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题材小说连载之四:《今夜》

摄影:军之翼

原创:军之翼

                              21:00

熄灯号响起,欧阳准时回到办公室。

两位股长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车辆编队、部队熄灯就寝的检查情况,欧阳又简单交待了几句,让他们先回去了。

团长记录整理的那份一营干部的花名册,一直浮现在欧阳脑海里挥之不去。

欧阳是一个很敬业的人,责任心极强,习惯于当天事当天了,绝不过夜,是大伙儿公认的“拼命三郎”。

坐在沙发上,欧阳在想,一营干部的这些困难矛盾,是全团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虽然为确保这次编制体制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团里集中一个礼拜的时间组织了专题的学习教育和群众性大讨论,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思想,统一了认识,达成了“坚决服从、坚守底线、坚定不移”的共识,但官兵遇到的现实问题,可不是单纯靠上上课、发发言、搞几次教育讨论就能解决的,根本的还是要实打实地去一个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目前,一营的干部队伍,在团长扎实的工作下,已经没啥问题了,其他单位的情况还不知咋样呢。

想到这里,欧阳抓起了桌上的内线电话,拨通了副团长顾明宝在二营蹲点的房间座机。

“政委好!我正准备给您打电话呢。”顾副团长声音沙哑地接起了电话说道。

“哦,老顾,你那里情况怎样?”欧阳听出电话那头嗓音的变化,猜想也是受了不少苦,但他没心思再寒喧就直奔了主题。

“是这样的,政委,刚才我把最后一个硬骨头啃下了,目前的二营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了。”

“好的,老顾。”老顾是班子成员里兵龄最老、干龄最长、年龄最大的同志,今年也是选择转业安置。他说的这“最后一个硬骨头”是二营副营长家属的事。

二营副营长刘洪的家属马秀花,随军前曾是老家福州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前几年因为随军安置的工作不理想,所以就一直两地分居,没办理随军手续。直到今年年初,刚读初三、还有一年时间就要面临中考的儿子青春叛逆、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到年级倒数的地步了,两口子才着急忙慌地合计合计,利用暑期的工夫,把孩子的学籍转到了部队驻地一所民办名校的班里。等孩子开学后,学习生活都走上正轨了,刘洪就开始张罗着为家属工作安置跑门子寻路子。

随军家属再就业,历来是个让部队和地方政府都倍感头疼的事情。

随军再就业,对于军嫂们来说,不外乎三条路可选:一是对口调动,进公务员队伍,但基本上这是一件连想都别想的事情。二是进个事业单位,好歹还是体制内,然而“逢进必考”的时代,落编只有一条路,就是去跟一帮应届毕业生们同台比拼,结果自然很明显。剩下的最后一条出路:进企业安置。但是现在的军嫂当中,有的随军前在老家是体制内有身份的,有的是自主创业、财务自由的小老板,有的虽然没找单位、没有具体工作却也是衣食无忧,所以,压根儿就没想到随军后还要去企业给人家打工。

这就是随军安置面对的现实,高不成低不就,进退两难。

刘洪是个情商比较高的人,他很清楚这三条就业安置路径的不可行性,所以自己琢磨开辟了第四条道路,美其名曰“协调”。

协调,就是商量着办事。在办事中处感情,靠感情办事,边处感情边办事,边办事边处感情。说白了,就是找关系托门子跑路子。

刘洪的协调,是一个耗人耗时耗心劲的活,貌似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三个月“协调”下来,推来挡去、迎来送往几个回合。问结果,能成吗?不知道;成不了?好像还有戏。

事情就卡在这么一个档口上,而就在上周六又突然好像有了新的转机。那天黄昏时分,市人社局一个张姓的副局长,也就是刘洪“协调”的重点对象之一,破天荒头一回主动给刘洪发了条手机短信:“下午陪老板一起活动时,我重点推荐了你家秀花的事情,虽没明确表态,但也没反对。你要抓紧协调!”

刘洪两口子捧着这条短信,先是好一阵激动,毕竟是人家主动来的短信呢,说明工作安置这事有戏了;然后又是一阵失落,人家虽没反对但也没有明确同意啊,这事还悬着呢;再然后就剩无尽的纠结了,“协调”对象来短信息叮嘱要抓紧协调,还加了惊叹号!抓紧!抓谁?怎么抓?如何紧?

这两口子对着一条短信,研究分析了大半夜,最终得出结论:人家主动来信息,说明遇上好人了;信息里说没反对,说明希望还在;后续如何抓紧,可能在短信里不便明说,明天正好是周日,去他家里当面请教。

后来,编制体制调整的专题教育就开始了。

后来,副营长刘洪家属的思想情绪和工作安置,就成了二营党委最“最难啃的硬骨头”。

“政委啊,其实刘洪的家属马秀花,不是像传言说的那样‘难啃’,也不是之前他们统计上报的情况那么复杂……”顾副团长疲惫的声音从话筒里传过来。“去年咱们成立家属委员会之后,家属区的门卫小朱,组建了一个家属微信群,他是群主。你别说,这小子为咱们做通工作提供了重要情报嘞。”

“我住到二营以后,把官兵的基本情况和困难矛盾进行了梳理排查和工作分工,那些营连能自己化解的人和事,交给他们自己去做了。我呢,打算带着群工干事,腾出手来集中精力做这一家的工作。有一天,我们去刘洪家里看望了解情况,路过家属区门卫室那里,这个小朱把我和群工干事‘拦’进了值班室,悄悄告诉我们,刘洪家属的情绪不完全是因为工作安置的原因,我就问他,你个兵娃子咋知道的?他把手机掏出来,点开微信群里马秀花的头像,打开了她的朋友圈,里面的第一条就是马秀花写的一大段话,我认真读了一遍,唉,确实是直戳泪点。我马上通过微信转发给你看看哈。”

“那天,看了小朱提供的信息之后,我就带着群工干事回了单位,取消了原本找马秀花谈话的打算。也多亏了小朱这个家伙,不然,我们的工作方向就搞反了,效果肯定会事与愿违了。咳,你先看看我转发的图片吧。这边营里的工作请放心。”

顾副团长说着,欧阳的微信提示音就响了起来。赶紧点击打开,图片的上方一左一右两张照片:一张是一群学生在塑胶跑道上集体跑步的照片,另一张是一个身穿迷彩服、作战靴匆忙离去的军人的背影。图片的下方是一大段文字:

“时光荏苒,犹记得2002年的夏天,你从福州出发到天京,留我一人独自守候。那年的夏天,漫长又聒躁,思念被知了吵得无处安放。无数次夜里醒来,泪湿枕巾。中间多少曲折委屈,我们才聚在天京。

待小家刚成雏形,你却再一次收拾行装要远离。

从来只知道,军令如山。含着泪,再次成全于你,只是从此又将是两地遥相望。你说近日就安排装军线,你说可以天天视频见我和孩子,你说可以有空就往家里跑……可是,这一千公里的思念,怎么让它才能不那么痛?

只是,不管前路漫漫,我毅然选择成全你,成全你的梦想。我喜见你的笑容,不愿你为了我,失去了你的梦想,失去了你的笑容。

只是,这一句成全,该有多难啊。”

欧阳读罢,已是泪眼模糊……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军改题材小说连载之四:《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