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一个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为啥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上)

福泽谕吉:一个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为啥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上)

(注 原标题 为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缘何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上) 为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 2018-07-06 17:50 首发 于 【搜狐自媒体 】 今天重新 修改)

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缘何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上)

——从日元人物肖像,看日本的“志气教育、吃苦教育与忏悔教育”

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晚上,一个友友告诉我,她在网上看到了我的《 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缘何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 》,感觉到,孩子没有什么起跑线,如果有的话,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亲。

她说她是一个大四学生,由于疫情春节以后就没有去学校,在家的时候,她就教她姨姨的10岁表妹辅导学习文化课,有时候,表妹一边看书一边嘀咕什么: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她说她表妹说, 她学习不是给自己学习的,是给她妈妈学习的,她学习就是让妈妈快乐,妈妈快乐,她就有好吃的东西、就可以吃自己想吃的食品,妈妈不快乐、不高兴,她就不能吃自己想吃的东西。

于是,她接着说,为啥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快乐?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谁?

这个女孩子说得好,父母亲才是孩子成长的起跑线。

其实,这个女孩子的表妹学习就是为了一个字“吃”!

“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这是2019年10月份,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运动会上,八年级四班的标语、口号!

孩子们说出了学习真相!

不过真相的背后,也令人担忧,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是使自己快乐才有学习动力,如果变成了父母和老师的快乐,那学习的意义何在?

这就是,刚才那个女孩子说的,为啥现在的学生越学越不快乐?不知道学习到底为了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即便是,孩子的教育,有所谓的起跑线,如果孩子真正的知道为了谁学习,就是输在起跑线,那么,就一定会赢终点的。

由此可见,也就是没有所谓的起跑线,起跑线就是父母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的学习上,如果父母亲,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么,这个孩子99%的输在起跑线!

不过,话说回来了,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会不会成功?

会!

成功的概率1%!

为什么成功的概率只有1%?

因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99%的不知道为谁学习!

也就是说,孩子一旦知道学习,孩子的就是学习的主人,孩子的学习就不是“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

孩子的学习就是“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我快乐,全家快乐”!

这是千真万确的!

为啥?

只有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他高兴学,就快乐、就开心,主动地学、有兴趣地学,你不让他学,他非要学,有时还偷着学!学习就是一种亨受、一种快乐,学成了真正的“不亦说乎?”学习犹如天堂般美妙。

主动学习是快乐的——“我要学”!

那就是,老师、父母越不让他学,他越学;当他有兴趣、想学的时候,学习条件再差、学习环境再劣,他会创造条件学,没有光,他会“凿壁偷光”、会“囊萤”、会“映雪”;为防止打瞌睡会用锥子锥自已的大腿、会将头发用绳子捆起来吊在梁上等,为的是自己要学习。

是谁让苏秦用锥子锥自已的大腿?是他自已呀,别人哪个敢,找死呀,他锥自已和孙敬的发悬梁目的是一样:提精神、愤读书、我要学、自我教、自我育。

一句话,那就是——

“我要学”,就是我要“耕耘”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工作才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一种幸福,这样的学习,难道不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吗?减负教育所要求的吗?

“我要学”教育,就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这是教育的最育境界,所以“我要学”是快乐的教育!。

今天,我们就谈一谈,一个13岁才开始学习、同时,还要一边做些手工杂活以维持生计,真正输在起跑线的孩子,为啥成为学习的主任?是如何赢终点的?

这个13岁才开始学习的人是谁?

是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何许人也!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他一生都从事着著述和教育活动,从而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众所周知,钱币,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世界上各个国家通用的纸币上,大都印有人物头像,且几乎都是政治家唱独台戏。

比如:美国美元,是开国之父华盛顿与富兰克林等;英国英镑,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大元帅威灵顿;新加坡元,是第一任总统尤索夫;印度卢比,是甘地;越南盾,是胡志明;泰国泰铢,是国王;朝鲜元纸币上,正面都是伟大的领袖金金日成的肖像。

如今,在日本市面上流行的2004版日元,没有一个的政治家。

那么,现在的日元上,都印了哪些人的头像?

答案,是印了“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与作家”等的头像。

100美元头像是著名科学家、金融家、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不是总统,但因为他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要贡献,作为100美元头像实至名归(总所周知的一个,他是美国的创建人之一,参与了起草《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1万日元,印的人物肖像是“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的作者,被看作日本近代的启蒙者。!

5千日元是“樋口一叶”(此前1984版是是《武士道》作者、农政学家、外交家的新渡户稻造)!

