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印象

              龚滩印象

    乌江,蜿蜒曲折千余公里,流经云鄂黔渝,两岸多为石灰岩,经亿万年地壳运动和风雨地侵蚀,形成陡峭的岩壁,白色灰岩呈现出了白灰黑黄等色彩,被人们幻化出各种动物的图案:如猴,似熊,像骏马……这些图案再配上杂色的林木,碧绿的江水,就是一幅幅的水墨山水。乌江画廊由此 得名。

龚滩老街南门


  乌江在流入重庆之前,水流量增大,可以通航,龚滩正处于黔渝分界处,狭窄的河道在这里冲出来宽阔的河滩,龚滩就成为了货物转运中心,各路商贾在此汇聚,连远在西北的陕西商人也在此建立了西秦会馆,馆内设有宽大的戏台和众多的座椅,供思乡的秦人观赏秦腔戏剧。高亢激昂的秦腔会响彻在龚滩古镇的上空。据传,古镇河滩上最早只住了几户龚姓人家,得名龚滩。以后龚滩逐渐繁荣,沿滩而上,修建了街巷和吊脚楼,寺庙(川主庙),祠堂(董家祠堂),会馆(西秦会馆)等。

复建后的西秦会馆


    2006年,龚滩将要发生重大的转折,因为要在下游近彭水的地方筑坝建水电站,水位要提升约60米,将淹没龚滩大部分街巷和房屋。为了原住民能得以安居,古镇能得以续存和发展,政府决定在原镇下游几百米的地方,将街道和房屋按原样搬迁重建。一些砖石建筑,将砖石编号复建,原有建筑是土木结构的,材质完好者重建时都利用上,再补充部分的新材料。近两公里长的老盐路,油房路,西秦路,背夫路和作坊路,从北到南,由青石铺就,一如往昔的石梯,石阶,石桥,街两旁的住户,多为两层或三层木结构房屋,只是少了原来用原木支撑的吊脚楼。原来吊空的部分大都盖满了房屋。

   

复建的双桥

原来迁建时,最初多为了居住,后来旅游兴旺起来,住户部分人家将二楼改成了餐厅,三楼改成了民宿,较往昔增添了许多商业元素。

    在龚滩的南头,新建了两栋三层楼房,具有中西合璧建筑的艺术风格。一栋是龚滩美术馆,展 出部分描绘龚滩及乌江的绘画作品。一栋是龚滩 吴冠中纪念馆,展示了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生平著述和代表作的复制品。先生八四年在乌江采风,在龚滩创作了《老街》。先生深爱龚滩,他评论到:这里是唐街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吴冠中纪念馆

 

吴冠中1984年在龚滩

变化最大的还是乌江,江水的水面较原来宽了三倍,平静如湖,没有了水流的奔腾和咆哮,没有了纤夫的辛劳和号子的激昂,也没有了拉船的绞索和转轮。江里多了游览乌江的游船和游艇。只有两岸岩壁如昔,高数十丈,岩壁就是天然的壁画,还有葱郁的树木,江水更深更绿,多了几分静谧。

    我住的民宿名为老酒铺,临江而建,面阔六间,高三层,两层在街面上,二楼临街,作为餐厅兼商铺,卖一些土特产店,一楼(相当于原来 吊脚楼悬空的部分)和三楼则装修成民宿,仿照酒店的模样。

 

龚滩镇老酒铺

  老板姓张,其父母在老龚滩就是经营餐厅,取名张家饭店。老张老板很有经商头脑,他原来只有三间房,后来又将相邻的三间房屋买下来。老张老板的儿子婚后连生三个女儿,为了能生一个儿子,四处躲避计划生育。第四胎终得一儿子。迁建以后,张家饭店改名为龚滩镇老酒铺,儿子子承父业,老酒铺的生意也日渐兴旺,四个子女成家立业。大女儿当上酉阳县的公务员,女婿也是县里的公务员,还怀了一对龙凤胎,正值家庭兴盛,生意兴旺之时,不幸降临了。大女儿生下了龙凤胎后,查出了癌症,在婴儿三个月时撒手人寰。女婿要上班,亲家年迈体弱,抚养龙凤胎的重任就落到了张老板的身上,老板娘则将主要的精力用于经营酒店。现在双胞胎已一岁半,两人蹒跚学步追逐嬉戏,为了安全,张老板是跟前跟后心无旁骛。玩累了,要抱,张老板就用四川农村竹编的背篓背一个,怀里抱一个或用车推一个,行走在古镇石板路上,兼有外公,母亲和保姆的三个角色。

