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 王子
一次,和5年级的孩子玩“故事人物特点”:每当我说出一个人物,孩子们要立刻联想分析人物特征。
“白雪公主”
“皮肤白,美丽、善良、嫁给王子、亲妈死了有后妈”
“灰姑娘”
“水晶鞋、南瓜车、善良美丽”
“福尔摩斯”
“叼着烟斗、很聪明、破案专家”
“叮当猫哆啦a梦”
“蓝胖子,有神奇的口袋,爱吃铜锣烧,怕老鼠”
………
大多数孩子玩的不亦乐乎,但有个男生一言不发,一脸迷茫。
我以为他渴望关注,就请他单独回答,他却害羞的告诉我“老师,我至今没看过一本教材书以外的书!爸妈不让,说影响学习。”
这让我特别震撼,毕竟家长普遍重视教育,越来越多的父母也愿意为孩子的阅读兴趣投资,为什么还会出现“除了教材书,什么书也没看过的孩子呢”
“你爸妈给你讲过故事吗?”我问。
“没有。我爸下班时我都睡觉了,我妈只会唠叨我,我们家一直和和气气对我说话的是电视机。”全班哄堂大笑,不少孩子附和,电视机也是自己家里脾气最好的“人”。
恐怕没有母亲会认同孩子的话,包括我自己都觉得:
自从当了吗妈,为孩子操碎心,一天到晚说很多废话,怎么到了孩子眼里,却成了吃力不讨好?
这种现象,亚洲绘本之松居直在其代表作《幸福的种子》一书中,也有涉及。他认为,看似一整天都在跟孩子唠叨说话的母亲,还比不上电视机受孩子喜欢。
孩子可以在电视机跟前乖乖坐好几个钟头,家长的唠叨,却让孩子一分钟都不愿意忍受。快快乐乐的与孩子交谈,才是家庭里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对话。
松居直认为,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就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书不会自己说话,内容必须经由念的人传达给孩子,生动有趣的图画书,孩子会听得又高兴又满足。
我家经济条件不好,家装简陋,也没买电视机,各类童书随处可见,绘本、童谣、小说……
我家孩子常感叹谁谁谁家“什么都有,特别漂亮”,但无论是谁家,无论装修多么别致,她绝不留宿过夜-因为“没有妈妈搂着讲故事”。
即使是重视绘本的父母,也有不少抱着“实用主义的想法”步入绘本阅读的误区。
有段时间,讲故事时,我每读一页,就要停下来问孩子好几个问题,弄得孩子十分烦躁。当我意识到,提问式的讲故事,让孩子不开心甚至抗拒亲子阅读时,果断停止,又恢复到以前:
我只是读,她只是听,我负责回答她好奇的提问,引导她一起讨论故事。
后来我报考了“绘本讲师”,学了不少讲故事的技巧,但我认为“读、听双方都感受到喜悦”就是最高的技巧。
的确,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念书给他们听,可以帮助孩子早一点读书认字,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文字能力,同时培养情操,扩大知识面。
但也正因为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使很多家长没法轻松快乐的给孩子讲故事,也让绘本阅读失去了最重要的功能——快乐。
如果阅读让孩子感受不到快乐,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爱书的人呢?
给孩子念书听吧,抛弃所有功利想法,和孩子好好说话,共同发掘书的趣味。
【夜妖:学习型宝妈,热衷学习和分享育儿经验,绘本讲师,欢迎关注我,和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