1千日元是“野口英世”(此前的1984版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

日媒指出,这3人均自2000年起用于现在的纸币,且都不是政治家,而是文化人。同时偶然的是,均出身于贫困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留下了功绩,是日本有代表性的人物。日本人在上小学时,需要阅读伟人传记,而这3个人都是必须读的人物,是日本人的骄傲。(揭秘日本纸币上的人物:均为该国励志典范 2015年10月8日 中国新闻网)

其实在1871年,日元诞生时,日本人在钞票上也印有政治人物的肖像。如1881年发行的日元上印着神功皇后的肖像,后来的1千元钞票上是伊藤博文……

钞以载道”,钞票作为每个人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的媒介,一向是国家宣扬某种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工具,选用什么肖像人物,也就反映了一个社会,是崇拜政治家、崇拜科学、文艺还是其他方面。

二战后,日本社会的价值观、文化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政府也决定改革日元,全部采用学者肖像,鼓舞国民学习的风气,钞票上从此不见将军天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在教育、科学、文化界为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到了2004年,日元再次改革,日本财务省有关负责人再次重申了科教文艺的重要性,“过去我们从来都是以政治家为中心的,在货币上更是如此,但如果从更广泛的领域去考虑,科学、文学、男女平等对我们同样重要。”

从日本的钱币上,我们也许就能发现日本为什么会强大,成为世界上科学文化大国。一位日本人曾说,把这些人物印在纸币上,就意味着日本人可以天天和这些先贤人物在一起,长此以往,这些国家英雄就会深入人心,成为日本人民思维的一部分。

日元上的人物,就在无形中告诉日本民众,特别是日本的青少年,应以福泽渝吉、樋口一叶、野口英世这样的学者为骄傲,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值得全日本人民的崇敬和怀念的人。

有意思的是,福泽谕吉还在这本书里提到了中国,认为中国只有打倒满清政府才有希望。那么,一旦推翻满清政府,中国是否能够像明治维新那么成功呢?福泽谕吉的回答是,“谁也不能保证。不过,为了国家的独立自主,无论如何一定要打倒满清政府。”(部分内容 来源于 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他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形成了富有启蒙意义的教育思想,对传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

福泽谕吉是一个典型的穷兵黩武主义者,“脱亚入欧”,也是日本近代第一位军国主义理论家。

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结果日本成了世界强国,清朝则失败了。

剖视谕吉的一生,他真不愧为一位典型的学者,终生不失教育家的本色。

福泽谕吉,1万日元,日本现在最大的钱币,印的人物肖像是“福泽谕吉”,可是,他是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穷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被誉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被誉为“日本的国宝,日本国家的启蒙师。

日本人认为,福泽谕吉是日本强大的最重要的人物,所以,放在了最大的钱币1万日元大钞上。

一、福泽谕吉: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

1835年1月10日,在日本九州中津藩贫寒士族福泽百助的家里,一个男婴呱呱落地。出生的男婴正是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出身卑微,没有什么特别的家庭背景,福泽谕吉是家中最小的儿子。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不过,福泽谕吉的母亲阿顺是出身于本藩一个士族家庭的有教养的妇女。但不幸终于降临这个和乐的家庭。

1.福泽谕吉:不幸的幼年

不幸的是,福泽不满2岁时,年仅四十五岁父就抑郁而死。因家境贫寒,福泽入学很晚,13岁才入村塾。一边学习汉文,一边做些手工杂活以维持生计,饱尝了下级武士生活的艰辛与苦楚。这一切,在福泽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反封建的种子。

三十三岁的母亲,不得不带五个孩子,回到了背离十数年之久的故乡中津。此地方语言风俗和大坂有些不同。孩子们无形中和故乡的小朋友们起了一层隔阂,只好自家成为一个小天地,生活在其中。他们虽然过着寂寞穷苦的生活,家风倒是纯直而和平的。

福泽谕吉小时候,身处武士阶级的父亲曾多次说,长大后要送他到佛寺当和尚。在讲究“士农工商”的日本社会,武士是最高阶级,为什么父亲要儿子出家呢?直到成年之后,福泽谕吉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最完善的时期,也是制度板结的时期,“就如同一切的东西皆整然有序地放在箱子里一样,经过几百年都没有动”。福泽谕吉晚年在回忆录中说,“生在大臣之家即为大臣,生在兵卒之家即为兵卒;子子孙孙,大臣永远是大臣,兵卒永远是兵卒,中间的阶级亦然,不管经过多少年,丝毫没有改变。”

福泽谕吉的父亲是一个低级武士,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只能屈身做一个下级俗吏,一事无成,他认为儿子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功成名就,而当和尚则不同,一个平凡的鱼贩子的儿子,也可以当上最高阶的僧官。

福泽谕吉,出身于日本九州的一个下级武士家庭,他的父母一共生了两男三女,谕吉是最后一个儿子,幼小时候的谕吉,饱受身份差别的屈辱,备尝家计贫困的痛苦。

由此可见,福泽谕吉,是一个100%输在起跑线上的穷孩子。

据【百度百科】介绍“谕吉年少时居家,常制作手工艺品,换得糊口之资,贴补家用,无暇读书识字。一直到了十四五岁,才开始学习汉书,就是中文书籍。(部分内容来源于 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从此以后,才华渐露,进步神速。

福泽谕吉不幸的幼年,并没有让他畏手畏脚,反而让他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养成了不屈的性格。

