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其实是一个网友的问题,他好奇的是,我们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多朝代都出现过许多惊才艳艳的文人将士,为什么我们最爱讨论的还是三国?
重点有两个:一是“讨论”,二是三国。
这其实不是问某个人物为什么一直被讨论,而是问,这段历史为什么一直被讨论。
三国我们都不陌生,魏、蜀、吴三国群雄争霸,逐鹿中原,其中的英雄人物、权谋智慧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如数家珍。那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讨论三国呢?
原因要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首先要从三国历史本身具有的魅力出发
说到三国历史本身具有的魅力,难道我们唐、宋、明就没有魅力了吗?当然不是,而是在于因何一直被讨论,这就要说到三国的历史,其实是群雄争霸、英雄辈出的“群像”历史。
什么是群像?群像就是有多个主角的形象刻画,每个主人公都各有魅力,就像《全职高手》里,虽然叶修是主角,但里面的王大眼、喻文州、韩文清等人,性格各异,形象丰富,各有各的优点与感动之处。
大家可能会问,战国可是七国争霸,为什么讨论的没有三国多呢?只从历史本身说的话,那是因为这段历史是秦始皇争霸天下的“大男主”历史,其中的英雄也有很多,但最终呈现给我们的,都被秦始皇个人的光辉所掩盖,也就是说,战国的群像特征并不明显。
三国历史给我们带来的就不是历史书中既定的单一形象,而是群雄争霸,文臣武将,智斗与武斗并存。仿佛我们眼前的不是淘尽英雄的滚滚长流,而是正在厮杀的豪气壮阔。
这是只从历史本身说,但回归“讨论”,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二、从客观原因出发,即三国历史传播甚广,所有人都比较了解
能够热烈讨论的历史,一定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举个例子,10个人里,2个人知道这件事,8个人不知道,那讨论起来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热度。不知道,何谈讨论?
《三国演义》的出现就促成了三国历史,能够出现在大家的茶余饭后之中。《三国演义》将三国这段历史变成了“言不甚深,文不堪俗”的文化艺术,白话文的风格比《三国志》的文言文要易读,民间文化不是很高的人也都能看懂,因此从明代开始就流传甚广。
曹操雕像
易读、易传播、言不繁琐,文笔不粗俗的艺术特点奠定了这本小说的文学地位。使得其能流传现代,并被评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既是名著,那就要大力推广,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我们小时候认字认不全都要读的名著(故事)。语文课、历史课使得这段历史贯穿了我们整个学习生涯,里面的人物也屡屡出现在引经据典的学生作文里。
曹操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能说出几个三国的代表性人物、情节,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他人相互争论一番。
电视剧的艺术加工,使得三国不仅仅是厚重的历史,还是我们的生活娱乐
如果说《三国演义》小说给古代娱乐贫瘠的明清人民带来了至高的欢乐,那《三国演义》电视剧也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了恢弘磅礴的视觉盛宴。
三国电视剧是在三国小说的基础上,对我们现代人的进一步历史输出(注意,演绎是演绎,带来的是追求历史的兴趣,不一定是严谨的历史事实,要有分辨)。
电视剧在中国的兴起,也代表了视觉文化的地位兴起,很多人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名著的时候,就已经看了电视剧(94版)。
我现在都能想起那首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歌唱出了古今英雄多少事,过眼皆成空的苍劲寂寥,这词这曲都让人回味无穷。
更不用说电视剧演绎出来的权谋智慧、悲壮豪放,都让观看者欲罢不能。
丰富的人物传奇形象与具象化的打斗场面将我们带回1800年前
正史的记载永远是严谨的,文字带给我们的是厚重与敬畏感,而小说、电视剧则不同,《三国演义》描述了三国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有乱世英雄曹操、刘备、孙权。更有性格各异的勇者形象:有骁勇无前、喝退百万雄兵的猛将张飞;强挚壮猛,一身是胆的“常胜将军”赵云;雄武壮烈、舍命救曹操的“恶来”典韦。
还塑造许多决胜千里的智者形象:料敌决胜的贾诩,遗计定辽东的郭嘉,多智近妖的诸葛亮。
以及其他不是太正面的形象:好谋无断、色厉胆薄的袁绍,无毫芒之功而妄自称帝的袁术,“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吕布,只图自守的刘表,暗弱而不知存恤蜀民的刘璋,盗书“坑”曹而贻笑大方的蒋干,背主求荣而终遭斩杀的杨松等等。
这些形象并不是干巴巴,而是立体饱满的,如《三国演义》小说中,赵云在营救黄忠时斩将杀敌,以惊人武艺吓退曹魏名将的描写,我们似乎能看到赵云飞舞的长枪如飘冰雪,杀人于无形:
云大喊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历史正史中当然没有这么引人入胜的描写,就像“三顾茅庐”这段耳熟能详的经典,在《三国志》文言文中,也只是简单带过,而《三国演义》却赋予其丰满的情节,如三英战吕布、太史慈酣斗小霸王、许褚裸衣斗马超等等。
《三国演义》的这种诸多名将、勇者之间的对决,以及许多激烈的打斗场面描写,使得民间对名将的排名也乐此不疲,比如常见的看法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不过,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看法,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认为的?
我们读三国的每个人,每个曾经为其咬牙切齿、曾经为其捧腹大笑、曾经为其热血上头、曾经为英雄落幕默默垂泪的人,几乎都能在这段经过演绎的三国历史里,找到自己的本命英雄,他们具有的灵魂人格,在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渴望成为的理想人格。
总结
历数中国朝代,似乎没有哪个朝代能像三国一样,既具有历史本身的雄浑悲壮,又能被写成白话小说流传甚广,不管是历史的客观原因还是我们自身的英雄主义情节,都使三国的讨论热情不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这浩瀚宇宙,有幸与您相识,
我是国风悠悠,关注我,共赏国风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