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手持摄影机的艺术家

原载于公众号“凹凸镜”

收到蓬皮杜王兵“方绣英”的首映邀请,有幸可以和导演映后交流。

这并不是王兵第一次来蓬皮杜,2014年这里就为他做了一场摄影展。

提到王兵,可能很多观众包括一些电影人对与王兵都会有这样的不解,为什么他的片子看起来那么普通,拍摄起来貌似也没有技术难度却能斩获国际大奖,被博物馆收藏?由此导致的另一个误解是行外人可能会觉得外国人就喜欢长镜头,闷片,纳闷儿为什么一部八小时九小时的片子远远超出了一部院线影片的放映时间,看起来越不像是电影越容易收到好评。我觉得有这样的疑问大概是因为给他贴错了标签。如果把他的角色从纪录片导演换到影像艺术家,这些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方绣英这部片子是卡塞尔文献展的邀约作品,卡塞尔文献展一直都强调对与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艺术展览不同于电影节,对于艺术形式更具有包容性,不管是哪种创作材质或者媒介,只要内核符合一整场展览的主题,它都是接受的。影像对于一场艺术展览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不管是写实的纪录片,无叙事内容的电影,或者先锋的实验影像,都是外在的语言介质。王兵,就是用一直用影像语言做创作的艺术家。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片子大受艺术展馆欢迎,而不常进入院线或电视台的一个原因。(题外话:他有三部片子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威尼斯电影节是威尼斯双年展所属的一个电影展映单元,所谓的威尼斯电影节偏好艺术影片的实质就在这里,比起戛纳和柏林,它可能更倾向于艺术形式以及语言上的创新)

去年卡塞尔的主题是“以雅典为鉴”,总策展人亚当-希姆奇克想关注政治,经济,社会实验的延续,这种延续是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唯一确定的东西。那么参展的作品应该都是关注要被记住的历史,用艺术的方式倾听和留下痕迹。王兵的这部影片表面上是记录了一个个体生命的消亡,但其实背后他想呈现的也是一个曾经繁华的江南水乡在逐渐的被遗忘和消沉,观众在八十多分钟内看到生命的逝去会收到强大的冲击,但一个曾经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城镇这些年的衰败,阴郁的气息是难以被感受到的。这个城市湿漉漉的阴郁的生存感被浓缩在了方绣英的身上。这种个人的生命无常,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相交在了一起,正是卡塞尔文献展所关注的与时代紧密相关的问题,这也是王兵作为卡塞尔受邀艺术家的一个原因。

既然是一件艺术作品,那么评价它的标准就与欣赏一部影片有所不同了。如果站在纪录片的角度去评价“方绣英”,那么的确,全片只有三个场景,全程手持,并不多的机器调度,纯真实记录的画面构图定位了并不会有太多的分镜或者蒙太奇分析,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通常不会在电影语言这个领域纠缠,会更宏观的把握片子的氛围以及思想内涵。画面是不是抖,曝光有没有过,是不是粗粝都不是重要的审核条件,用评价市场通行大众接受的标准审核艺术作品是行不通的。就好比用构图,色彩,笔触,造型能力去评判波洛克,罗斯科,克莱因,根本无落笔。给他们的作品加上当代二字,正是因为作品超越了原有的绘画规则,又暂时找不到一个合适严谨的归类。其实有一批电影人也处于同样的境地,他们的影片被划分到小众电影那个范畴,上一些艺术院线,或者进入到艺术展厅或展览,作品往往被描述为实验的,先锋的。比如蔡明亮的“脸”“行走”,前者被卢浮宫收藏,后者作为巴黎不眠夜的影像装置挂在市政厅的墙上。王兵的“铁西区”整整九个小时,这样的超长时影片还有马克雷的“The Clock” 沃霍的“帝国大厦”“睡眠”等等。他们当然可以被院线播放,但一定是取消了场次限制,开放给观众自由出入的,毕竟观众无法避免生理上的需求。这么一开放,影院也就同等于展厅了。卡塞尔特设的三家电影院,尽管给影片排出了时间表,但实质也是被当作展厅的。

同年的卡塞尔,王兵还有另一部作品“15小时”在雅典当代美术馆展出,它真的有15个小时,拍摄的是浙江湖州童装制作工厂的工人。之所以叫15小时,是因为那是他们一天的工作时间。作为一个观展的游客,看完它是不可能的。我所看到的部分就是他们在机床前工作的场景,看上15分钟,配合着作品简介,我就已经能感受到他想要传达的信息了。看似枯燥的工作画面是会让你想到所有的生产线上的工人,这么简单的重复动作充斥了他们的生活,观者看上一会儿也许就疲惫了,而他们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么工作的。这些小人物的生活细节是被经济发展的大浪淹没掉的,很少人关心GDP背后发生了什么,而这些乏味的细节比起冰冷的生产总值,又是鲜活的。这同样也是文献展想要留住的从另一个角度的看到的历史发展。

观看“方绣英”这部影片,重点可以放在方绣英的眼睛,在她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时候,她的眼睛其实是在讲话的,尤其是临终前。所有她想传递的信息都闪现在她的眨眼或是转目间了。而其他所有的部分都是为了给她的眼睛讲话做一个上下文的铺垫,和背景的交代。最终方绣英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需要去体会的,王兵也有讲到说拍摄她与拍摄其他纪录片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无法直接用语言跟被拍摄者沟通。所以他就在旁边静静地看,观察她的生活,揣摩她会用眼神传递怎样的信息出来。相信每个观众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读到不一样的东西。

影片将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上播出,这也是王兵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有观众好奇中国观众会对他的片子有什么样的反应。

能欣赏的了王兵的应该都属于小众群体了,对票房就不能报太高的期望。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票房和艺术成就还是隔海相望的,这个跨地区的国际性问题,就算是6月份投放法国院线,主持人都说大家要赶早去看,早期的上座率不高会影响之后的排片。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一样的文化商品。艺术家如果为了销量迎合观众口味,考虑卖座叫好,那他的艺术生涯大概也到头了。王兵不会关心这个的,他就是一个拿着摄像机的朴实地去表达的艺术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兵,手持摄影机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