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斗组网最后一颗星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国人无不欢欣鼓舞,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不用再担心被人卡脖子。
更令国人振奋的是,整个北斗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
这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里却有个令人唏嘘的现象。
北斗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事实上,北斗卫星系统研发主力,主要都来自国防科技大学,中国最强两所高校,清华、北大看不到影子。
其实,不仅在北斗领域,有媒体统计过,中国10项现代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基本与清华北大无关。
1.“复兴号”总设计师梁建英,同济大学;
2.“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上海交大;
3.华为5G首席科学家童文,东南大学;
4.北斗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国防科技大学;
5.“墨子号”卫星总工程师潘建伟院士,中国科技大学;
6.天宫一号、二号总设计师杨宏和朱枞鹏,分别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哈工大;
7.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总设计师孙家栋、吴伟仁与孙泽洲,分别来自哈工大、中科大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8.“歼20”总设计师杨伟,西工大;
9. 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师吴光辉,南京航空大学;
10.“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国防科技大学。
在最需要体现大国工匠精神的领域,清华北大无一入围。
清华北大没人吗?恰恰相反。国内排名第一、第二的两所大学,是所有学子向往的殿堂,全国各地多数高考状元云集于此,人才济济。
然而,他们都去哪了?据媒体统计,清华70%的硕士,90%的博士选择出国,并加入外籍,其中大部分去了美国,为“美国梦”添砖加瓦,北大也相去不远。
就目前的高考制度而言,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一大批精英选择离开这片土地,而不是为这片土地奋斗。
他们有错吗?貌似没错,因为他们是奔着更好的前程去的。
“十年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没理由不去争取更好的科研环境,更好的物质待遇。留学、定居海外,几乎成为这个群体的共识,什么“北斗团队默默无闻苦干36年”“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杨振宁、华罗庚、茅以升、姚期智等爱国科学一样归国建设国家”,那不是他们考虑的(国家有意安排的另当别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在学生时期根本没人教育过他们要这样!
《中国青年报》曾登出著名哲学家任继愈老先生的一篇专访(任继愈: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于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曾被毛主席接见,被誉为近代中国哲学思想和宗教研究泰斗级人物),他说:“我是眼看着北大堕落的!”
说实话,任老完全没有中国哲学家那种中庸习气,也没有文人的酸味,直接开骂:“你看看过去的北大,胡适的儿子蒋梦麟的儿子,想上北大,怎么办?去看榜。榜上没有,灰溜溜地回去吧。你再看看现在,那XXX,XXX的儿子(此处打上马赛克,怕被屏蔽,当年任老可是指名道姓)不是想上北大就上北大吗?大学的规矩都没了,能不堕落吗?”
“后来,令XX的儿子令XX说高考考试成绩很差,不也上了北大吗?曾经的重庆公安局长王XX不是还兼任了北大的教授吗?北大的脸面呢?(去码工作自己完成,任老没打马赛克)
当前任北大校长在大庭广众之下念白字的时候,念错了还不知趣点赶紧辞职起码留下点尊严,还死乞白赖为自己的无知辩护的时候,北大的脸面呢?
它还是那个北大吗?连小学生都会的字一个堂堂北大校长不会,怎么当上的校长?”
说实话,这些话如果换个人讲,会被北大告到自裁,即便不告,那些文人墨客也会把他碎尸万段,喷成渣。但因为任老的身份在那摆着,这些人都选择了抓耳挠腮,故作不闻。其实他们都清楚,任老说的是事实。
这两年北大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不断下滑,都快掉出一百名之外了,难道没有原因?
清华又能好到哪去?
前两年去北京出差,路过清华,想着既然到了无数学霸惦记的殿堂,所有家长心中的圣地,何不进去朝拜一下。刚到门口,被保安拦住,神色警惕,面露忿色。我说想进去参观一下,保安两个字回应“预约”。我再问要怎么预约,保安不耐烦地回应,提前一周,网上预约。
我当场一个K字。
旁边的清华生刷卡进入(我猜是里面的学生),甩过一个鄙夷的眼神,我回瞪之。
在我准备离开时,一青年尾随而来,问我要号不?黄牛一个。
再当场一个K。
我引用一下任老一句话:“那一刻,真想骂人,北大什么时候变成衙门了?你把门都他M关闭了,还是北大吗?”
