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韩瞎子传奇(一)逃难

他出生在1952年,父亲为他取名韩君庭。6年后,他得知身边的小伙伴都叫建国、援朝、志军等名字后,问父亲取名缘由。父亲拖着一条残腿,把他举在脖子上,说:“你这辈儿就犯这个君字,这是你太师爷给定下的规矩,乱不得。”

他不懂,但还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从记事起,家里就很穷。他家住在镇子的一角,独门独院,两件破草房,没有耕地。父亲隔三差五就出门,一走三五天,然后就能拿回一点钱,买米买油。可是,有时候父亲一连两个月不出门,家里就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连粥都喝不上了。

8岁那年,到了入学年龄,可实在交不起学费。父亲就拿出一本线装书,自己教他认字。他记得,自己最先认识的字,是“甲乙丙丁”,然后又学了“子丑寅卯”。

9岁那年,父亲受了很严重的伤。一群人冲进家里,翻箱倒柜,没翻出什么。然后,他们就把父亲拉了出去。他和母亲跟在后面,见父亲被带到镇中心一个台子上,脖子上挂着一块大牌子。他不认得牌子上面的字,就听到有个戴帽子的人不住地喊父亲是牛鬼蛇神,是神棍。还有几个人,薅着父亲的头发,拳打脚踢。

他躲在母亲身后,想哭,又不敢出声,只能小声抽泣着。当他看到一只鞋底,结结实实抽在父亲脸上时,再也控制不住,挣脱母亲的手冲了上去,抱着父亲的腿大哭了起来。

有人拉起他,将他一把推在地上。戴帽子的人用手指着他,说他是狗崽子,还用脚踢了他几脚。父亲这时大声怒吼:“别碰我儿子,你们这群畜生。”

那一天,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母亲带回家。第二天傍晚,父亲被人架了回来,浑身是伤,头发散乱,脸红肿着。一家人关上门,坐在炕上抱头痛哭。

从那起,父亲的腰弯了,背驼了,总是咳嗦。但是,即使这样,还是有人隔三差五就把父亲拉出去,打一顿,再放回来。家里日子更穷了,最后父亲说:“总这样也不是办法,咱们逃吧。”

那是一个秋日的夜晚,父亲一瘸一拐,一手拉着他,一手拉着母亲,背着一个大包袱,趁着夜色偷偷溜出了镇子,往山里面跑。

天亮了,他们已经走进了大山深处。父亲寻了个山洞,三口人坐在地上,喘着粗气。

从那以后,那个山洞就是他们的新家。母亲捡了干树叶铺在地上为床,父亲垒土为灶,一家人开始了新生活。

几天后,带来的苞米面剩下不多了。父亲沉思了半响,对母亲说:“剩下的面,你都做成窝头。”

窝头做好了,一共20多个。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拿了7个揣在怀里,说:“你们娘俩就吃这些窝头,再采些野果子、榛子啥的。我出去一趟,最迟也就五天回来。”说完,父亲就走了。

一天,两天,三天••••••七天后的夜里,父亲回来了。父亲一进山洞,就倒在了地上。母亲急忙给父亲灌了一瓢水。半天,父亲才缓过来,将一个口袋递给母亲。

口袋很大,里面有一袋苞米面,一袋咸菜,几个破碗,还有几张毛票。父亲变戏法似的,又从兜里掏出两块糖。

糖块含在嘴里,很甜很甜,他满足地笑了。父亲摸摸他的头,也笑了。

冬天来了,父亲砍树做了木门,又在洞里垒了土炕。母亲平时采了许多野果子、榛子、松子啥的,都储备了起来。

下雪了,天更冷了。这场雪下了一天一夜,家里吃的又不多了。父亲琢磨着再次出山,可被雪封住了。

父亲这几个月内又出了四次山,每次都能带回一些吃的、用的。眼下,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雪花,父亲叹了口气,说:“家里吃的还有一些,省点吃够维持大半个月。我这回出去时间久一点,多挣点钱,多置办点吃的。这个冬天,好歹也得挺过去。”

第二天,雪停了,父亲就又出门了。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深一脚浅一脚,迤逦行在雪地中,他眼圈红了。他问母亲:“妈,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啊?”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抱紧了他。

半个月后,父亲回来了。这次,父亲背了一个大包袱,里面鼓鼓囊囊装了不少东西。同时,父亲又从怀里拿出一本书,说:“我偷着回了一趟咱家,在地上挖出了这本书。我琢磨这,得把本事传给君庭了。”

母亲一听,愣住了,半响才道:“他爹,你都啥样了,难道还想今后让咱儿子也走这条道吗?”

父亲苦笑了一声,道:“从孩子出生时起,他就是咱乾门传人了。这是他的命,变不了。我没几年好活了,不能让乾门在我这绝了。”

父亲看了一眼他,自言自语道:“君庭啊,君庭,别怪爹呀。爹也没办法啊,祖师爷的东西,不能在我手失传了。”

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么看着自己,为什么说出这样一番话。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上,要有大事发生了。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北韩瞎子传奇(一)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