下面,我们看“福泽谕吉,不屈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2.福泽谕吉:不屈的性格

福泽谕吉,不屈的性格,来源于“对封建门阀制度痛心疾首”。

幼小时候的,福泽谕吉饱受身份差别的屈辱,备尝家计贫困的痛苦。但这些丝毫无损于他天生豁达的个性。

举例说:福泽谕吉要上街购买酒、油、酱油时,不像其他小士族的子弟用手巾遮掩头脸,在夜间出去购买。

他不但不蒙面,腰间还带着两把刀,提着酒壶,白昼也昂然上街去买,而不以为耻。

他认为一个人光明正大用自己的钱买东西,没有什么不该,也没有甚么羞辱可说。

从这个小地方,我们可以窥见他日后倔强的精神。

再说,福泽谕吉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走进屋里,无意中踩住了他的大哥平铺在室内的废纸,引起大哥勃然大怒,挨受一顿教训。原来废纸上写有藩主“奥平大膳太夫”的名字;残踏主君的名字,有悖家臣之道。(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福泽谕吉为了息事宁人,连忙谢罪,心里却颇不释然。他暗忖着:臣民不小心踩踏了藩主的姓名是罪恶,必有果报;那么践踏写有神名的神符,又当如何?为了试验有什么报应发生,他居然暗自踩踏神符,也拿到洗手间去。

3.福泽谕吉:反叛的精神

福泽谕吉的“反叛的精神福”表现在,他曾经“暗中掉换神社供祭的神体,窃笑善男信女膜拜的无知,揭穿天谴冥罚的骗局。他对于迷信的厌恶,以及不关心神佛的态度,似乎受了母亲的影响。他后来由对门阀制度的反感发展成为批判诸事的态度,绝不是偶然的。当他追念他的先父有生之年怀才不遇,惨作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默默无闻终其一生,饮恨于九泉之下时,往往不禁黯然泪下。”

同时,福泽谕吉认为“门阀制度是父亲的仇敌”。

下面,我们接着看,福泽谕吉,这个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求学教育。

二、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是如何求学?

福泽谕吉少年的时候,就十分聪明,常常制作手工品,来换钱,以补贴家用,因此无暇读书识字。直到十四五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汉书,从此他的才华渐渐展露出来,进步也非常快。后来,福泽谕吉到长崎发展,半工半读,学习兰学也颇有心得,获得了山本的器重,这是谕吉毕生事业活动的开端。(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1.福泽谕吉:半工半读的求学

1854年,他在哥哥三之助的支持下,去长崎学习兰学一年,后又在大阪专心致志地阅读荷兰文的物理学和医学书籍,培植了无神论思想和憎恶儒学的感情。

日本在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时代,只有长崎一地可和荷兰通商。当时学习医学或学术,都需要研读兰学原著。兰学可说是日本人接触西学、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发端。

兰学,是18-19世纪日本为了掌握西方科学技术,曾经努力学习荷兰语文,当时他们把西方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即日本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传入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叫做兰学。兰学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近代科学,它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反封建思想的产生都起过重大作用。

福泽谕吉在长崎修业期间,寄居于术家山本物次郎的家里做食客,半工半读,勤勉苦干,学习兰学也颇有心得,深获山本的器重;山本甚至想收他作为养子。这是谕吉毕生事业活动的开端。

但这样一来,反而引起在那里共同修业的同藩“家老”(家老是家臣之长,是日本封建时代的一个较高门阀阶级)之子奥平壹岐的嫉妒,逼得福泽谕吉不得不离开长崎。但谕吉并不因此而意气用事,经过三思之后,决心到江户去闯天下。

福泽谕吉在旅途中,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抵达大坂。那时,谕吉的大哥三之助承袭他先父的职司,在大坂中津藩的“藏屋敷”工作。谕吉虽向他的大哥表白游学江户的心愿,但终于听从三之助的劝导,决定留在大坂,拜绪方洪庵为师,研习兰学。

当时,绪方洪庵,是一位兰学大家,也被尊为荷兰医学的专家,悬壶于大坂。他开设的家塾叫做适适斋塾(简称适塾),是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兰学塾。塾里经常有学生一百人左右,前后就读于该塾的已超出千人以上。门生人才辈出,多有建树。

福泽谕吉,于一八五五年三月,进入适塾就读。这是他按部就班,正式从师学习兰学的头一遭。在这以前,从没有固定的业师,多半单靠自己的努力,偶然获得别人的指点而已。从此以后,一直到安政五年受聘到江户担任教职之前,焚膏继晷,潜心钻研,自不在话下。不久,他被擢升为塾长。

在绪方塾,学问上的切磋,使得谕吉大放异采,崭露头角。同时,在待人接物方面,他也得到磨练的大好机会。安政三年初春,谕吉因为看护一个学友,自己也不幸感染了伤寒。多亏洪庵先生亲自按脉诊病,另一位医师处方,悉心照拂,使得很快康复如初。据说医师诊治自己子女的重病,往往拿不定主意。洪庵先生当时邀请另一位医师会诊,就是这种父母心肠的表露。洪庵先生对学生像父母对子女般的爱护和照顾,使谕吉深为感动,所以他日后开办私塾时,也深爱他的门生,常以金钱物品接济家境贫困的学生。遇到学生久病初愈回到学塾,其欢慰逾常的神态,有如迎接生还的己子一般。(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福泽谕吉他们在绪方义熟的学习方法也很有趣。老师绪方先生不教,学生自个研读,这种方法他们叫作“会读”。“会读”一般每七日一次。之前,学生每人要独自预习一段原著,也即翻字典翻译。

