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前半生》

      前几天有两个很久不见的朋友来学校找我,我就约了他们在学校旁边的书店见面(学校确实没有什么咖啡厅之类的地方),等他们的时间里,我随手拿了一本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来读,这也是我近期在阅读的书。

图片发自App

    我没有要鄙视朋友的意思,A先到我读书的桌子旁,看到这本书,劈头盖脸把我嘲笑了一顿,反问我你这是在准备复试的状态吗,看这类书,我说这是好书啊,溥仪写的自传。其实我不理解他为什么嘲笑我,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个同名的电视剧。而B来到之后也注意到了我手边的书,很自然地看了一下作者便没说什么。

    这一现象又挑起了我敏感的神经,想来说一说这个事儿。它反映的道理很简单,无非是多读书读好书之类。虽然人在不读书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快乐,可是不读书的生活却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很容易给自己找不痛快。在无事可做的时候,人很容易想到不开心的事,甚至对未来充满迷茫,然后潦潦草草的度过此生。阅读带来的,是填补那些时间的空白,如此既获取了知识,又充满了希望,阅读的时候哪里还会有时间去胡思乱想,何乐而不为呢?

图片发自App

    溥仪这本书,是前半生的回忆录,包括对自己的忏悔,虽然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很久,有些情节半真半假,但是真诚的语言所带来了,已经让我给了他百分之八十的原谅,东北人民的苦难生活早已过去,他能如此的将史实展现在大众面前,其勇气不可估量。

      溥仪生在一个好年代,它呼吸了十九世纪的灰尘,也见证了二十世纪的新中国的诞生。书里有相当精彩的部分,比如说当我看到溥仪在紫禁城给胡适博士打电话时,我就觉得很新奇。我们以前读历史,或是纵向,或是片段,当把中学课本中的民国大家与清朝皇帝放在一起时,就会觉得历史是多么有趣。

      以前上课时听到老师说英国的莎士比亚与中国明朝的汤显祖生在同一时代,并且两人在同一年去世时,心里又是一震,横向看历史,真的是很有趣呢!在我潜意识里,莎士比亚离我们时代很近,而汤显祖则很远了。历史的巧合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讲,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总觉得很是遥远,很大的原因是以前社会体制。

      言归正传,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这句话自古以来都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要多读书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