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为应试的创意vs.为自由的迎合

“贵校的办学理念与我的性格高度吻合!” “很好,那么这句话你还对谁说过?”

“我们建议你在这个绘画命题中展现出实验性思维与冒险精神、而不受限于漂亮的完稿与熟练的技法。我们对风格没有特定喜好,所以请放心尝试多种绘画表达的可能。”
——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本科入学试题说明节选

在早前的学校篇《素质教育(下):转基因咸鱼》一文中,我质疑了国内一些美院为创意考题打分的可操作性。据报道,阅卷团队的老师在打分时也要参与讨论、讲出自己的理由,否则会在团队中“丢人”。可以想象,为艺考战战兢兢的并非只有学生,也有老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容易,但这个想法会不会丢人?不好说。

通过“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达成“投其所好”是一切应试技巧的核心。国内的画班即使押不到题,也仍然清楚各大美院阅卷者最爱的“老三套”与“那一口儿”。然而,对应试技巧谙熟于心的中国学生们在初次接触西方美院的创意考题时却时常陷入困惑,因为这种考题里根本不存在出题人的意图——他们更在乎你作为创作者的意图,并赋予了你无限的创作自由。

自由,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词语,仿佛艺术作品的高度完全取决于创作者掌握自由的多寡。这成为了西方美术教育吸引中国学生的金字招牌。但就像索伦·克尔凯郭尔(Søren Kierkegaard)所说“焦虑是自由导致的眩晕”,我也时常告诫学生“无限的自由是美味的毒药”。

自由带给学生的误区一般有三:一,误以为自由等于随便;二,误以为自由等于不做出选择;三,误以为自由等于不承担后果——比如某学生按照“自由意志”、“实验思维”、“冒险精神”的字面要求用三分钟画了几个潦草的火柴人,并为自己的完美解题沾沾自喜——毫无疑问,他很难理解自己被学校拒绝的理由:自由的选择过程并不必然导致满意的结果。虽然被赋予了创作的自由,但并不是所有创作都对学校胃口。

有人质疑:这不是和国内一样有应试标准吗?这样的自由不也是骗人吗?

有标准不假,但是否“骗人”值得探讨。从文化背景上看,中国学校认为“投其所好”是对权威的屈就与尊重,是为教育,因此想法讲出来要中听、不能丢人;但西方学校认为“投其所好”牺牲了人的天性,是为压迫,因此表达真实想法可能失败、却不丢人。也即是说,西方美院更希望找到“符合”标准的学生、而非“迎合”标准的学生。拥有坚持自我的勇气与自由、比能否被名校录取的结果更为重要。

……但是话虽如此,无论在任何社会都有天性喜欢投其所好的人。谁是天生的、谁是装的、谁又是天生爱装,真的能通过文书、作品与面试等繁复的招生环节分辨出来吗?正因难以操作,西方美院录取“投其所好”的问题学生其实一点也不少,自由的金字招牌上仿佛隐约刻着“双重标准”的落款。从这点上看,中西方学校又突然间变得一样了,分外亲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4-2 为应试的创意vs.为自由的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