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爱,人生该有的底色

      重读余秋雨的《霜冷长河》,感觉好的文章、好的作家,真的如荒漠中的水井,能润泽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特别喜欢其中的第二辑:关于善良、关于友情、关于名誉……既让人直面现实,又让人平静地看待那些令人失望的人性阴暗面。然而正当你感慨万千时,他又给你及时地洒下那一缕阳光,让人感受并向往着世界与人性的美好。

    关于善良,他是这么叙述的:这是一个最单纯的词汇,又是一个最复杂的词汇。它浅显到人人都能领会,又深奥到无人能够定义。它与人终生相伴,但人们却很少琢磨它、追问它。在黑灯瞎火时,人们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饥似渴、望穿秋水;但当光明降临时,它又被大家遗忘,就像忘掉小学的老师、早年的邻居,遗忘得合情合理、无怨无悔……

    曾经与一个以前的学生家长路遇,当她讲述她儿子现在中学里的景况时,她对儿子的学习显然很担忧也很无奈,因为儿子沉迷网络游戏,为了不让儿子去网吧,特意买了一个电脑在家里,为了能让孩子能在她的视线内。末了,她非常感慨地说,我现在也想开了,我只要他不去做坏事,不要学坏,做个善良的人,以后学个什么技术,这样就可以了。

      这样的一位很普通的母亲,遇到的也是一个有着普遍性的关于教育子女的问题,她是通过善与爱让自己坦然处之,我觉得这样挺好。

      在与朋友闲聊时,我又听到了另一种观点,说有的家长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女进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为的是让自己的孩子以后有一个好的人脉场,结识更多对自己以后可能有“帮助”的人 ,而学习则是次要的。据说抱有这样心态的家长在现代还很多。听得我只觉得自己是不是落伍了?

      朋友间的友情,原本是出于自然,朋友间的帮衬,也应该是出于自然。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改变了这样的观点,我等的思想似乎已真的显得有点不与时俱进了。 余秋雨说:真正的友情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虽然面对的是现实,现实和理想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但是读着这样的文字,我还是觉得心中存满温暖,因为,我相信:“人类伟大而无奈。只要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与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与爱,人生该有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