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儒学视角发掘《阿甘正传》的伦理主张及道德思想

3月11日,阿甘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他与妻子在澳洲拍戏时不幸感染肺炎,正在进行观察隔离。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禁让人心痛,肺炎面前,人人平等,作为美国精神代表的阿甘也难以逃脱,我想起了那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口味各异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于是我重温了《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由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小说改变,影片与1994年上映,获得6.57亿票房,一举夺得年度票房冠军,堪称美国好莱坞影史上的传奇。在1995年第67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它力压群雄,荣获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视效等六大奖项,这也为它的劲敌《肖申克的救赎》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然而却不仅仅是励志这么简单,它还包含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阿甘作为主角,他的人生经历贯是贯穿影片的线索,他经历了3K党、猫王、约翰·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中美乒乓外交等众多有名的历史事件,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因素,引发了美国观众强烈的共鸣,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拥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中国观众也感受到了震撼与启迪。

作为典型的美国梦,《阿甘正传》对国人也有着不可言语的吸引力,这说明了中西方文明虽然有差异,确也有共通之处。今天,我们以中国儒学为视角,从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命运三个维度发掘《阿甘正传》的伦理主张及道德思想。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认真专注

世间万物都有正反面,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上帝为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只是你可能还没有发现那扇窗的光亮。胜败、荣辱、得失、顺逆,无不在循环更替中。《道德经》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想要战胜自己必须做到认真与专注。

认真专注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点,也是每个人需要修行的品质。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认真专注的做一件事,就算是金石一样坚不可摧的东西也可以雕刻出美丽的花纹。选定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认真专注的走下去,直到成功为止。

《孟子》中有一个关于围棋高手“弈秋”的故事,他是鲁人,非常喜欢下棋,也是史记记载的第一位专业的旗手,因此很多人都仰慕他,希望可以拜他为师。 弈秋门下有两个学生, 其中一个学生专心致志,认真的学习棋艺,而另一个学生则时常心不在焉,往窗外探望,他心想:要是有天鹅飞过,我就用弓箭把它射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前者棋艺大成,而后者始终不得领悟,无功而返。

成大事者,认真专注举足轻重。在影片《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智商只有75,却拥有传奇的一生。纵观他整个生命历程,每一次的华丽变身都与他的认真专注有关。阿甘人生的启迪者是珍妮,那句“run,forrest”开启了阿甘开挂的一生。

他专注于奔跑,竟然的奔跑速度帮助他进入大学橄榄球队,成为橄榄球巨星,受到肯尼迪总统接见。毕业后入伍,专注组枪,打破连队记录,专注打仗,成为越战英雄。专注玩兵乓球,为中美建交立下功勋。退伍后专注于捕虾,扩建十二艘珍妮号,成为百万富翁。最后他专注于跑步,横穿亚拉巴马州,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跑步明星。

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是专注,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每次阿甘都只认真专注的做好一件事,没有抱怨,没有功利心。人们习惯于为一件事物赋予意义,通过意义驱动自我前行,而当意义没有达到预期时,人们不自觉的选择放弃,阿甘告诉我们认真的专注于事物本身才是成功的奥秘。

二、人与人的关系:诚实守信

《论语》讲:“言必信,行必果”,指的是一个人说话算话,答应过的事情一定可以办到。从中国儒学来看,诚信是做人的基本理念,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儒家的诚信思想绵延数千年,成为人与人连接的纽带。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一旦失去了信用,便无法立足于江湖。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能脱离集体独自生存,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连接是必然的。人与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关系,需要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是根本的道德准则。

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在秦朝末年,有一个性格耿直,行侠仗义的人名叫季布,只有要他承诺答应的事情,无论有多大的苦难,他都可努力克服,想方设法做到,受到大众的夸奖与赞扬,于是“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开始广为流传。后来,季布被汉高祖刘邦重金悬赏,他的朋友都不为金钱所惑,纷纷冒着生命的危险来保护他,这才让他免遭祸端,因此诚信是比金钱,甚至比声明更为宝贵的东西。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儒家非常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诚信的个人品质,而这点在影片《阿甘正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凭借突出的足球技能,阿甘入选全美足球明星队,肯尼迪总统在白宫接见了他,当总统询问阿甘入选感受时,他竟然说想撒尿,可见阿甘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他不会考虑太多的利益或名誉纠葛,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看似愚钝,实则大智若愚。

《荀子·不苟》讲:“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在越南战场上,阿甘和战友遭到了敌人的伏击,伤亡惨重,在在枪林弹雨中,他一次次折返,将战友背离危险区,这不仅仅是一份勇敢,更是一份对长官与战友的忠诚。

