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解读本文最后一段文字,非常简短,但内涵丰富,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可谓是“核心的核心”。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东西时,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
01 否定了什么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揣摩,它其实将“否定”和“肯定”这对矛盾概念辩证地统一起来,很富有哲理。下面我们看看这句话中蕴含了哪些深意。
提到否定,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字---“怼”,这个字本来念(duì),但近些年被网友按照河南方言异化成(duǐ),不管念啥,这个字似乎把“否定”更加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谈到怼人,其最高级形式莫过于辩论赛了,辩论通常会围绕某一主题,以正方、反方相互论辩诘难,最后评委点评打分。每次看到选手们激情四射地唇枪舌战,都被他们的雄辩口才、敏捷思维深深吸引。
怼人也好,辩论也好,似乎都是以否定作为手段,通过攻击对方进而确立自己的观点、主张。甚至有时候直接把攻击对方当目的,为了否定而否定,以显示己方的存在感或优越感。但是,本句中的“否定”既不为了建立什么观点,也不为了攻击某人,而是否定了心理世界的全部观点。注意,是全部,无一遗漏。
不难看出,通常的“否定”都在围绕观点进行,而有时也会围绕“事实”展开。在否定事实方面,科学做得最专业、最彻底,因为自它诞生那一天开始,把能够被证伪作为其最重要标签。也正是如此,才有无数科学家倾其一生为之奋斗,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修正前人错误,让科学具有了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但是,本句中的“否定”既不是否定某个具体的事实,更不是否定科学领域的质疑精神,而是否定了科学自带的局限性。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仅大学本科教育,其学科专业就多达300多种,更不要说研究领域了。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学科之间已经具有明显的界限和专属研究范围,这样虽然有利于研究程度更加深入,但却不可避免地在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起壁垒,科学界对此也有共识。局限让很多学科研究变得举步维艰,因此也逐步衍生出很多交叉学科。
如果说科学具有局限性,那么素有“科学的科学”之称的哲学,就能够突破这种局限吗?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哲学本身也是科学,只不过哲学研究对象更加抽象,提取出各个学科的共性,把思维、认知、意识等作为研究目标,试图通过回答哲学问题,进而起到指导和引领其他学科的作用。很显然,哲学同样也在本文否定的范围之内。
哲学发展了几千年,已经出现很多学派,诸如,关于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最终出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关于两者同一性的问题虽有共识,但也一直存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两大学派。无论哪个学派,他们都没有脱离头脑层面,都是在以逻辑学为基础,和科学一样,无非就是依赖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模式,那么,哲学的局限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科学和哲学的局限性一方面来自于头脑掌握的知识不足,另一方面来自头脑思维方式先天的局限。如此说来,人类的头脑岂不毫无用处了吗?其实,这里并非否定头脑本身,而是否定由头脑主导的单一思考模式。当单纯依赖头脑进行逻辑推理或判断时,它便成为唯一的可信因素,屏蔽了其他感官产生的信息,但头脑调用的素材却是抽象和支离破碎的,没有任何整体性和真实性可言,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可能正确和全面。
如果把科学的不同学科比作餐桌上️一道道佳肴,那么哲学就像承载这些美食的桌子,对科学的否定好比对每道菜品头论足,指出烹饪过程的缺陷,那么对哲学的否定就是掀了桌子。
那么,有读者会继续追问,如果科学和哲学都被否定了,那么被认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神学”应该有立足之地了呢?恰恰相反。神学,包括各种宗教,也都无一幸免地被列入否定名单,因为几乎所有宗教都是以“信”为基础,在没有真正地看到事实之前,“信”就是理论、就是观念、就是方法,和事实没有半点儿关系。
在我们内心,无论是存在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或“上帝”,还是有一个不可辩驳的“信念”或“原则”,这些都是宗教埋下的种子,让人们对它必须完全地信任,不能存有任何地质疑,“信”成为了所有宗教的共性和底色,这就与“否定”形成了一对天生的矛盾,两者可谓水火不容,必须把这些和事实真相无关的内容彻底地否定掉。
否定了观点,否定了科学和哲学自有的局限性,同时也否定了对宗教的盲从,做到这些,还没有达到本句中“完全的否定”,完全不仅包括上述内容,还包括进入心理层面的所有记忆、经验、方法等思想内容,让它们不再干扰我们观察事物的过程,也不再扭曲事实,进而彻底从头脑中冰消瓦解,化为泡影。
“完全的否定”既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同时也与本文第一自然段形成了呼应,即“人不可能通过任何组织、任何信仰、任何教义,牧师或仪式、任何哲学知识或者心理技巧,来达到它。”一言以蔽之:否定一切,只破不立。
02 否定,贯穿了整个人类思想史
谈到只破不立,佛教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论师---龙树菩萨,他一生弘扬大乘佛法,宣讲般若法门。据说,他以深邃的觉察以及超群的辩才让所有听法之人折服,领悟空性,但关于真相的描述,他直到涅槃,始终只字未提。这位被公认为佛教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论师,一生著有大量佛经,其中最著名一本叫《中论》,对中国大乘佛学产生了深渊影响。中国佛教史上八大宗派,都尊奉其为祖师,曾用“彻见甚深义之圣者”之美称来表达赞叹之意。
