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香炉 皇帝收藏的修仙周边

在许多古装剧中,都有层层帷帐外白烟缭绕,帘中人斜卧轻眠的场景。

薰香使用的香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的鼎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铜炉。那时,除了焚香驱虫,香炉还可被人们用来取暖和烹煮食物,是一种用于生活和祭祀的器具。

目前位于临安博物馆的这件原始瓷博山炉,象征着西汉之后熏香意义的华丽转身。就在那时,香炉成为了作为一种专门的出香器具,承载了人们对天上人间的梦幻追求与对美好的渴望。

西汉之前,人们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甚是熏人。直到汉武帝涉入“香”界,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爱香成癖的他大规模开疆扩土,遣使通西域,使得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丝绸之路真正畅通起来,就此便利了西域香料的传入。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他命人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

关于西部贡香,还有一个故事。在弱水西边有很多小国,其中有一国的使者乘着毛车,渡过弱水来献香。武帝听了描述,说:“这只是常见的香料,不是现在国内所缺乏的。”便没有按照礼数对待这使者。取出香料来一看,小得就像三枚燕卵,与枣相似,武帝心中更是不悦,只把这香料放在了外库。

之后,长安发生了大疫,宫中也疫病流行。武帝一直闷闷不乐,使者又来拜见,请皇帝烧自己所贡的香试试。结果,烧香之后,得病的人第二天就完全痊愈了,且长安百里,都闻到香气,多日都不曾消散。武帝便以厚礼把使者送回了西国。

这个传奇性的故事,能让我们看出皇帝对“香”的态度,这份信任和赞美似乎有些过于夸张了。而这秘密,恰与我们今日所见的“博山炉”相关——

秦朝时,始皇笃信方士们对海上仙山的描绘,数度遣人入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并且亲自东巡,其意也在求仙得道。这种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不仅在汉代得以承续,而且有甚于前。

据《史记》记载,有人告诉汉武帝在蓬莱海中有仙山,也就是博山,在那里能见到神仙。汉武帝得知后,不仅派人去寻找仙山,还亲自率领百官到今天的山东青州一带,遥望仙山。当他返回都城长安后,依然难舍仙山仙境之情,便下令制造了象征蓬莱仙境的博山炉,这种博山式样的熏炉就传播开来了。

一开始,博山炉以铜制居多,后多为皇室所用,工艺便愈发繁复:香炉表面刻画层层交叠的山峦。炉盖高而尖,上面镂雕峰峦、云气,正是象征三座仙山的意境,并在炉盖上再刻画人物及异禽珍兽,代表着身份与地位。相传,汉代美女赵合德为了讨好姐姐赵飞燕,就曾送给她一个“五层金博山炉”。汉代分封诸侯时,皇上就会赐给诸侯一个博山炉。

博山炉可用来熏衣、熏被,除臭除秽,在宫廷和贵族阶层十分流行。应劭《汉官仪》说道:“女侍史拿着香炉烧熏,用来护衣。”相对照来看,所谓熏笼,当就是指香炉。

由于设计的巧妙,炉盖经过了特殊的设计,因此当博山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熏烟之时烟便会环绕在香炉周围,形同山峦再袅袅上升,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说的就是这样的景象。而在两汉的文人雅士中,观烟成了当时的一种风俗。

由于汉代薰香风气蔚然,许多平民百姓也开始逐渐在家中放置博山炉,陶瓷制的博山炉进入历史舞台。而工匠也开始以抽象简约的图案来装饰博山炉,不再烧制多层的花样,这体现了工匠们抽象化审美的提高,也表明博山炉的发展到达了一个巅峰。临安博物馆这件博山炉,便是博山炉在西汉后期发展的巅峰之作。

皇帝带头修仙之后,百姓们又为“博山炉”的名称添了许多前缘。其中比如宋人高承的《事物纪原》就称,汉武帝拥有有博山香炉,因为他是西王母的遗留在人间的儿子。而南北朝的刘绘则在诗中说了一个爱情故事:春秋时,秦穆公小女弄玉与天上的凤凰萧史相爱,,两人吹箫相会,琴瑟和弦,最后夫妻乘凤仙去。

由此看来,博山炉是无数文人墨客寄情怀想的载体,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然而,到了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严重损坏了两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以儒学和宗教为主的神仙信仰也逐渐走向瓦解。因此在东汉之后的墓葬中,博山炉出现得较少。

进入北宋,半圆香熏和无盖三足炉开始出现,而形制精巧、反应神仙崇拜思想的博山炉似乎真的开始远离人们的视野。那座香气缭绕千年的蓬莱仙山,只能默默地留在无数文人墨客的诗篇里。

明代,博山炉开始由瓷制香炉发展到琉璃制的赏玩性文玩。由于女娲补天所取琉璃石为起源,万历三十九年,由徐应元等人发起建造了博山炉神庙,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为炉神,世代供奉。兜兜转转,博山炉的烟气,依旧缭绕着我国的传统神仙信仰。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山香炉 皇帝收藏的修仙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