由于在越南战场上表现突出,阿甘获得美国的最高军事荣誉勋章,由总统约翰逊亲自授勋,当总统开玩笑想看看阿甘屁股上的伤时,实诚的阿甘竟然当众脱下了裤子,这样场下人目瞪口呆。阿甘看似先天愚钝,有些痴呆,但这也是他的坦诚所在。

令人心痛的是,越南战争也让阿甘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巴布,他们入伍当天在车上相识,巴布同珍妮一样善良,他主动邀请阿甘坐在自己的身旁,随后他们在越南相处的过程中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巴布经常跟阿甘将自己的梦想,希望做捕虾船的船长,当他邀请阿甘一起完成梦想时,阿甘爽快的答应了。

言忠信,行笃敬。退伍后,阿甘用所有的积蓄买了一只巨大的捕虾船,做起了船长,捕捞上来的虾叫巴布·阿甘虾,通过努力,阿甘成为了百万富翁,他还一部分股份赠送给了巴布母亲,让她不必再去厨房帮佣。诚信是阿甘一生的财富,与其说他做到了诚信,不如说诚信成就了他。

三、人与命运的关系:尽人事,知天命

《孟子》中有一句话“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指的是非人力所能办到的事却发生了,这就是天意和命运。面对不可抗拒的外在力量,我们只能无奈接受吗?

孔子给出了答案,他认为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命运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指人力不可及的范围,之所以是知命,而不是听命,这其中包含了对命运的反抗。

儒家主张尽人事,知天命。虽然有些外在力量坚不可存,但是可以向内修身养性,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吉凶祸福时,每个人应该学会坦然,不需要过多的计较,问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而是去思考这件事情为我带来了什么价值,我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影片《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对面对死亡时,显得十分坦然。她说:“我快要死了,因为我的时候到了。你不用害怕,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命定的归宿。”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如同秋去冬来,落叶归根,阿甘母亲为儿子上的最后一课便是学会坦然的面对命运。

面对命运,《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意思是修养身心,以待天命。而学者吕坤则更直白“吉凶祸福是天主张,毁誉予夺是人主张,立身行己是我主张 ,此三者必不相夺也”,福祸由天,品行由已。

命运对阿甘是残酷的,从小他就是低能儿,说话吃吃呆呆,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做着自己可以做的事。在阿甘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半点抱怨的负能量,这是一种知命乐天的积极态度,他用奔跑摆脱了命运对自己双腿的禁锢,一路前行,成就了传奇的一生。更可贵的是,他不但完成了自我救赎,也帮助了身边的人更好的生活。

从珍妮在校车上邀请阿甘坐在身边时,便牢牢抓住了阿甘的心,这一抓,就是一辈子。然而珍妮的命运确有几分悲惨,从小遭受父亲的威胁和暴力,她的内心有着巨大的创伤,她渴望自由,渴望出名,渴望成为一名歌手,渴望舞台的聚光灯,但这一切都幻灭时,她选择了到处流浪,自甘堕落。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动荡期,而珍妮代表的人物形象正是“垮掉的一代”。

在阿甘的关爱下,珍妮终于找回了自己,正视自己的无奈命运,她选择过正常的生活,去餐厅工作赚钱,还为阿甘生下了一个儿子。有时候命运是残酷冰冷的,当我们无法改变外在时,可以向内看,修养身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除爱人之外,阿甘还帮助长官邓中尉直面命运,获得重生。在越南战场上,他们遭到埋伏,伤亡惨重,邓中尉双腿中弹,身受重伤,他来自军人世家,他的家族在每一场战争中都有人殉国,他认为战死沙场是一种荣誉,不必面对余生残疾的命运。然而阿甘不顾阻拦,还是救下了他的性命。面对截肢的双腿,邓中尉整日饮酒,靠着抚恤金醉生梦死。

阿甘买来了捕虾船,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还让邓中尉走出了命运的绝望。一次狂风暴雨中,邓中尉爬上桅杆,愤怒的对着天空呼喊,仿佛在与命运抗争,第二天雨过天晴,珍妮号是唯一幸存的船只,自此,他们的捕虾收获巨大成功,邓中尉终于不再逃避,他欣然接受了命运的残酷,他变得平和起来,向阿甘表示感谢,跳入海中开始悠闲的游泳。

战争给邓中尉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在阿甘的帮助下,他开始直面命运,努力经营捕虾业,学习理财,把多余的钱投资到水果业,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尽人事,知天命,顺其自然,无怨无悔。换句话说,你尽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

结语:

《阿甘正传》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却给人们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与启迪。影片从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命运等三个维度,展现了阿甘的认真专注、诚实守信、尽人事知天命的伦理主张与道德思想,这与中国儒学的思想内涵彼此相通,让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群体了一次共鸣与融合。因此,《阿甘正传》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更是一座文化桥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中国儒学视角发掘《阿甘正传》的伦理主张及道德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