清华一个球样!(不敢单独骂,怕被喷)
当追名逐利成了校风,高高在上成为常态,学生只考虑个人前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最需要正确的指引,此阶段,他身边的老师、朋友是决定性的,影响力比父母更甚。
回过头再来看一开始提到的10个项目负责人,如果你有兴趣去了解一下他们背后的主要团队,你会发现,他们师从的大学,大部分有军工背景。
这些学校不仅重视专业教育,更注重爱国主义教育。
只说清华、北大堕落,有些冤枉他们了,实际上堕落的又何止这两家,国内大学大都在追逐名利的路上。
社会责任是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是什么?那些专家教授自己都没整清楚,甚至不认可。
前几天被处分的湖北大学教授梁艳萍,是个例吗?该校文学院院长都力挺。这会误导多少人?
只考虑个人前程有没有问题?没有!但这种思想一旦成为主流,就会批量生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就在6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紧急声明,主要是对疑似该校学生在国外社交平台发表不当言论进行说明。
其实,按我们的行文习惯,这人八九不离十就是该校学生。
她在推特上公开侮辱中国人,整一个日精嘴脸。
学校一说要严查,该学生马上在网上回应,表示已经将相关内容删除,还说诚恳接受网友的批评和质疑。
但是她真的会接受吗?
如果不是间隔不远,网友们肯定会选择原谅,但实在是这种话听多了,而且太近了,所以也学会了不抱希望。
许可馨这个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
就在今年2月份,作为中国药科大学公派留学生的许可馨大放厥词:“走到今天,一靠爸妈的钱和人脉,二靠苏州的平台和资源,有幸生在一个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都富裕的城市,至于个人努力跟这些比起来,则丝毫不值得一提。”
当疫情吹哨人、烈士李文亮医生因感染新冠紧急抢救时,许可馨又在网上来了句没人性的话——“抢救你XX。”
还戏谑国内牺牲奉献者。
“反正中国人就是喜欢把过苦日子当美德呗,怎么那么贱骨头啊。”
表示,
“作为留学生我一点不想回国,不是什么大局为重,老娘从来不把集体利益放在眼里,单纯就是觉得回国像犯人一样。”
这样的骚操作引来网友怒骂,官方也介入。眼看事态越来越严重,许可馨连忙在网上写信道歉。
声称:“我爱我的祖国,我也爱我的同胞。”
一份看起来诚意满满的认错书。
然而,她真认为自己错了吗?
这便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说法来自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现在看来,钱老低估了,不是“一些”,我们的大学正在批量生产这样的学生。
为了个人前途,明明是日精的厦门大学学生田佳良可以照抄党章,写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为了拿到绿卡,昆明的留美学生杨舒平说:“美国的空气最香甜,而中国的城市不戴口罩就可能会生病”。
在他们眼里,表态、道歉是很容易的,只要需要,张口就来。
跪舔也是很容易的,如果需要,他们甚至可以扒了身上那层黄色的皮肤。
而教会他们这一切的,正是国内大学如今的氛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今天弱到什么程度,我可以举个例子。
知乎是个普遍被认为大学生聚集的地方,我在上面发了几篇文章,不少阅读量、点赞数都很高,其中《解放军为什么痴迷于直线加方块》一文阅读量达到40W+,过万赞,评论多达五六百条。我在文中举了抗美援朝“冰雕连”的例子,说明我军纪律严明,可有些人却在后面留言:“没有应变能力”“变相自杀”,还有不少人点赞。
对于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评价却极度功利,这便是目前一些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当年条件艰苦时,尚且知道自强不息,为国为民,如今条件好了,反而培养出一大堆自私自利,数典忘祖之辈,不该值得反思吗?(某些人常把反思挂嘴上,这才是最应该反思的)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迅速侵占了北京、天津等地。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被迫南迁,并在湖南长沙合并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后随着日军铁蹄的步步逼近,长沙也变的岌岌可危。在此形势之下,长沙临时大学也被迫撤往云南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这所大学从1937年至1946年,共有约8000名学生通过了入学考试,最终毕业的学生为3343名。约有1100多名学生中途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和空军,多数血洒长空。
就是这样的氛围下,国恨家仇,民族救亡,成为学生的信念。
同学们无不以民族振兴为己任。
后面从这所大学走出来什么人?杨振宁、李政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王汉斌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还有171位两院院士及100 多位人文大师,撑起中国人文、科技半边天。
社会责任,爱国主义,绝不是一句空洞的高调,而是个人发展的上限。
胸怀有多宽,格局有多大,决定了路能走多远。
今天,大量学生出国留学并不是坏事,定居海外也不代表就不爱国,但如此频繁地出现把祖国当垫脚石的戏精,我们就应该反思,是不是我的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的学生有足够的胸怀吗?
这个社会不拒绝个人主义,但并不需要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以清华、北大为首的大学恐怕只有在搞清楚了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培养出肩挑行业重担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