“会读”那日七八个学生选出一个主持,抽签决定所要研读章节的顺序,然后依次研读。研读,估计也即是翻译加解说。若有人此段不会即由下一位接续。

这种方法实,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自学,其好处就是培养学生自律自觉。

2.福泽谕吉:侍奉恩师的孝心

福泽谕吉侍奉恩师和师母,始终如一;洪庵夫妇作古之后也是如此。

福泽谕吉在一八八六年到大坂扫墓,一抵达大坂,便匆忙上绪方府的墓园,卷起裤脚,用草绳当作刷帚,婉谢随行人员的帮忙,亲手把墓碑洗刷干净才叩拜。

从这一则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洪庵先生为人师表的伟大,同时也可以看出福泽先生做人的态度。

他祭扫父母的坟墓也一样,从清扫至上香,完全亲自料理,不假人手;在家里,开启佛龛的门扉和奉献供物种种,都自己做。(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3..福泽谕吉:尊重木村前舰长感恩心

安政六年冬,谕吉经过朋友的推介,获得舰长木村摄津守的准许,做为一个随员,终於能够成行。

回国之后,谕吉接受木村摄津守的推荐,受雇於幕府「外国方」(即外交部),充任译员,翻译与外国往来的公文。当时,外国机关送达日本政府的公文,有添附荷兰文的惯例,因此常有机会对照学习英兰两国文字,颇利於英文的研究。不久,谕吉废除了家塾的兰学,改授英文。学生人数与日俱增,但充为一所英文学塾,仍然微不足道。

在这里,为了便於了解谕吉的为人起见,谕吉对木村所持的态度,值得一述。这一次赴美,木村在名义上把谕吉当作一名随员,要他随从到美国;但除了公务之外,都以朋友对待谕吉。谕吉却为了报答他的恩情,终生以从者的礼貌侍候他。例如,木村曾经请谕吉为他的著作写序文。但谕吉在序文中,甚至谦称自己为“木村前舰长的仆从福泽谕吉”。

此外,呈函给木村,始终顾到文体是否得体。每逢年节,必定端正衣冠,亲往致贺。由此可见,他崇敬尊长、重视礼节的态度,不失为世人的表率。(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4.福泽谕吉:热爱祖国的衷心

福泽谕吉高兴地看到,维新政府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措施。他发起一大宏愿,“要靠三寸不烂之舌和一介文人之笔来推动社会启蒙。”

他说:“只要有爱国心,则无论官民都应该首先谋求自身的独立,行有余力,再帮助他人独立。父兄教导子弟独立,老师勉励学生独立,士农工商全都独立起来,进而保卫国家的独立。”

福泽谕吉生为日本的一个国民,无限地热爱他的祖国。他遭遇到历史上罕见的激变时期,本乎一己的忠贞与爱国的热忱,挺身而出,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企望完成书生报国舍我其谁的宿志。

可是,他乐意做国民的一分子,和大众同生活,在大众中活动,对世上庸俗的荣华富贵却不屑于一顾。维新政府为要借重他超伦的才识,曾再三请他出任政府的职位,但他澹泊名利,置若无闻,从不改变以一个平民终其一生的初衷。此外,为要表扬他毕生的丰功伟业,常有颁赠给他学位、勋章或爵位的倡议,但他总设法婉辞,始终没有接受过。明治三十三年,日本朝廷特旨嘉奖,并赏金币五万元。谕吉把这笔款项,悉数转赠给庆应义塾充作基金。他是何等彻底坚守独立自由的精神,于此可见一斑。(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三、福泽谕吉:是如何教育学生?

福泽谕吉为日本选择的振兴之路,就是要摆脱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逐渐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民族国家,为日本之后的侵略和扩张也起了诱导作用。福泽谕吉为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才会被誉为国宝。

他最重要的著作《劝学篇》,全部是在宣扬平等与自由的理想。据说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人都读过。除了写书,他还兴办学校普及教育。

1858年10月,福泽谕吉奉命赴江户,在筑地铁炮洲开设学塾,讲授兰学。

这就是“庆应义塾”的起源。1860年,1862年,1867年,福泽曾三次游历欧美。回国后,他多次著书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教育情况,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鼓吹“教育救国”,认为“要谋求东洋革新,必须首先输入西洋文化教育”。

从1863年起,福泽愈益把自己的精力倾注到办学塾上。

1868年,他在新线座新建了一座学塾,起名“庆应义塾”,“庆应”是当时年号,“义塾”含有英国Public School公学的意思,意在为国家的公共利益而设立。

后又将学塾搬到东京的三田。经过近30年的苦心经营,到1890年时,庆应义塾已设有大学部,开设了文学、财经、法律三科。它是日本近代第一所私立的综合大学。同时还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建立了小学6年、中学5年、大学5年共16年的一贯教育体制,培养了大批学生。

为此,他集中精力兴办私塾和著书立说,企图开辟一条拯救日本的新途径。

福泽谕吉,对于塾生品行的陶冶,也很用心。战乱平定后,塾生人数急剧增加,但多数是身历战役,刚丢弃枪械退伍下来的青年;他们性情暴躁,面目狰狞,行为狂妄,时有拔刀相向的事情发生。

为了要整顿学塾的风纪,变化他们的气质,谕吉制定了简单的塾则,一面要求他们严守,一面自己也以身作则,躬行实践,期以导纳他们的生活于正轨。经过一番苦心,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学塾才归于井然有序,蔚为学术气息浓郁的学园。

明治四年,义塾迁到景色秀丽的三田,今东京都港区三田,学塾地基比新钱座设塾时代,已扩充到三十倍之多;学校的诸般事业也一日千里,欣欣向荣。今天享誉于国际的庆应义塾大学,就是谕吉当年草创的家塾,经过积年累月惨淡经营所换来的辉煌成果。(部分内容来源于福泽谕吉 百度百科)

四、福泽谕吉:主要教育思想有哪些?

