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周五晚上,正和同学预约明天去黄河边打牌混日子,接到了表妹霞的电话,说是一个文友出书了,约了去什川老魏的院子。

老魏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是认识十多年但未曾谋面的“熟悉的陌生人”。老魏也是地地道道的什川人,工作之余,他的公众号“老魏的新视界”除了刊登文友的作品,更多的是关注家乡的变化以及为家乡发展更美好鼓与呼。

开车驶入老魏家的巷道,表妹的同事小乐担心杨老师(皋兰县纯文学杂志《兰花》编辑)的车大,不好拐弯,他们一起去做指挥。什川镇四面环山,占总面积90%,人口逐年增长,居住地越发紧张。农家院落之间精确算好了通车距离,不是寸土寸金,却也要物尽其用。

我独自前往老魏家,说是门旁有两颗槐树。民间说法,门旁种植槐树,意味着财源滚滚、子孙富贵。看来老魏的先人说不定是风水先生。

进得门来,一张古朴石头茶几赫然入目。三个男人围坐喝茶。我自报名号,他们一起招呼我喝茶,看不出哪个是老魏。茶几旁边,依砖墙搭建了灶台,瓷砖面子,却是那老式的烧火做饭方式(见下图真像)。三个女人在那里忙碌。其中一个看住我说:我有个同学……我仔细看住她,问她是不是清萍?她说是,我们热情地握手、拥抱,开怀大笑。

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问道:笑什么?他自己率先笑起来。

老魏,她是我同学!三十年前的老同学。清萍高兴的介绍。

欢迎欢迎,这么巧呀?穿着拖鞋的老魏念着我的名字,和我握手。前面说了,我和老魏未曾谋面,他怎么就知道我的名字?后来我想,只有我是陌生人,其他都是炒面捏娃娃__熟人了。

文友们陆续到齐,多数是县城人,又多数是从什川走出去的,又多数在“老魏的新视界”写东西,平时就关注了各自写文章的特点,此时只要互相报了姓名,算是“对号入座”,也就成了旧相识。最后来的“蔡瓜子”__他和老魏是同事,利用工作之便,推销他姐姐的甜瓜而得名。其实除了我老同学清萍、老魏,我和“蔡瓜子”交往更多些。他和我的同学们多有来往,不过我给他的名号是“毒舌”。果然,“毒舌”看到我了,张口就说:你怎么也经堂里混卷子来了?

她是我老同学!不等我说话,清萍走过来搂住我的肩膀。

吃瓜吧。“毒舌”一时没反应过来,我顺手递给他一快刚切好的西瓜。“毒舌”真名蔡睬,每年瓜果时节利用工作之便卖甜瓜、卖葡萄。

说实话,蔡睬卖葡萄真给我帮了大忙。清萍真诚地说。

哎呀,那葡萄原来是你的?我年年买两箱啊。三人又是一阵大笑。

真正的重点在午饭以后。西固小学孙菊英老师签名送书。按她自己的话说:

十年后的今天,总算给我自2008年以来的文字找了一个温暖的家,那就是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眷恋这样的时光》,共三十几万字。十年磨一剑,莫过于此吧。

签名送书之前,蔡睬建议每人选自己喜欢的朗读一段。“蔡瓜子”认真起来也有板有眼。也许是看我们太热闹吧,天上下起了毛毛雨。一群人围站在饭桌旁,从老魏开始,朗朗读书声伴着丝丝细雨,使本来欢快的空气里又添无限凉爽。作者孙老师,她有个亲切的网名果果。果果一会拍照,一会录视频,忙的不亦乐乎。事后她说,看到大家那么支持她,如果不那么忙碌,她会感动的流泪,她怕会扫了大家的兴。

为果果祝贺的红酒,竟出自我的老同学之手。怀着挑剔的心理又喝一口,回旋一转咽下,只觉舌尖甜美、唇齿生香。果果开车不能喝酒,急命老魏找个瓶子带回去慢慢品尝。老魏说没问题,快速去了屋里,不一会又快速出来,递给果果一个二锅头的小酒瓶。老魏是主人,一整天都忙前忙后,端茶倒水,脸上始终是真诚的笑。我怀疑他给果果的那瓶子本来有酒,被刚刚倒进了下水道。我相信不光是我一个人怀疑。

临走前,我再次对清萍说:今年的葡萄酒一定要多做一点,以后我只喝你的酒。

没问题。她爽快的答应了。

把钱儿掏下。“长”耳朵的蔡睬不失时机说了一句。

不用你操心!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我怼他一句。院子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