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愿你归来后,做一个勇敢的人

这几天在地铁上的空闲时间将《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看完,其实当我把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就到网上去查一下这本书里所记述的事是不是就是作者的亲生经历,发现其实并不是那回事。这也说明了作者写的很真实,书中的“我”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我想这也是和网文不一样的地方(当然,我也看网文)。书的名字叫“追风筝的人”,那么这个追风筝的人到底是谁呢?其实我一开始以为是男主,后面慢慢才发现不是,是男主的仆人哈桑。(也是他弟弟,这点是在最后才揭秘的)

哈桑是哈扎拉人,在阿富汗地位极低,受到当地人(普什图族人)的歧视,和男主是主仆关系,但是两人都年幼,一起玩,男主也并没有真正把他当成仆人。在哈桑心里,男主是他的朋友,也是最好的朋友;在男主心里,哈桑或许是他的朋友,可是在某些时候又不敢于承认。哈桑虽然是仆人,可他善良、勇敢;男主虽然是主人,可他懦弱、妒忌。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造成了他们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性格造成了他们的身份。

接着在当地的一次放风筝的比赛中,他竭尽全力,并且和哈桑配合完美,顺利获得冠军。哈桑兴奋的说:少爷,我去帮你把那只风筝追回来!他像宣誓一样,认真的对阿米尔大喊:为你,千千万万遍。可是当人群逐渐散去,街道重回平静,哈桑依旧没有回来。于是阿米尔(作者)就去找去,最后发现哈桑被阿塞夫同伙三人堵在一个阴暗的小巷里。阿塞夫,一个以纳粹为偶像的普什图族人,认为阿富汗只应该存在普什图族人。他强迫哈桑把风筝叫出来,面对三人不怀好意的包围,哈桑倔强地说:不!风筝是我少爷赢来的,他是我的朋友,我不会辜负我的朋友。于是,哈桑遭受了拳打脚踢。就这样,十二岁的哈桑为了捍卫自己的友谊,被欺负了。看到这一幕的阿米尔,浑身颤抖,转身狼狈地逃走了。多么的可笑,一个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一个转身狼狈逃走见识不救。最可气的是,阿米尔虽然确实受到良心的谴责,可是并没有对哈桑道歉,也许他心里知道错了,知错却不认错,最后竟然还将哈桑父子逼走,一错再错,如若不是这样,哈桑可能不会死。虽然或许阿米尔最后也做了救赎,可是他也只是作了自己的救赎,对哈桑,我认为没有,即使到最后的结局,我还认为他不知道哈桑的为你为你,千千万万遍。而确实风筝这件事也是阿米尔开始救赎之路的开始。

这本书讲的就是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路,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我们从小做过多少件傻事,是否及时的去弥补,我想如果阿米尔在一开始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就去及时认错道歉,我想也不会受到几十年的煎熬。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吃亏要乘早。我想说的是:知错认错改错也要称早

其实我们可以思考,一些人为什么会出现知错却不认错改错。我想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太过在意外界的看法。活在当代社会,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里,也许我们曾经在朋友圈也发过绝不活在别人的世界类似的话,可是有几人做到了?试想一下,当一件事你知道是错的,可是如果你承认它是错的你会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你会如何抉择?我相信还是有一部分人会选择一错到底,接受不了尴尬。

2、眼光比较浅。有时候我们选择逃避错误,以为只要自己不去想它,这件事就过去了。可这可能吗?厨房锅台上的一个污渍,你选择忽视的继续做你的饭,第二天垃圾会消失?不,它不会,它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可能你会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洗掉它。

等等等。

作为本书的主旨:救赎。我想说的是,救赎要趁早,勇敢点,去认错改错,阿米尔于中年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最后,愿世间所有人,此生无憾,半生归来后,是一个勇敢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风筝的人》愿你归来后,做一个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