福泽谕吉,一生致力教育,将普世价值“天不造人上人,天不造人下人”的平等思想宣传给日本人。

1.福泽谕吉:论教育的作用

福泽谕吉:论教育的作用

福泽谕吉对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及教育作用有明确认识。他根据进化论的原理,观察人的成长过程。他在《教育的力量》这篇论文中指出:“人的能力中,天赋遗传的因素是有限度的,绝不能超过其限度。”身体的高低、强弱在少年时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人的智慧就不容易判断识别,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得到发展。他说:“人,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的智慧取决于教育如何。”

他把教育比喻为花匠的工作。花匠对待庭院里的松树和园庭中的牡丹,如果置之不理,任其自然成长,则逐渐枝枯叶落,有时甚至会遭虫害而枯萎,反之,如果花匠经常剪枝培土,一年四季精心侍弄,则枝繁叶茂,花色鲜艳,把它同其他的野生植物比较,甚至使人难以想象为同种类的植物。以此类推,对于人之子弟也是这样。

如果任其自然发育,而不注意施以体育、智育,不论其天赋如何,都将会受周围的风气所感染,甚至会沾染上坏习惯,失掉身心的健康品格,难免成为粗野下等的平庸之辈。相反,如果不想让一个孩子的天赋白白丢掉,使其素质得到充分琢磨,放出光彩,就要靠教育。

福泽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对遗传和环境的因素也予以肯定。他认为,“人的德智虽说因教育而得以发展,但教育也只是助其发展,而不能造就生来没有的东西。

如先天失明、耳聋等就是这样。对于教育来说,必须适宜。福泽谕吉指出:“对于在学问上理解迟钝的孩子,必须施以针对性的教育,而不能贪求过多,要发现他的兴趣,加以教导。”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促进这些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不考虑遗传素质这一因素,教育必然走向盲区,事倍功半。在福泽谕吉看来,遗传素质是人接受教育的基础。(《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好的教育,能“能改变遗传、能改变基因”。

福泽谕吉说得好“人,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的智慧取决于教育如何。”

好的教育胜过遗传、胜过基因。

可是有人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这话是谁说的?

据说是一位叫做卡尔文·霍尔的心理学家说的,完完全全是骗人的。

在中国,一句古话说得好,“子孙虽愚,诗书宜读”,这是对教育之重要性的肯定。

生了孩子,让狼教育,变成狼孩儿,让猴教育,变成猴孩儿,就算一吨的遗传也毫无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曾经有一个经典之说:“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计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我可以保证: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们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以及他们祖先种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包括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是乞丐和强盗”。

现在,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好的教育,不仅“胜过遗传、胜过基因”,而且好的教育,还能够“改变遗传、改变基因”。

2.福泽谕吉:论体育的意义与方式

福泽谕吉:论体育的意义与方式

福泽谕吉注意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他认为:“人生下来之后,必须体育、智育、德育同时加以注意。”这一认识高于他以前的教育家。纵观日本教育史,他的前人要么重视德育(古代),忽视智育;要么突出智育(明治的前期),削弱德育,轻视体育。福泽谕吉却是“明辩从前施行教育法之精粗长短”,主张三者同时发展的第一人。他指出:“人生的教育不能偏重于知识一个方面,使身体不断运动,能促使筋骨的发达。”

特别是在学校里开设体育课,“经常锻炼,能使身体无病健壮,精神可以快乐充沛,这是自然规律。而身心健壮的人,能克服社会所有的困难。并能为独立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他提倡:先成兽身,后养人心。他不同意从幼小时候就强令孩子们读书,这是天下父母都不能忘记的本旨。显然,在这里福泽谕吉是将体育作为人类获得独立不羁生活的一种手段。他理解的体育“不仅是著作,立身的手段,而且应理解为人生的目的。”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重视体育,把它列为必修课程。(《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此乃“大道至简”也!

教育从“哪里”开始?

教育从“动”开始、从体育开始。

体育比读书学习更重要;体育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命在于“运动”,心灵的智慧在于“动”,“动”可以让身体健健康康、学习快快乐乐。

体育教育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此乃“大道至简”也!

