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家庭阶层不同究竟会怎样影响到孩子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家庭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不平等的童年》这本书向我们说明了一个家庭拥有的资源会切实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本书的作者安妮特·拉鲁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系教授,她致力于研究孩子和父母的社会地位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不平等的童年》是她的代表作,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学会赖特·米尔斯奖等多项大奖。此外,她还著有《家庭优势》、《选择家庭》等书,曾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颁发的杰出奖学金。

不平等的童年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是显著不同的,他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是不同的。

家境好的,即中产阶级家庭,家长不必为基本生活担忧,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培养孩子的能力,引导孩子思考,言传身教地教给孩子社交礼仪。

相比之下,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工人阶级家庭,或者经济条件更差的贫困家庭,家长们光是应付生活中的各种账单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对于孩子的培养多数采用一种比较松弛的教养模式,孩子们经常与亲友家的小孩一起消磨时间,家长们不会安排孩子的闲暇时间去学习其他有意义的东西。

就好比在跑道上赛跑,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一开始的起跑线就比较靠前,跑步的过程中不停的有人协助支持,而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孩子起跑线就比较靠后,跑到岔路上也没有人及时地提醒他们,要想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跑到同一个终点,他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更多的情况是,路上的障碍太多,他们即使很努力也无法与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到达同一个终点。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阶层孩子们的童年,的确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日常生活的安排

书中举了这样两个示例。

第一个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他家一周安排是这样的:周末全家开车四个小时去参加一场外地的足球赛,周一早上到家,周二那天他家最大的孩子加勒特需要参加游泳队的训练、足球预选赛和州际足球队训练。周三加勒特自己骑车去游泳队训练并要参加一场棒球比赛,周四需要参加游泳队训练和森林足球课,他7岁的弟弟斯宾塞下午5点45分有场棒球赛。到了周六斯宾塞早上9点15分还有一场棒球赛,而加勒特当天有两场足球赛,一场在上午10点15分,另一场在下午3点钟。这家夫妇的任务就是尽最大努力协调安排每个孩子的日程,所有的活动包括4岁弟弟萨姆要外出这种事情都需要事先预定。

第二个故事来自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如果周末有一项活动安排,那这个周末就已经算是很忙碌了。这个家庭的小孩经常与邻居的孩子和亲戚家的小孩一起玩,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待在家里,用最简单的方式消磨时光,比如看电视,聊天等等。

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安排并没有与工人阶级产生很大的差别。贫困家庭和工人阶级家庭的父母都觉得孩子的活动并没有多重要,不需要占用大人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基本是和成年人的世界分隔开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产阶级家长们会主动安排孩子的课余活动,致力于发展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孩子们也因此锻炼了有助于今后工作的实用性技能;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孩子的课余时间主要由他们自己安排,独立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缺乏与成年人沟通的社会技能方面的锻炼。

语言的运用方式

在不同的家庭生活中,对语言的使用方式也会不同,这就会造成孩子们获得不平等的语言知识。

比如威廉斯夫人带儿子去医院看医生之前,就会提醒儿子说:“你得想想要问医生什么问题了,你什么都可以问他,别不好意思问,真的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威廉斯夫人在教导儿子他有权利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为儿子做了示范——在与一个处于权威地位的人见面之前,如何提前理清思路来做准备。

威廉斯夫妇在教育孩子时并不会利用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而是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他们会经常向孩子解释为什么需要孩子做某些事情,引导孩子培养说理和谈判的技巧。

而贫困家庭呢?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哈罗德想买一条蓝色毛巾,于是他从货柜上拿起来毛巾,举了起来。他爸爸问“你想要这条吗?”哈罗德点点头。爸爸接过毛巾放进购物车,继续向前走,爸爸拿起一条桃红色毛巾说:“这些都有,但是缺条大毛巾”,言下之意是哈罗德挑的蓝色毛巾并不合适,应该买这条桃红色的。但是哈罗德走过去看了一眼,摇摇头说:“女孩子的颜色”。爸爸又不置可否的到各处转了转,然后又拿起那条蓝色毛巾打开看了看,这条蓝色毛巾有1.5米长,哈罗德看到后摇摇头说:“太大了。”

爸爸成功的让哈罗德说出了蓝色毛巾不合适的结论。但是这个过程中两个人说出的词汇都非常的少,要通过动作和表情才能明白他们想表达的意思。

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阶级家庭中的语言运用更具有实用性,中产阶级家庭更多的是把语言当成一种获益的工具,会刻意地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与中产阶级孩子相比,来自工人阶级或者贫困家庭的孩子会对成年人更加尊重。因为他们没有娴熟的语言技能和谈话技巧,对别人的提问和深究都不熟悉,也没有向权威的人提出特殊要求的经验,久而久之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或者在权威人士面前他就会表现出一种局促感。

对待教育机构的态度

无论是什么阶级的家庭,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出现问题时,不同阶级的家长表现出的反应也是很不一样的。

比如马歇尔女士有两个女儿,除了斯泰西之外,另一个女儿12岁,叫弗恩。斯泰西和弗恩就读的学校有一个天才分班制度,专门招收考试高分的精英尖子生,结果他们姐们俩都比智商测试分数线低了两分,没有被录取到天才班。马歇尔女士利用学校老师私下里的建议,立刻自费安排两个女儿进行了一次私人智商测验,然后顺利的将两个女儿送进了天才班。

很多中产阶级家长都会代表孩子对教育组织机构进行干预,这种行为会给他们自己带来双重收益。孩子会与老师之间形成更加个人化的互动,也会让结果更符合家长的具体要求。

相比之下,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父母会更希望依靠教育工作者来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

温迪·德赖弗是一个10岁的工人阶级女孩,在读四年级。她的妈妈只有高中学历,做较低级别的文秘工作。温迪的数学计算水平与年纪是相符的,但是阅读能力比同龄人差了很多。她的妈妈非常关心她,每次都会主动签学校的表格,但是对于女儿学习的详细内容却了解得不是很清楚,只是含糊地说学校已经在对女儿进行测试了,但是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实际上,温迪的学习障碍问题非常严重,但是德赖弗女士一心只想依靠学校老师的专业技能,让学校对女儿进行评估,然后反馈给她信息。她并没有主动地带女儿去做一些检查。一方面是德赖弗女士无法理解那些专业术语,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她没有能力带着女儿四处寻医。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产阶级的家长往往会对学校采取干涉,尽可能地帮助孩子达成目标。工人阶级的家长则是选择更信任学校,宁愿让学校来安排调查和解决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不同的阶级拥有不同的经济和教育资源,而经济和教育资源正是支持他们对学校进行干涉的强有力的工具。

所以,不同阶层的家庭会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日常生活安排上的不同:中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们会互相配合,为孩子精心安排多种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能力,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采用的是放养式教养模式,让孩子们自己安排闲暇时间。

语言运用上的不同:中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会注重讲道理,引导孩子培养辩论思维,用语言来为自己谋利,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家长倾向于直接向孩子发布指令,并不会刻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对教育机构的态度不同:中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会主动监控、观察孩子在学校的状态,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干涉。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家长更依赖学校去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并不会过多地参与进学校的领域中。

即便我们可能没有那么雄厚的经济基础,但至少借鉴中产阶级的理念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可以拥有一个更加“平等的”童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平等的童年》:家庭阶层不同究竟会怎样影响到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