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相信占卜吗?

大概我没事喜欢拽两句文言文装x,引起了一些误会。时不时有人来问我能不能帮他算周易、看日子、解读卦文什么的。前阵子有朋友去三平寺求签,请我解签。我想能帮朋友解开心结也算功德一件,于是就借题发挥,说了些积极勉励的话,传播了好一番正能量。心想,这下你该安心了吧。不曾想,过了两天那货又发了一张签文过来求解。这下我就抑郁了。

没想到21世纪还有这么多人求卦问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古人相信占卜吗?

你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吗,老祖宗自己鼓捣出来的东西,他们肯定信!

那我只好弱弱地告诉你:那可不一定。


《论衡》上记载,周武王伐纣,出兵之前算了一卦,大凶,这下大家傻眼了。这时姜太公站出来,把算卦用的龟壳(古代流行用龟壳算卦)踩在脚下说,别管它,一只死乌龟而已,能知道什么吉凶( 枯骨死草,何知吉凶? )?于是周人就出兵灭了商纣。所以三千年前的姜太公是不相信算卦的。

在姜太公之后又过了两千多年,发生了个类似的事件。那是在唐初,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争夺帝位,被逼急了,想先发制人,但想到事情凶险,又犹豫不决,就想请人先算一卦,看看情况再说。他的幕僚张公谨看到这情形,一把将龟壳扫到地上,厉声说,占卜是用来解决疑惑的,现在箭在弦上,势在必行,还占卜个什么?如果占卜的结果不好,难道我们还能停手不干吗?李世民一听,不再犹豫,隔天就发动玄武门之变。武王伐纣那会儿好歹还算了一卦,到了玄武门之变这会儿,连卦都懒得算了,张公瑾对占卜还真是没半点敬畏之心啊。乌龟表示很受伤~


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也经历了一次未遂的占卜。这事儿写在楚辞《卜居》里,情形比较尴尬。那时屈原被放逐,正在倒霉的时候,他去找太卜郑詹尹,我很迷茫,请帮我算一卦。 郑詹尹拿出龟壳,说吧,你想算啥?屈原说,我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好呢;还是要冒着被别人排斥的危险,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好呢?郑詹尹摇摇头,放下龟壳说,不用说了,你爱咋的咋的吧,这事儿算卦也算不出来(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屈原说是来算卦,其实也没真当回事,就是来倒苦水的。而郑詹尹这个专业人士一不小心说了实话,表示无能为力,这可比当下的一些大师谦虚得多、诚实得多了。


当然,记载占卜案例最多的书当属《左传》啦,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微妙的态度。我们来看几个。

《左传·僖公四年》记载,晋献公打算娶美女骊姬为妻,这么重要的事当然要算一卦。卜者先用龟壳算,不吉;再用蓍草算,吉利。晋献公说,咱听蓍草的。卜者劝他说,国君啊,算卦这种事得听我们专业人士的意见,乌龟比蓍草灵验,应该听乌龟的(原文是: 筮短龟长,不如从长。成语“从长计议”就出自这里)。但晋献公最后还是选择遵从男人的本能和欲望的召唤,娶了骊姬。

跟这如出一辙的还有齐国的崔武子,事见《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崔武子不顾占卜不吉的结果,执意娶了美女棠姜。当然,后来晋国内乱、崔武子不得善终,都是后话了。

后来晋献公要把女儿嫁到秦国,算卦结果也是不吉,但他照样不信邪,把女儿嫁了秦国。所以晋献公是真没把占卜当回事啊。

《左传·哀公六年》记载了另一个事,楚昭王病了,找人算卦。卜者说,是黄河的河神作祟,祭祀一下河伯就好了。但楚昭王不干。他说,黄河不在楚国国境内,祭祀河伯不合规矩,我不祭祀,死也不干。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楚昭王大大地表扬了一番。看来他老人家对求神问卜也是不以为然的。

所以你看,很多古人对占卜的态度,要么不信,要么选择性地信,要么无所谓,总之就是不肯心存敬畏、严肃对待。古人鼓捣出了占卜,但在很早的时候古人自己就已经不当回事了,现在却有人热衷于此。我看这要么是有什么误会,要么是另有所图吧。

说了这么多,再回看一下,晋献公的例子最有趣、最耐人寻味。他哪里是在占卜,无非是为自己内心的想法寻求支持而已。就像我们很多时候找别人征求意见,哪里是真想听意见,无非是希望借别人的嘴来迎合、印证我们内心的成见。这是普遍的人性。占卜其实也是在征求意见,只不过是面向上苍、神明等神秘力量征求意见而已。呵呵,都说人心不古,其实古人跟我们一样鸡贼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人相信占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