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说说亲子关系的话题吧。

第一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以前人们常说一句话,中国女人有四大不幸: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墓式婚姻。

而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中国的孩子也有四大不幸:妈宝式溺爱、阴影式父爱、为你好教育以及控制型父母。

台湾最近上线的一部高分电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讲述的正是这种畸形的亲子关系。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林茉莉乖巧上进,成绩优异,家庭美满。

但让人意外的是,茉莉自杀了。原来,在茉莉的心里,妈妈根本不爱她。她强迫茉莉学习,不让茉莉读中文系,经常打压茉莉。在这种长期的压力下,茉莉最终选择了自杀。在这个故事中,母亲辞去工作一心一意爱着孩子,而孩子却感受不到母亲的爱。

为什么?

影片中的父母总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却从来听不见或者不愿意听孩子的想法。这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的缩影,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来不曾相互理解过。

图片发自App

前段时间大热的综艺节目《少年说》,也反映了这种亲子关系。在这档节目中,孩子们站在高台上,鼓足勇气向父母喊出自己的心里话。

其中有个孩子让我记忆深刻。

一个是初一的小女孩,她在台上大声的喊出:“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从来看不到?”

图片发自App
原来这个小女孩的妈妈总是喜欢打压她。

她的妈妈每次考完试都会问她,“你看你成绩这么差,你的学霸同学为什么会跟你做朋友?”而在面对女儿的告白时,妈妈却严肃的开始了又一轮批判,“我一直不断打击你,是因为我觉得你的性格太飘。”

我们的父母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曾试着了解孩子。他们眼中的亲子关系,就是他们单方面的霸权。他们认为你骄傲,就要一直打压你;他们认为你缺营养,就要每天吃苹果。他们做了他们认为好的一切,却从不问你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很悲哀地看到,好多孩子鼓足勇气才敢面对父母,但大多数家长却选择粗暴地回应。

时代变了,父母和孩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可我们的亲子关系,却还是老样子。沿袭了我们从几十年前的祖祖辈辈那里习得的固有的模式。

第二个,中国父母的控制欲,究竟有多可怕?

如果你的面前有一个按钮,按下去就可以让孩子变成完美小孩,你会按么?这是《奇葩说》中的一个辩题,在这个辩题背后,透露出的,其实是父母可怕的控制欲。

在影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就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小伟是一个有点叛逆的男孩子。

为了解决这种叛逆,母亲找到了一个可以掌控孩子生命和时间的遥控器,从此她再也不用烦恼了。伪造成绩单?想早恋?因为毕业旅行不想去补习班?

没关系,妈妈可以让时间倒流,把小伟困在犯错的那一天,逼他改变。

小伟的人生,成了妈妈紧紧握在手中的遥控器。而小伟的妈妈就像一个剧场的导演,一遍又一遍对表现不满意的演员喊“卡!卡!卡!”。

但她却全然忘记了,面前的演员,是自己的儿子。

“你到底还要让我死几次?”

面对着母亲的控制欲,忍受不了的小伟选择了自杀。

可母亲却让他的一生停在了这一天。

对母亲来说,小伟死几次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小伟终于“听话”了。

看到这一幕,我仿佛在看一部恐怖片。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就是这么可怕。

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把自己当成孩子人生的导演,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

而这种控制欲,在母亲身上体现的尤为强烈。

一个女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付出的比较多,她们可能辞掉工作放弃事业失去美丽。因此她们就从心理生出一种“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听我的不应该么”这样的心理。

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控制欲,其实来源于他们对自己人生的不可控制。越是对自己不满意,不接纳自己的父母,越是通过拼命的付出来控制自己的孩子。

越是对子女付出感多的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欲就越强。她们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完全捆绑起来,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

可她们却都忘了,父母对子女最好的爱,就是“不要追”。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吧~大家一起努力改变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天咱们来说说亲子关系的话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