《中论》在卷首便概括了其核心思想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亦称为“八不偈”。他批判了人们对佛法的种种错误知见和解释,认为生与灭、常与断、一与异、来与出都不应执着,都是“戏论”,因此,统统被否定了。简单概括说,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万物都是相(假有),而其本性为空(真空),常人常执着于相,而忽略了本性,因此,要用正确的“中观”态度面对,才能证得真相。
这有点像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同为般若经典,仅仅用了短短260个字,其中表示否定含义的词,如:“空”“无”“不”等近50个字,平均每5个字就出现一个否定词,几乎完全用否定的形式来阐述了般若佛法的精髓,通篇也没有“立”一个观点。可见,《中论》和《心经》一脉相承,都是为了让世人破除“有执”,见证真谛。
再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一的道教,其重要经典《道德经》,同样仅仅五千余言,所用到的否定短句也多达三百多处,其内容涵盖了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等诸多方面,通篇随处可见否定式表达,最终确定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和处事原则,这让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也不得不赞叹道:“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否定,在西方哲学体系也很常见,甚至可以说其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否定前人的历史。在西方哲学创始人苏格拉底之前,人们单纯地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只需要认识自然,并且能够认识自然”,这一点毋庸置疑,天经地义,但苏格拉底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把“认识自己”这件事纳入到哲学范畴,实现了哲学从简单的认识客观规律转到认识人类自身。
而关于客观存在的问题,所有人同样认为无可置疑,直到古希腊又出现了一位神奇的智者---高尔吉亚,这位哲人在平均寿命不足30岁的年代,活过百岁,绝对算是个奇迹。高尔吉亚针对存在论提出并论证了三个著名哲学陈述,即:(1)不存在任何事物;(2)即使有某物存在,我们也不可能认识它;(3)即使事物存在并且能够认识它,我们也不可能将这一知识传达给别人。
围绕高尔吉亚提出的三个否定式命题,逐步衍生为西方哲学三大研究领域,即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哲学问题。后来,西方哲学家们把这种思考模式称为怀疑主义,“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凭借普遍的怀疑而奠定了近代西方哲学,即把形而上学从古希腊哲学中对客体的研究转到主体上来,由此可见,这种怀疑主义是理性的,它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必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怀疑、质疑和否定,就不可能产生近代哲学,没有怀疑,理性也不能成为真正的理性。
03 否定和肯定,都超越了思想范畴
理解了否定,那么这句话中“完全的否定”又是指什么呢?其实,它比之前提到的各种否定更加彻底,它是对整个思想领域的否定,否定了所有进入心理世界中的思想,包括观点、观念、概念、方法、办法、记忆、经验,还包括心理知识、宗教、哲学观点......即所有带有“自我”印记的那些东西。
“完全的否定”让心理层面的思想内容完全现出原形,无处藏身,最终只能露出虚幻本质,缴械投降,停止活动。在心理领域,只要“自我”主体感、存在感、优越感还在,就说明没有被“完全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进行得就不彻底,还可以继续否定下去,直到它彻底消失。
那么接下来这句话,“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又该如何理解呢?从字面上我们很容易认为,把所有错误都否定了,就会留下正确的东西。如同考试时做选择题,排除了所有错误选项,剩下的一定是正确答案。如果这么理解,说明你仍被困在头脑逻辑思维的惯性中。
这里的“肯定”并不是确立某个观点或者结论,因为之前的“否定”也并不针对观点或结论,而是否定了整个意识领域,当看清意识领域的虚幻性之后,进而对其进行了清除。那么,接下来产生的“肯定”也一定是超越思想领域的一种正确,它是什么呢?显然是那个不可言说的真理。
所以,这里的“肯定”不是通常意义上建立了某个观点或结论,而是进入一种状态或是境界,可以时刻保持觉知,随时可以看到真相而不受思想观念的干扰,进而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
总之,无论是“完全的否定”还是“肯定”,都超越了思想层面而存在,都是基于对事实的观察和了解,看到了心理世界中“自我”的真相,看到其虚幻本质同时清除了“自我”,而这种清除才是最彻底的否定。此刻,思想层面或者说语言,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如果没有思想参与其中,表面上肯定的表达,也自带否定的味道;相反,全部用否定式表达,正确的东西也会自然那呈现。
04 爱、慈悲和智慧,本是同一样东西
文中最后一句话“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 在否定了所有心理层面的思想之后,爱、慈悲和智慧自然出现。为什么把这三者放在一起呢,它们是什么关系?其实,当思想褪去,爱、慈悲和智慧在就是同一个东西,或者说同一个状态。它们和文章中之前提到的自由、真理也是一个东西,它们都是思想无法理解和触达的,永远无法用文字表达。
“爱”这个字,我们用的最多,通常会说,我爱某个人,凡事都为他着想,为他全身心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典型例子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与亲人、挚友之间也会出现。慈悲似乎比爱的范围更大,可以把对最亲近人的爱延伸到所有人,把对人的爱扩大到对动物、对自然、对普天之下的所有生命......犹如佛教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说法。
而“智慧”一词,除了指一个人头脑清晰,思路敏捷,博学多识,对事情能够准确判断,还包括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共情能力,对人、事、物有一种超乎常人的敏感,可以洞穿事物本质,能够快速做出正确决策。与智慧的人相处,会带给你愉悦、舒畅、自然的体验。
但是,如果按照上述理解,“爱和慈悲”无论如何不能和“智慧”等同起来。前者更偏于一个人的品行和格局,后者倾向于一个人的能力,各有侧重,完全不是一个层面。显然,文中所提到这三个词与大家日常所理解的含义大同,那区别在哪里呢?
