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今天(2021年5月13日)

抱歉,朋友们,公众号许久没有更新了。最近没有看书也没有思考没有输入,所以也没有什么输出的文字,高质量的文字内容更是写不出来。

随便写点东西吧(发发牢骚,朋友们勿怪)~

今天是特殊的一天,中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又与这值得的人间多相处了一年。”距离三十而立的日子又近了一年。回首往昔,恍恍惚惚,总觉得像是梦一样,以前的很多事情很模糊,但又像才过了昨日,很多事情又还记得。


可能真是因为一年多都呆在南京没回家,有时候很想家,但有时候感觉“家”的概念在我脑海里越来越模糊。这个五一五天时间,同家人一起在江南玩了一圈,说实话很累,但真心很开心很珍惜和家人团圆的机会。

我记得五号晚上回到我租的房间,收拾了下床铺,老妈和姥姥已经睡下了,我很累很瘫了,但想到明早四点就要起床送别姥姥、老妈、姨姨、姨夫和小妹,心里特别不舍,所以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来纪念当下的时刻:

一年半没回家,很想家。
这个五一和家人一起下江南,感受了:上海外滩的旖旎繁华,杭州西湖的淡妆浓抹,宁波博物馆的乡土奇葩、天一阁月湖的宁静悠远,东海舟山群岛普陀山海天佛国的缥缈仙境,还有南京长江大桥的雄美壮阔、夫子庙夜景的灯火珊阑…
和家人一起的时光总是短暂、难得又难忘。背井离乡十载,吾心之所向即吾乡,愿家人亲人一切平安健康~

可能也是因为同事离开,导致我的工作任务多了许多,有些繁忙、力不从心吧。以前工作中有搭档、有合作小伙伴,总是有依靠、有交流、有商量、有分工,现在很多事情都要自己考虑、要瞻前顾后、要前后联系。虽然可以咨询别人,但具体情况总是得自己把控,落实执行得自己来。

我这个人可能是个想的多的人,也是个有些强迫症的人吧。压力大就想的事情多,就总睡不好觉,尤其最近的中午,小憩一会就很快醒了,睡不踏实。

今天还跟同事闲聊,说自己这一个月来在笔记本上记得工作日志、工作内容、会议内容,都超过本子的三分之一了。现在每天记工作日志的习惯是我向我们项目一位领导学习的。接手的很多事情前前后后都有关联,加上事情杂,总容易遗忘,所以许多主要的内容,还是得记下来,这样后面处理起来才会顺畅些。

最近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具体的一些工作内容外,我也在观察别人说话做事的“样子”,哈哈。现在开会的时候,我也在听别人怎么说的话、怎么开场、怎么总结,会议前的准备怎么筹划、会议中的突发事件怎么处理等等。

有时候把自己当做“场外人”,听别人说话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听一群人说话,再对比他们的风格也挺有意思。哈哈。

对于工作的“精致”和“完美”,以前总觉得追求至美是好,但现在慢慢发现,有时候做事情,总想考虑多点,再多点,想追求“精致”或者“极致”或者“完美”,都是不现实的。没有完美的东西,有缺憾是常态。考虑过多总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时间、精力、技术、成本等等。这些的付出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可能很高很高。所以该“停止”、该“结束”时要及时“止”。

可能是有些强迫症吧,遇到一些问题喜欢刨根究底,我喜欢问“为什么”,但实际上很多事情没有为什么。有时候会习惯性地拿书本化学术化的思维思考一些问题,但实际操作距离理论太远,实践和沟通中更具有应用性。

今天我还一本正经地和朋友讨论、请教关于建设工程材料暴涨引起价格调整甲乙双方风险承担的问题,看了合同一般条款,找了政府指导文件,又看了一个工程纠纷法律案件判例,总结用一句话讲就是:既要原则,又要灵活,中间就是沟通。

晚上饭后,项目领导送给我四句话二十个字:“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公事讲团结,办事讲效率。”Mark在心。

前段时间在公司做简要的工作体会分享交流,在汇报的最后结语我只说了一句话:“与实干家为师,与践行者为友,职业道路上,希望与诸君同行。”

虽然这句话前半句是从别人那儿搬过来的,美其名曰“引用”,但确实是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希望工作中能与各位实干型的伙伴、前辈同行,希望生活中能与友善、有独立思维的朋友相交…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今天(2021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