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凡事都以“结果”为导向。老板,只会关注你的工作业绩,而不会关心完成的过程是如何艰辛,街坊邻居只看你得到的财富、地位,而不会想你是如何做到的。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理论说,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后,人会开始追逐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有欲望去实现一些目标,去畅想自己的未来,会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站在梦想的肩膀上,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一个个小怪兽一次又一次地拖我们后腿,意志力稍有不坚定,就被攻克屈服了~听,小怪兽说:“今天好累哦,休息一下吧,明天再说”,“等我刷完这期综艺就看书”,“给自己放个假吧,这个也不着急”……多么有诱惑力啊~
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放任自流后,等到某一天忽然想起自己的目标,才发现距离太遥远,追赶不上,更懒得追赶,又或者一次次降低目标!喏~2019年目标改成2020年目标,环游世界换成周游全国,赚100万改成还清负债……想当初设定目标时放出的豪言壮语,那有什么重要的,反正打脸也不止这一两回了不是。
实现目标为什么变得如此艰难?
1)大脑的天性是懒惰的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感到有点震惊,细来想想似乎真是如此。为什么这么说呢?人在进行思考或者行动时,需要消耗能量,当我们去克服种种困难,尝试完成新挑战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偷懒不想做、拖延晚点做都是想“节省能量”的一种方式,懒人的终极模式是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这是大脑为了减少消耗能量自动启动的正常防御机制。所以,当我们想偷懒时正是大脑的顺势而为。
2)你以为的目标只是“愿望”
愿望和目标难道是不一样的吗?当然。如果说愿望是指引方向的灯塔,那目标就是带我们一步步走向愿望的导航仪。现实中,我们常常都误以为自己有目标,可实际上那些都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就像我们会说我的“目标”是成为富人,我的“目标”是买一座大房子,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作家,再比如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不,这些都只是你的愿望,那什么是目标呢?
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达成与否。要么达成了,要么没达成,不会说我差不多实现了目标。好的目标应该遵循SMART原则。S(Specific)明确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可达成的,R(Relevant)与其他目标有相关性的,T(Time-bound)有明确的截止时间的。
比如把上面的愿望换成如下:在3年内赚到100万,5年后再某地买一处靠江的200平的房子,7年内出一本自己的书……是不是觉得更加明确可衡量了呢?对照自己的“目标”,你发现自己写的是目标还是愿望了吗?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实现目标,是因为没有目标,达成目标的前提,是区分自己的愿望与目标。
3)不合理的目标设定,就是瞎折腾
虽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我们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或低估自己的潜力,对自己所处的成长位置没有客观清晰的认识,往往徘徊在自大与自卑之间。不要高估一年内能做得事,更不要低估10年内能完成的事。
目标设定得太不切实际,本身对于实现目标的信心不足,在行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被打击,从而丧失动力;而如果目标定得过低,一是达成后带来的成就感有限,并不会激发正向反馈的动力,其次如果觉得轻而易举能完成,很有可能会拖延或者对目标进行大打折扣,论语有言:取乎上者得其中,取乎中者得其下,取乎下者,则无所得矣。
怎样的目标才能激发我们行动的动力?明确而有难度。而这个难度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并非不切实际。
4)只有目标,没有计划
那有了能激发动力的目标,就能帮助我们实现吗?不一定,就像我们每年年初立下的目标——今年我要看40本书,今年我要赚10万,今年我要去哪里旅游……目标够明确,也有难度,可照样被频频打脸。
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计划意识。
践行三个月来,其实自己目前的践行状态和学习成果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分享一些目前学习所得以及正在运用的方法。
如何帮助达成目标?
1)给大脑植入if……then……执行意图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就……”模型,如果何时何地或出现什么情形,那就采取什么行动。大脑其实很容易欺骗我们,如果我们不学会管理大脑,那么大脑就会被各种垃圾信息充斥。想象一下,当你安静的坐在窗边,准备拿起一本书时,叮咚~微信响了,当你接完电话重新拿起书本后,忽然想起最爱看的综艺节目今天更新了,看了一会儿书后又感觉有点饿了,想起之前买过的那家店的坚果味道不错,于是拿出手机淘宝又下了一单……
发现没有,你的注意力就这样被一次次转移,在你毫无意识下塞进了一堆不重要的信息。而当我们想要把注意力拉回来集中到看书时,这需要耗费我们的意志力,消耗能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短时间内我们耗费过多意志力时,我们就没有精力去做其他重要的事了。
给大脑植入执行意图,就像安插小程序,当出现规定的信号,就执行行动。比如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月减掉1kg体重的目标,设置的执行意图是if想吃零食,then喝一杯开水,if今天是星期天,then去跑步。为了让自己静下来写作,设置的执行意图是if打开电脑,then打开写作界面,打出一行字……
诸如此类的执行意图,还可以设置很多,去帮助我们达成目标。但建议刚开始不要设置过多,1-2个即可,等坚持一段时间,在发现执行意图已经逐渐养成习惯,不需要刻意耗费意志力去执行时,可以逐步添加新的执行意图。目标的达成,从培养一个小习惯开始。
2)如何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可谓是一个千古难题,小编本人就是拖延症懒癌晚期。周围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想促成达成目标,在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中布置与目标相关的信号,触发自己行动,这被称之为目标感染。举个例子,想提醒自己健身,在房间墙上贴上健身的海报,在厨房放健身杂志,在显眼处铺上瑜伽垫……
当然,光是这样是不够的,最本质的,我们要去思考拖延的原因,如果是觉得简单易行能达成的目标,那就去思考这个目标背后的意义,当初我制定这个目标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什么给自己设定了这个目标
而如果是因为觉得这件事太难,一下子无从下手导致的拖延,可以拆解成具体步骤,下一步做什么,然后行动起来。比如目标是做一顿减肥餐,目标可以拆解成:1、确定主食,2计算卡路里,3、确定食材采购清单,4、购买食材,5、查阅烹饪步骤……
如果是因为追求完美主义,而拖延目标的完成,那就告诉自己先完成,再完美。克服拖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迈出行动的第一步。
3)行动之前,WOOP一下
什么是WOOP模型呢?这是一个帮助我们达成小目标的思维模式。
W-wish我们内心强烈想实现的愿望,在接下来的24小时(或者一到两天,给自己设置时间限制)内想达成的一个小目标;O-outcome完成这个目标后,想象一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带着具有画面感的想象;O-obstacle 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预设困难;P-plan针对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解决方案
4)复盘总结,反馈调整
其实在我们工作中,也常常会做复盘和总结。复盘是梳理自己过去的行为,回顾在目标达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执行情况;总结是一个向自己学习的过程,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进展,并针对性做出调整,以便我们在下一周期的执行中改进,促成良性循环。
为什么要有目标?当条咸鱼不香吗?
回归本心,为什么要有目标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对我来说,因为家里没矿,因为不想错过生活的精彩,因为不想为生存而挣扎,因为不想做一个装睡的人……
当然目标的达成并没有那么简单,也不可能通过仅仅一篇文章就写尽所有情况和方法。想一千遍,道一万次,也不如实实在在去行动做一遍。今天,是我在目标达成训练营的第113天,在学习期结束后,间歇性鸡血,日常性犯懒,践行的状态也时好时坏,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知道,不意味着能做到;做到,不代表能持续坚持。愿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仰望星空,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