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街小学 陈欣麟 四上“呼吸与消化”《测量肺活量》教学反思

      呼吸内容的学习原本是在教科版旧教材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身体”单元中,其中第三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和第四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与新教材中的第一课“感受我们的呼吸”,第二课“呼吸与健康生活”和第三课“测量肺活量”相对应,都是通过对人体呼吸器官的组合和工作方式的学习,了解呼吸与运动的关系,并对呼吸功能进行测量。

      但是在旧教材中对于肺活量测量的内容是编写在拓展活动中的,一般情况下,老师都只会简单的带过,不会深入讲解。而在新教材中,“测量肺活量”为单独罗列的一节测量型活动课,其重点是引领学生用尽可能准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在之后的交流中发现不同同学的肺活量不同,并在分析讨论中发现影响肺活量大小的因素。为学生进一步了解呼吸,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研究的空间,为科学、准确认识我们的身体打下基础。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吹哨子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人肺活量不同。在实际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问题意识,开头部分未照搬书本上的活动建议,而是以自主创作的情景短片《比》作为导入,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并配合教师的讲解,首先了解到“肺活量的概念”、“肺活量是人体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等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是探索,让学生借助肺活量简易测试袋,多次测量自身肺活量。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观看“央馆平台”的示范操作。观看完毕后,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总结“利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之后借助简易肺活量测量袋,自主完成对自身肺活量的多次测量。测量完毕后,师生进一步探讨其它可用于测量比较肺活量的方式。


第三部分为研讨,通过对比交流每个同学的肺活量讨论“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肺活量大小与我们身体健康有何关系”“如何提高我们的肺活量”,实际教学延用教材内容安排并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如成人的肺活量水平、有意义的呼吸、腹式呼吸等等)。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学生将经历“感知肺活量——测量肺活量——肺活量大小与身体健康关系的讨论”这般层次性活动,使其对于肺活量的认识概念得以不断完善,必将提升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度。

通过回看教学实录,得知:教学过程大致符合前期教学设计设想,由学生提交的课堂实验记录及学生学情问卷的填写情况可见:学生课堂参与感强、参与度高,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老师忘记对于体积和毫升这两个知识点进行统一的指导。作为补救,教师在各小组进行实验时,分组进行指导,教学效率降低。

2. 小组成果展示时间少,应设置一定的投屏分享时间。

3. 教学后半段,部分学生注意力有些许的分散,有说小话的现象。

4. 留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足。如“导致肺活量存在差异的因素”该问题可设置为小组讨论题目。教学语言还有些稚嫩,应再进行打磨。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笋街小学 陈欣麟 四上“呼吸与消化”《测量肺活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