3.论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在阐述他的道德教育观点时,福泽谕吉指出:“不论东方或西方,都有道德方面的教育。” 人心的善恶,在于每个人内心的努力,并不是他人可以任意左右的。在教化尚未普及的古代有善人,智力尚未发达的儿童,多半是诚实的,因此,不能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德教的最大目的在于“不妨碍这个善的发展。朋友间的劝过归善,并不是从外部灌输这个人天性中所无的东西,而是教给他怎样排除阻碍为善的方法。使他自己努力归到自己固有的善而已。所以,道德不是单纯地靠人为的教诲可以达成的,而是学者自身产生的”。 道德教育的方法就在于个人的努力。教师只能说明道理。怎样努力呢?可以“阅读古人的书籍,或学习今人的言行而仿其德行,即道德教化”。

因此,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教育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他强调地说:“想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只凭教师的讲授是不行的,父兄的训诫也很难奏效,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教育者躬身实践,给孩子做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一个人,只有品德好,其心理就健康,成绩就提高

教育的核心就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核心是人的世界观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的“三观”教育。

《礼记》讲“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

“教之道”在有些人眼里,甚至成了“霸为先”、“宠为先”。

“立学必先立德,成才须先成人。”

“德肓教育”就是教育孩子成长的“肥沃土壤”,只要我们在这一块“肥沃土壤”里面播种善良的种子,那么,孩子就会在这块“肥沃土壤”里面“生根开花结果”,一句话,就会有希望之花为我们“绽放”,善良之果等我们收获。

教育有这样一句名言: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劣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一个人,只有品德好,其心理就健康,成绩就提高。

4.福泽谕吉:论智育的涵义与目标

福泽谕吉:论智育的涵义与目标

福泽谕吉对道德和智慧的涵义作了解释。他认为,道德“就是内心的准则,也就是指一个人内心真诚,不愧于屋漏的意思”。智慧是智慧,“就是指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 在论述智慧与道德的区别及二者的关系上,他把道德分为私德与公德,把智慧分为私智(也叫做机灵的小智)和公智(也可以叫做聪明的大智)。他认为,“智慧和道德,恰像人的思想的两部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不能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如果不是两者兼备,就不能算作完人。” “有智慧而缺乏道德之心的人,等于禽兽,非人也;只修养道德而没有智慧的人,等于石菩萨,也不能称其为人。”

福泽谕吉从开发主义立场出发,认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不是以单纯灌输知识为目的,而应以开发人的天赋能力为目标,即挖掘、培养人的身心中蕴藏的各种能力。因此,他认为把教育改称为“发育”更为恰当,以防止学校教育流向单纯地传授知识。基于上述教育目的观,福泽谕吉指出,要发展人的各种能力就应该从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来进行。(《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德育与体育,会提高孩子的智育发展

德育、智育与体育,是相辅相承,是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智力的增长和发展,要求体力也得到相应发展,而人体素质的提高又会改善智力活动条件,从而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产生一定影响。

1917年毛泽东同志用科学的世界观,辩证的指出“三育并重”的关系,如,“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无体则无德智也”。

如今,毛主席的这一观点。在我们的办学方针中得到了长期的体现。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一些地方出现的忽视三育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这种做法具体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是,作业负担过大,国家法定的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被挤掉,其后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导致了不少学生怕学、厌学、弃学等现象的产生。甚至发生个别学生,因学习成绩差承受不了各方的压力而“离家出走、自杀他杀”的恶性事件。

同时,智育和德育,两者相比,德育更重要一些,一个学生就是智力虽然差一点,不要紧吗,如果他品德高尚,意志坚强,有刻苦的精神,正确的看待自己,就一定会迎头赶上的。

所以,今天的教育,我们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只有孩子的德育上去了,反过来会影响智育,孩子学习的成绩将会逐步提高,可是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却过到重视对学生的智育教育,一切以成绩论成败,这是我们教育失败的根源之一。

无数事实证明,三育的关系是相辅相存的,缺一不可。

一句话,德育与体育,会提高孩子的智育。

5.福泽谕吉:论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

福泽谕吉:论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

福泽谕吉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受教育。幼儿时期在家受父母的教诲,进入学校后接受教师的教导,走上社会后接受社会教育。他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作了专门的论述。

(1)福泽谕吉: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的习惯,熏陶孩子心灵的学校

福泽谕吉:家庭教育——培养习惯,熏陶心灵的学校

福泽谕吉非常重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幼儿时期习惯的形成。他认为习惯的力量强于教育的力量。他又进一步说,幼儿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便是家庭,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各种习惯的形成,而一家的家风则主要由父母的品德行为构成。因此,他认为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幼儿习惯的教师。这种家庭教育比就学后的学校教育更加有力和见效。

福泽谕吉主张在幼儿时期,父母不要给孩子规定特定的课程,而应让孩子在自然的气氛中,通过良好的家风影响和熏陶他们。他说,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能只靠家长枯燥的说教,更重要的是以家庭的和睦来感化、熏陶儿童的心灵,父母还应时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这就是福泽谕吉主张家庭和睦的意义所在。他还主张孩子出生后,父母要用饲养动物的办法养育孩子,就是说不问孩子的智力如何,首先应重视幼儿身体的发育、温饱、空气、阳光和运动等。当身体发育到类似兽身那样健壮时,再进行智力教育。也就是说,到七八岁时再以智力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不要提前进行智育。(《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总之,在家庭教育方面,福泽谕吉重点地强调了锻炼儿童的体质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田园泥土香教育:父母首先是学习者,然后才是教育者。

现在,无数人感叹天赋的差异,教育造成的差别却远远超出先天的禀赋。无数人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却常常忽视比知识技能更为根本、更为隐形、更能决定命运的,是一种关键力量——习惯。

我们每天早晨大约几点起床?洗脸是用温水还是冷水?

