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9岁开始跟随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

这样的家世背景奠定了张爱玲的文学素养和才华,使得她在写作上拥有一颗高度的敏锐之心。原生家庭同样给张爱玲带去诸多痛苦和不堪忍受的凄凉。童年时期缺失的母爱与旧时代家庭的腐朽落寞的风气变成她笔下“凄凄”的文字,读她的作品无不感到一股冷气,甚至背脊发凉。她是那样的客观理性,只管一味地展现,从不评判。这对写作者来说,简直有些残忍。

张爱玲的成长背景让她成为一个独特的女子,一个有着别人难以超越的才情的女子。男人见了,也有点不甘,想和她这弱小女子“斗一番”才气。胡兰成是个在政治、文艺上有着颇多建树的才子。然而他的家世背景非常普通,出生于浙江嵊县下北乡胡村的一个贫寒农家。祖父胡载元,父亲胡秀铭,母亲吴菊花。兄弟七人,排行老六。毕业于燕京大学,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

胡兰成的一生也算是经历颇丰,尤其是情感经历。张爱玲不过是他众多经历的一小部分。他的著作《今生今世》,厚厚一本,四百多页,写张爱玲的文字不过才十多页。两个人迥然不同的家世背景和成长环境造就性格的巨大差异,但是两个人又因为文学聊到了一起,成为文学上的知音。

《今生今世》——民国女子张爱玲

作为张爱玲的粉丝,我时常觉得她爱的不值,错付了情义,她爱的那么沉重那么认真。可是她自己不这样认为,她认为“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哪怕爱的卑微,她也要去做大义凛然的女子,包容一切,默默奉献和牺牲,不索要不追责。我相信,那个没有遇见胡兰成的张爱玲是自信的美丽的,那个丢弃胡兰成爱情的张爱玲依旧是自信的美丽的。自信才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盔甲。

没有胡兰成,张爱玲自由洒落,有句话说的妙,“女人谁也不爱时,最美最酷。”心中无牵挂,不会再挣扎。

爱情固然甜蜜,能够滋润人心。只是,我们在爱的时候,要看一看我们所爱的人能否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被消耗。我们要细细考量一番,不能被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不顾一切,做了扑火的飞蛾。爱情最不能给人安全的保障,唯一能使自己安全的是经济的独立,人格及精神的独立。愿你一生不为财困,不为情愁。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世不安稳,岁月不静好——嫁给了爱情的张爱玲依旧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