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碾压命运 芳华败给岁月


复工时节,忙中偷闲。观影《芳华》后,我不胜唏嘘,颇为感伤。或许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对社会个体而言,人们习惯把人生成长与下棋对弈联系在一起,譬如“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但看过电影《芳华》让我感受到,在时代洪流面前,个体是渺小的;在时代博弈的大棋局下,每个人被看不见的大手所拨动,都是无力招架的棋子。

电影《芳华》根据美籍华人、著名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质朴善良的“好人”刘峰、因不良习气被集体歧视的何小曼以及林丁丁、郝淑文、萧穗子等情感的缠绕、交集,大相径庭又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小说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展开他们命运的流转变迁,有着对一段历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变迁的复杂感怀。

从文革时期到1976年惊天巨变,再到改革开放,直至剧终的2016年,影片为观众塑造了一组部队文工团士兵的人物群像及沧桑巨变,既描绘了他们在四十多年前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和特殊环境之下的人生轨迹。每一个个体的情感、命运、梦想、价值都不得不和时代和集体紧紧地绑缚在了一起,但是随着战争的到来,随着时代的变更和集体的解体,这一切最终又都烟消云散。

就像朴树的歌《那些花儿》中唱到的那样“他们就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曾经一个群体中毫无差别的人们,由于出身不同,也由于心机不一,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每个人的命运都大相径庭,有的成为了富商之妻,有的远走海外,有的著书立传,还有的成为贩夫走卒,疲于在艰辛谋生与联防队刁难间周旋。

导演冯小刚定位《芳华》主题为“一代人的芳华已逝”,电影里有前半段美好的青春芳华,也有后半段辛酸的流逝,以及表现岁月在时代变革中流逝后的拘谨仓促和无可奈何,这何尝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甚至是七十年初出生,一代代人的生活写照呢?

作为90后,并不能深刻的感受文化大革命的场景,但1976年中国社会的大事、难事和动荡变化,对我们上一代人的影响和改变确是很深,如何看待一个世界和看待一个时代,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正如严歌苓所言,“充满变数的时代只能是让我们用一个复杂的眼光去回视它,既有青春的芬芳,又有混乱的血腥,纠缠在一起,成为沉淀在经过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心底的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代碾压命运 芳华败给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