通常意义的“爱和慈悲”,无论描绘得多么伟大,其中都存在割裂开的主体和客体,诸如“我”爱你、“我”爱动物、“我”爱自然、“我”以慈悲为怀.....主、客体的存在意味着心理层面依然残留着“自、他、你、我”的主体感。而一旦“自我”出现,自然会占据一个无比重要的位置,它就开始对各种人和事情进行识别、评判,进而主导行为,这已经让真正的“爱”“慈悲”变了味道,进入了另一个轨道。
只要“自我”还在,由于其地位非常特殊,会把被爱对象不由自主地视为己有,纳入“自我”范畴,为“我”所控,进而演化为一种欲求和目标。就像父母爱孩子,都是无条件地爱,希望他幸福快乐,不图任何回报,但这有一个前提,那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做不到平等地爱别人家孩子。这说明,他们所谓的爱孩子,本质还是在爱自己,所谓的不图回报,只是表象,在“爱”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满足自己。
可见,只要“自我”没有彻底消失,个体感、主体感、归属感还在,那么,对个体的一切赞美之词都是思想为自己披的华丽外衣,但那只能是“皇帝的新装”,自欺欺人而已。
再说智慧,如果把这个词拆开来解释,智,为心智,指头脑的能力和积累的知识;慧,为心性,有清澈通透之意,心不是指心脏,而是人体所有感官以及感知能力的统称。显然,这里的智慧不是指“智”,而是指“慧”。慧离不开智,但不局限于智,真正的智慧是能够调动身体全部感官去感知世界,而不仅仅是用头脑思考。
当我们拥有了真正的智慧,意味着全部身心与整个世界联通,期间没有丝毫思想的阻隔和干扰。思想不活动,自我随之消失,因此便没有了“我、你、自、他”的界分和区别,看到了人类意识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不再有评判、攀比,也没有掌控的欲望,那么,哪里还会有怨恨、嫉妒或恶意伤害呢?此时,真正的爱和慈悲自然浮出水面,呈现在彼此关系之中。
爱、慈悲和智慧,如同阳光,普照到每一个角落,温暖到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也惊艳了每一个瞬间。
附:讨论内容文字资料:
“克里希那穆提教导的核心,包含在他1929年表述的命题中:“真理是无路之国。”人不可能通过任何组织、任何信仰、任何教义,牧师或仪式、任何哲学知识或者心理技巧,来达到它。他需要通过关系的镜子,通过理解他自己心灵的内容,通过观察而不是理智的分析或者内省式的剖析,来找到它。
人为自己建立了各种形象,以充当安全的围墙——宗教的,政治的,个人的。它们以符号、思想、信仰的形式出现。这些形象的包袱,支配着人的思想,他的关系,以及他的日常生活。这些形象是我们问题的源泉,因为它们把人与人分割开来。他对生活的感知被他头脑中已经确立的概念所左右。他意识的内容就是他全部的存在。这个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个性只是名与形,以及他从传统与环境中所获得的表面的文化。人的独特性不在于表面,而在于从意识的内容中完全解放出来,而这些内容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个个人。
自由不是反应,自由不是选择。人自欺地认为,因为他有选择,所以他是自由的。自由是纯粹的观察,没有方向,没有对回报与惩罚的恐惧。自由是没有动机的,自由不是在人的进化的结尾,而是在他存在的第一步。在观察中你开始发现自由的缺乏。自由是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无选择觉知中找到的。
思想是时间。思想产生于经验和知识,而经验和知识是与时间和过去分不开的。时间是人类的心理敌人。我们的行动是基于知识,从而是基于时间的,所以人总是过去的奴隶。思想永远是局限的,所以我们生活在无休止的冲突与挣扎中。心理的进化是不存在的。
当人开始觉知到自己思想的运动时,他会看到思想者与思想、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经验者与经验之间的分裂。他会发现这个分裂是一个幻觉。只有此时,才有纯粹的观察,它是没有任何过去及时间阴影的洞见。这个超越时间的洞见,带来一种深刻的、根本的心灵突变。
完全的否定是肯定的精髓。在否定了所有那些思想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东西时,只有在此时,才有爱,也就是慈悲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