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地思考教学流程

早上值班时,我和两位老师一起探讨了上课的流程。

我和她们谈期中考试成绩时,她们谈到了有些老师也很辛苦,花费很多时间学生过关,训练试题,但是没有好成绩。

我给她们讲解了,学生获得好成绩的具体流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当然也是老师设计教学的具体步骤。

主要包括有三个:

①根据课标要求,并结合考试,制定教学设计;

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按照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③根据近年考试方向,选择适合的试题,训练检测,讲解总结,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

这就是考试获得优秀成绩的业务逻辑和具体流程。

然后,我画了一张流程图:

考试考出优秀成绩——选择合适试题训练讲解——基础知识过关——课堂讲解——制定教学设计

对,这个流程图是倒着写出来的。

我是根据最终的目标,以终为始地倒推回来,写出了每一步的步骤。

这里应用了几个思维模式:

一是以终为始,根据最终目标,倒推回来,理清现在需要做的事;

二是流程思维,执行完每一步具体步骤后,是否可以达成目标,如果可以那说明步骤是完整的,正确的,如果不可以,那么步骤就有缺失或者有错误。

如果这个逻辑是正确的,完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几个现象:

一是有些老师讲课很好,但是学生成绩不好,为什么呢?知识落实不好,学生没有掌握了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还有试题训练不够,没有必备的答题技能;

二是有些老师讲课未必很好,但是学生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呢?知识过关做得比较扎实,试题训练也比较到位,所以学生掌握了知识和答题技巧,考试也可以获得好的成绩。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讲课抓不住重点,课堂训练不充分,检测反馈不及时,那就只有依靠学生机械背诵和题海战来提升成绩了。

并且,因为学习是一个具体的流程,所以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不是相加的,而是相乘的。

什么意思呢?如果有一个步骤做得不好,分数很低,比如把握不住重点,或者落实知识很不好,那就会严重影响整体的结果。所以,一定不能有很明显的短板。另外,如果有一个步骤做得特别好,分数很高,同时另外两个步骤不差,比如课讲得特别好,课堂效率很高,同时知识落实和试题训练也可以,那么整体的效果就会比较好。

以终为始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应用在工作中,倒推回来,理清现在需要做的事,我们还可以应用在学习、读书、健身与教育子女上,极大地提升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终为始地思考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