通过改变习惯,我们能够重塑人的第二天性,从而更换角度展现人的天性,并因此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塑造良好人格,创造幸福完整的人生。正因为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习惯养成也自然成为教育的重要课题。

中国是全世界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同时还是教育上最“失败”的国家,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败”,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教育的“失控”,为此,中国教育,制造了5000多万“差生”学生,产生了4000多万“网瘾”少年,流出数百万“边缘”青少年。

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中国可能是有始以来问题最多的,也可能是全世界问题最多的国家。

现在的孩子,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对事、对物,有自己的主张与见解,这就要求我们父母要摆正教育孩子的心态,要“弯下腰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作一番换位思考,甚至主动改变自己——“向孩子学习,跟孩子共成长。”

如果教育者,成为警察,那么,学习者,就只能学习成为罪犯。

只有教育者(父母),成为学习者,学习者(孩子),才能成为学习者。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父母更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如果父母不注意学习,是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

孩子是天使,是上帝派来拯救大人的天使,父母要对自己的孩子应该要怀有“感激之心和敬畏之心”,这就是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所以,父母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

一句话,父母首先是学习者,然后才是教育者。

(2)福泽谕吉:学校教育——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

福泽谕吉:学校教育——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

福泽谕吉对普及教育非常重视。他所说的普及教育主要是指普及学校教育。他站在“四民平等”的立场上,积极主张教育机会均等。他说,“凡是日本国内的学子,无士农工商之差别,均应入学校学习。”在他看来,无论是发展人的天赋能力,还是使日本达到文明开化的地步,普及学校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他在明治初期就积极提倡实施强迫义务教育,赞成日本政府用政府的权威推行“强迫教育法”。

福泽谕吉十分重视私立学校的教育。在他的学校教育论中,私立学校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私立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私立学校的经费虽然不是由国家支付,而是由私人捐赠或赞助,但是它却可以为国家培养中坚人才,为国家的富强作出贡献。他反对大力发展官立学校,主张发展私立中学和私立高等学校。其论据之一是官立学校的经费花销大,私立学校的开支比较节省。(《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为什么说“学校教育——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场所”?

众所周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只有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为此,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小学老师比总统还伟大。”这说明教师的责任重大而神圣、使命艰辛而伟大。

为此,教育家陶行知也说:“全民族和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而“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的手时操着幼年人的命运,同时也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是尽了教师的天职。”这说明教师的责任重大而神圣、使命艰辛而伟大;振兴中华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使命在于教师。

关于教师的重要性,国外的教育家的论述更是一针见血,如:意大利近代教育先驱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找到通向文化修养和通向完善的道路呢?还是一切东西都将归于毁灭呢?责任在老师身上,一切决定于老师。”

美国行为主义鼻祖华生.约翰.布鲁德斯曾说“给我一个正常儿童,我可以把他培养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乞丐和小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讲道:“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在我。”

教育可以启发灵感,也可以制造痛苦,这全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的态度和理解。

也就是说,一个人当“他与她”选择了教育的时候,就是选择了责任!一份教育就是一个责任,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是我们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把真正的“坏孩子”教育成为“好孩子”,就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教育的良心!!

记得清朝大臣年羹尧,给他孩子的老师曾书写一幅对联,大意可能是“不尊师重教,如天诛地灭;若误人子弟,则男盗女娼”,据说他孩子的家庭教师,非常的厉害。年羹尧的这些话警告世人,做家长的要尊重老师,而老师要对孩子的终身负责!

(3)福泽谕吉:社会教育——增长知识,养成道德的大课堂

福泽谕吉:社会教育——增长知识,养成道德的大课堂

人经过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后,便开始步入社会这个大课堂。福泽谕吉认为社会是增长知识、培养道德的大学校,较学校教育更为重要。他说,无论什么样的学制,无论采用哪种教学原则都会使学生片面发展。因此,他很重视社会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他说,社会教育的内容千差万别,无限繁杂,它包括家政学、社会关系学、育儿学、商学、工业学和政治学等等。社会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教师和教科书,主要靠自己的观察和探索来掌握各种知识。(《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为什么“社会教育——增长知识,养成道德的大课堂”?

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个故事——

在德国,一们老人在湖边散步,看见一个小孩在钓鱼,发现他拿着两根鱼竿。在德国钓鱼,一个人只许用一根鱼竿,老人问:“你为什么用两根鱼竿?”

小孩答:“同伴去了厕所,我帮他看一下。”

老人赞许地点点头,又问:“你有钓鱼执照吗?”

在德国钓鱼需要执照。

于是,小孩拿出了执照,老人问:“你带了卷尺没有?”

在德国,七寸以下的鱼要放因河里。

小孩拿出了卷尺,老人满意地拍拍小孩的头。

这时有一个路人看见,就问老人:“他是你的孙子吗。”

老人回答不是。

路人又问是不是你朋友的孩子.

老人又答不是。

路人奇怪了,问,那你为什么教育他呢

老人说:"每一个德国的小孩都是我的孩子,我都有教育他们的责任。

老人说得好,只要是孩子“我都有教育他们的责任”!

这是一种社会教育的责任感!更是一个民族教育的责任感!!

