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苦恼的勤奋者

暑假了,北方的侄女南下,听说背负了家人殷切的期待而来,就是希望能抓紧时间给补补课。初中毕业的女孩子,据说不玩手机、不看漫画、不比吃穿、就是天天勤奋读书,夜夜努力学习……结果成绩还不理想。这般苦恼,听完第三方描述之后,我顿时有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


首先让我忆起很多勤奋无果的往事。学生时代,我们见过很多上课不迟到、笔记记录黑板上每一个字、晚上宿舍熄灯了还打电筒苦读到凌晨……结果,感动了自己,惊吓了别人,成绩居然一直稳居中下游;工作当中,我们也见过白天坐在办公室敲方案,晚上回去熬夜敲方案,通宵达旦好几天还在敲方案……结果,松一口大气请假睡一天,老板担心他猝死,甲方方案还未通过。


对于这种苦恼的勤奋者,旁人能说什么呢,“毕竟已经努力了”,但纵观这些实例,这样的勤奋者往往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民间说法是“缺乏方法”,说白了,根本原因就是“宁可吃体力的苦,不肯吃脑力的苦”。对此,我感同身受,虽然我没有那般程度地苦恼于付出与收获的落差,但我很清楚,自己也是属于不太能吃脑力苦的人,这一类人普遍习惯于根本性节省脑力(偷懒),机械性付出体力(对偷懒进行补偿)。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偷懒,脑子用起来,让身体多睡会。


当思想上能承认自己懒惰并以此为羞耻时,才具备了寻找“方法”的原始驱动力。归纳、总结、举一反三、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项目式学习……学习一事向来是不缺各种方法的,只是要以个体需要和兴趣为中心,找到最底层的方法论,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无奈的勤奋者们摆脱苦恼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做苦恼的勤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