辛劳慈爱的外公


张老板说,孩子的父亲仅在周末回来陪一下儿女。双胞胎是不幸的,婴儿期间就失去了母亲。双胞胎是幸运的,有善良慈爱的外公外婆。张老板对我说:“为了逝去的女儿,我们一定会倾其所力,抚育和培养两个外孙,不让他们受委屈……。”

   

龚滩老街之一

  背夫路19号有一处别苑居,从名字上看就是居所,但门前支上了锅,锅旁案台上放有绿豆粉和面条,兼卖一些土特产和饮料。案后一个妇女穿着打扮就像一个公务员。屋内也有几张餐桌,我路过时是晚上六点左右,应该正是营业的时候,但没有一个客人,锅里并没有煮面的水,我有些好奇,问还营业吗?得到肯定的答复,我要了当地特产绿豆粉。老板娘才往锅里盛水并打燃煤气炉。我在临江的桌子旁坐下来,临桌一个头发花白,穿着夹克外套的男子正在剥蒜,旁边还放了一杯茶,一猜,应该是男老板,一聊,果不其然。老板姓杨,与我年龄相近。老杨说,平时客人少,他们只卖午餐,今天是周末,所以多守一会。聊天中得知,他们都在县上工作,老街迁建时,祖上留下了两间临街靠江的房子迁建于此。

别苑居及主人


  他们退休后觉得这里环境优美,就居住下来,为了打发寂寞,开了这间面店。我问,何不多经营一些菜肴,他说:“他们不愿意请人,也不想太累了自己,选择经营最简单的面铺。最初迁建时,大部分人家都没有预料到后来龚滩古镇会成为旅游景点,现在的餐厅和酒店民宿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租给别人经营的。”我问:“你觉得老龚滩与新龚滩有什么区别。”他说:“差别大了,那时的石板路,经过上百年人和马的行走,磨得光溜溜的,我们小时候就当陡坡的石板路为滑滑梯,裤子经常磨破,会挨母亲骂。河滩里,水清见底,可以看见游动的鱼,我们还下河去石头缝里摸鱼。可以看纤夫拉船和听他们激昂悠扬的号子。这些感觉是找不回来了。”我问:“你们在县城有住房,怎么还要搬回龚滩住?他说:“这里环境好,老了更恋旧啦。”

   

  街上有一处书店,竖着的招牌很有味道,是一本蓝皮线装书,书名处是白色的:“先生书屋”,颇有格调。门外挂了很多铭牌:重庆民盟摄影协会龚滩创作基地,中国青年诗人采风基地等。门两侧是一幅对联,实木蓝字,上联:风载书声来知己,下联:雨醒诗梦见先生。先生指谁,不得 而知,但先生书屋可就源于此?     

 

先生书屋

  进屋,右侧从地到顶是书架,摆满各色的新旧书籍,左侧也是对应的书架,但摆放的不是书,是石片上书画的艺术品,内容丰富多彩,可谓琳琅满目,应该是待售品。正中有四扇古旧的木制屏风,将书屋分隔成了里外两间。内间靠屏风有桌椅,桌案上有笔墨。正面是传统的中堂布局,墙正中一幅国画山水。两侧用宣纸书写的对联。上联:乌江行舟乘月去,下联:琼楼临水待君来。我正在品味对联时,听到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接着听见一声浑厚的嗓音:“书屋之地,不要大声喧哗”书屋重归宁静。一看几个女孩,梳妆打扮颇有艺术气质,正是下午在一间餐厅里见到的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们将自己在龚滩的习作铺在一长排的餐椅上,听一个五六十岁年纪的老师点评。有的写实,有的写意,有的像印象派,有的则有后现代的元素。

美院师生


循着叱责声望去,一个中年男子坐在门右侧的柜台内,留着黑色短粗的胡须,戴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正在一本笔记本上疾速地写着什么,全神贯注的样子,应该是老板吧?白天上下午我经过书屋,都见书屋紧闭,到晚间才打开,主人又并不招揽顾客。我猜,这个书屋或许只是他的副业而已。但它的存在,确实与龚滩美术馆和吴冠中纪念馆一道,为龚滩古镇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气质。

  夜幕降临了,临街楼房的屋檐上,红色的灯笼亮了起来,高低错落,随风摇曳,平静的江面上就多了许多光影,天上的星星也显得黯淡了。江对面的岩壁,在光影中显得更加宁静,更加神秘。我坐在老酒铺民宿临江的阳台上,静静地拼画着龚滩古镇给我的印象。心中已有一联:千里乌江水漫龚滩,百里画廊山悬古镇。

         

龚滩夜景之一隅

            宁德宏

            2021年4月20日写于成都

;%

你可能感兴趣的:(龚滩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