德国老人不厌其烦的做法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可是再看看现在我们的社会教育?

可是这些年来,在社会上,我们流传着“5+2=0”的说法。

什么是“5+2=0”呢?

有人说,就是“孩子每周5天在学校接受规范教育的成果,有可能仅在双休日2天就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低俗内容的浊浪冲刷得=0”;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5天的学校教育却抵不上星期2天的社会影响”。听起来毛骨悚然、令人担忧,看来问题怪严重的,能忽视吗?

君不见,据媒体报道小学生上网吧,网吧老板提供身份证,上网不用登记,这不,在中国出现了“小学生、赴网吧、打游戏、看A片,是为释放压力”这样的社会教育;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像“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并未减少”,就连我们的公安局的“大队长表示也很无奈”这样的社会管理。

2012 年10月31日媒体报道,现在“8成少年犯迷恋暴力网游,因无钱玩游戏抢劫杀人”(2012年10月31日的《重庆晨报》)

这样的报道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现在“网吧、不良网络游戏、非法岀版社、非法商人、不作为管理”在给我们的教育争夺孩子养务权,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岂能能忽视?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此刻,如果有人问,现在—— 什么教育最重要?

是家庭教育最重要?

是学校教育最重要?

还是社会教育的最重要?

记得德国著名教育专家福禄贝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说明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记得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曾经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这说明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是,这句话,从某方面是完全正确的;可是这这句话,从另一方面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说法。

为什么?话有几说几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解释法,也正如,教育上有句“教育,要与时俱进!”的提法!

在互联网时期,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所接触的“不良书籍”、所玩的“不良游戏”、所看的“A片”等这些“偶然出现的不良因素”,将如“魔鬼”般摧毁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我们中国的社会管理教育路在哪里?

我们中国的社会环境教育路在哪里?

我们自己盲目在“钱途”的追求中摒弃对孩子的责任教育,更摒弃对孩子的生命教育了。

试问,就算我们能力强,挣下了金山银山有如何,如此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去为我们的下一代的未来去支起一片蔚蓝的、妩媚的、明亮的天空?如果有一天西方用高科技向我们示威,我们应该怎么办?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一种理想。更是实现习总书记的“中国梦”。

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家庭教育的中父母不懈追求,同时,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6.福泽谕吉:论女子教育

福泽谕吉:论女子教育

明治时期,日本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严重,妇女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对此,福泽谕吉十分愤怒。他在《女大学评论》和《新女性大学》等论著中,批判了社会上流行的男尊女卑现象和上层社会纳妾的坏习俗,着重强调了女子教育问题。

他认为,在教育上男女不应该有差别,更不能受到身份的限制。即“不能以贫富贵贱作为女子教育的通则,特别是学问的教育,男女没有什么不同”。 女子不应该和男子一样去养成“有健壮体力和丰富的气力的女性。” 不过在教育内容上、方法上,福泽谕吉并不主张与男子一概而论,要体现出“男强女弱”的特点,即“方法可不同,内容允许有异。” 在实施女子教育时,以习字为主,先学习假名,再读一些浅显易读的书,最后扩展到学习多种学科,如修身、作文、历史、地理。教科书主要有:《女大学》、《女修身读本》、《女庭训读本》、《女孝经》等,并附加一些算术知识。同时,开设裁缝课和一些“与养育女子教育最有密切关系”的妇产科、医科等。(《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作者:福泽谕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田园泥土香教育:女子有了孩子就是母亲。

母亲教育孩子是一种特殊教育,在于唤醒母亲教育孩子的强烈意识,使母亲真正认识自我价值重要性,学会如何履行母亲天职,提高教育自己与他人孩子的能力,成为称职的、合格的真正母亲。

但直到今天,虽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母亲教育为何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我们先从有人问说起——

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谁更重要?

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有的说,都很重要;有的说父亲重要;有的说母亲重要。

那么,到底是哪个重要?

我说,母亲教育比父亲教育最重要!

一个孩子的成长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家庭,而在一个家庭中,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一个母亲。

众所周知,教育就是“心田”的“播种”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必须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谁是孩子“心田”的第一个“播种”者?

孩子“心田”的第一个“播种”者,是父亲?还是母亲?

孩子“心田”的第一个“播种”者,应该是孩子的母亲?!

这是,千真万确的!毋庸置疑的!!

不是吗?

当母亲听到婴儿哇哇落地哭喊,婴儿心灵上这块神奇的“心田”,就等着第一个播种者母亲,在这块“心田”的播种,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什么花?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这也是千真万确的、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就要求母亲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有分寸,不要一天到晚埋三怨四,不要把那些不好的信息,过早的传递给孩子,这样的话给孩子播下“各种各样的仇恨种子”!

播下读书的“种子”,就会开学习的“花朵”,就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一句话新闻,那就是教育者只有在孩子“心田”里播撒美的种子,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香甜的硕果!

想一想:母亲与孩子长期共处于家庭,其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学样。要不然,为什么说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

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主任兼校长级别的别CEO。

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缘何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上)

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缘何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下)

五、福泽谕吉: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缘何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

你可能感兴趣的:(福泽谕吉:一个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穷孩子,为啥1万日元纸币是他的肖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