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开发自测

问题

1.测试测人力少,转测质量不过关打回往往会压缩测试时间,得不偿失

2.开发人员经验不齐,经验年限少的开发往往考虑场景不全,造成严重BUG偏多,线上质量差

3.修改完BUG后觉得没问题,直接打状态 或者不知道可能影响哪里,缺少回归自测

基于项目中实际遇到的质量问题,提出这几个问题,作为改进方向,发起开发自测规范

原因分析

问题1,没有提供自测用例,或者自测用例不完整,导致自测不过关,如果打回去重新开发,浪费时间和精力,造成延期

问题2,有经验的开发往往开发往往考虑场景比较全,但是刚入职不熟悉的往往会考虑不全,这时候提出的BUG往往是异常场景考虑不周导致的,

问题3,很多开发往往只会在提测前做自测,却忽略了修改BUG后的自测,导致重新打开的BUG增多

采取措施

那么身为测试的我们,是需要对上述几种情况做预防和质量推进,在最近几个版本迭代中,逐步推进以下几个关键措施,以及提高开发自测的能力,进击吧开发自测。

大体的一个优化方向为前-中-后三个维度进行预防和规避

前置:

自测用例基本每个版本都是提供,但是往往不尽人意,追其原因,在于测试同学给开发同学的自测用例,往往都是主功能用例,也称冒烟用例,这只能保证转测时候是交付软件是完整的,却不能本质提高覆盖度,一些异常的场景开发可能想不到。测试用例评审可以取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时间过长或者开发不重视,成效还是比较小。

改进:除了提供自测用例,还需要提供完整用例,具体做法如下(我们采用xmind导图方式提供自测点):

image.png

上面这幅图是通过图形标记的方式提供自测,?代表要自测,!代表需要注意的异常分支,但是不用自测,一般完成自测后改个状态即可

image.png

那么通过增加!需要留意的异常分支,只要求开发同学回忆一下是否有实现即可,这个好处是不需要执行自测用例,成本较低,但是缺避免了一些冒烟之后一些异常场景没有考虑到的情况。

中置:

其实这点体现在回归BUG的时候,重复打开BUG的针对性优化措施。回归BUG一般步骤除了开发修改完后重置状态为已解决,并列上修改点外,测试在验证之前,同样可以提供自测点,比如:

image.png

这样开发修复BUG之后可以知道自己应该自测哪些方面

后置:

最后面,其实是一个反馈机制,规矩大家都懂,但是缺的是能够给在你迷糊的时候给予提醒的人。同样,后置其实是对质量的一个回溯,并且作为代码质量的一个反馈机制,我一般的做法是在测试报告中体现前中置的自测结果,比如测试报告会加入几个字段:

自测通过率:90%

重复BUG打开数量:3,占比 20%

严重BUG数量:5,占比 10%

如果是针对迭代项目
自测通过率 总数 重复BUG打开数量 占比 严重BUG数量,占比 占比


image.png

这样版本质量就基本一目了然,也作为一种反馈让对应的开发指导自己的代码质量。

成果验证

待长期观察,总体趋势良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进击的开发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