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谈兵之思美人特别篇 兼论国剧的一些奇妙套路

 拿《思美人》来说,主要是这是我近几年看得最认真的一部剧,而且该剧的古战情节也很有代表性。总的来说,以当下一般古装剧的标准要求,《思美人》的古战情节中规中矩,所以也因此更加具有作为典型案例来分析的价值。

一.军队特色的缺失——我国古装剧的通病

《思美人》中秦楚交战的战场上,居然看不到战车,这是十分奇怪的,秦军本身并不是一支在军事技术层面超越时代的军队,楚军也不是,相比于走在军事改革队伍的前列的三晋 ,这其实是两支还残留着一些古风的军事力量。虽然赵国的骑兵,魏国的武卒也并没能改变它们国家的命运,但他们确实是更先进,或者说更接近后来的中原王朝的军队的。总而言之,数目不小的战车,几乎看不到的骑兵,和较为散乱的阵型,秦楚之师很有可能是这样看起来和进步二字搭不上边的形象。

三国的电视剧也有这类问题,当时的各方势力的部队应当是有巨大的差异的,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这样的少数民族气息极重的轻骑兵,袁绍的军队善用长兵劲弩,吕布,董卓,马超这些人对铁骑冲阵的依赖,汉末三国的战场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认知到差异性,这个是需要知识量的,我是真的很期待看到一部能表现出这些细节的电视剧的。

二.部队机动没有实感——纯架空战斗的硬伤

《思美人》里整个边城之战(历史原型应当是丹阳之战)都是云山雾罩的,我一直都搞不明白两军的相对距离,和两军离边城的具体距离,双方仿佛都开了传送门一样,机动如风,毫无行军的困难。要知道在机动车辆普及之前,走路走得快一点都可以成为一支军队巨大的优势,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凭借着巧妙的机动,迫使敌人放弃有利位置,或者在你的调动下疲于奔命。而边城之战里无论秦楚的机动都是轻而易举的,毫无难度,一副“想去哪就去哪”的架势。

究其根本,很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场架空的,也就是编出来的战斗,没有地图,没有实迹,虽然有原型,但历史记载本身也没有对战况的详细记载,所以整个过程基本上都是编出来的,这对编剧的古战知识的要求太高了,所以也不必苛责,只是希望以后能多拍一些真实战事。

三..虽有还无的细节——可能也没什么人在乎

首先,边城之战其实是有提到粮草的,这说明后勤压力并不是没有被纳入编剧的考虑,甚至可以说双方的对峙是在后勤压力的影响下才变成这个样子的,这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吹毛求疵地说,这做得还不够好,因为对于主场作战的楚军来说,除非是像袁曹之战的奇袭乌巢那样,被人把大后方的战略性的粮仓给烧了,否则秦军是绝对耗不过楚军的,所以张仪的好整以暇,是不合情理的,即使他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对楚军粮仓的袭击,但这远不足以扭转双方的持久战能力的对比,因为哪怕都靠抄掠(也就是抢)和收集,楚军也有先天优势,毕竟是在自己的国土,总不至于不如外人。

其次,就是夜战的表现不好,这方面国内外的影视都很少有拍得好的,夜战在古战中是极其危险而且费力不讨好的一种作战选择,所以并不会有太多将领和部队愿意夜战,在夜视仪发明出来之前,哪怕是第三帝国的德军和抗美援朝时的美军这样的现代军队的精锐中的精锐,都很不喜欢打夜战,更不用说古代军队了。所以对古人来说,一场大获全胜的夜袭,应当是一场青史留名的大胜,但《思美人》夜取边城一战的那种戏剧张力,基本上没有表现出来,倒是刘歪嘴的表现很有意思。

总的来说,《思美人》这剧还能看,但确实有的时候太疯狂了,抛开主角人物塑造上的雷点,其实还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乱谈兵之思美人特别篇 兼论国剧的一些奇妙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