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客家人口及其历史源流

韶关是我国内地客家人四大聚集地,客家七星之一,被称之“客家吾州”、“岭南客州”、“客家矿都”、“川北客乡”,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韶关人口中,古时和现代南迁的客家人则占了绝大多数,居民以客家人为多 ,全市300多万人口中,拥有近280万客家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韶关市下辖的七县市三区中,除了武江区、浈江区通行广州话外,其他各县区日常生活语言就是客家话,拥有翁源、新丰、仁化、始兴、南雄五个纯客家县,整个韶关市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大约占80%以上,通行土话方言和粤方言的地区加在一起来还不到20%。

客家入韶并于此播迁各地示意图

引用谭元亨和广东客属海外联谊会组编的《韶关客家》的韶关客家分布资料提到韶关客家,韶关(2003年)现有人口约315.69万,客家人占了80%以上,约有263.64万人。可知道当时韶关其他方言使用人口有52.05万。

据《简明广东史》记载,西晋永嘉年间已有少量中原人经鄱阳湖沿赣水进入粤北(含韶关),说明早在两晋时期,韶关境内就已有客家方言流行,但今日韶关大多数客家人,他们的迁徙年代一般早者始于宋,晚者止于明末清初,其中以元末明初迁入者为多。韶关客家人有直接从福建迁来者,亦有经今江西湖南两省或粤东、粤北各县辗转迁来。对于一些自称祖先于清代从粤东、粤北各县迁来的客家村民,再追究其渊源,仍然会与福建发生渊源关系。已知宋代较早徙入粤北的客家人,是翁源昆山和周陂的部分陈姓人氏。其祖先原在江西聚族而居,因地少人多,于嘉佑七年 (1062 )分迁度岭入粤。稍后,有原籍彭城的刘姓人为官人粤,初居潮州,后转程乡 (今梅县)、兴宁及翁源。到了明朝取代元朝之际,陈友谅曾经在南方称帝,传说朱元璋在粤北地区攻打陈友谅时,不慎中了一支冷箭,一怒之下便下令把韶关荡平杀光,历此浩劫,整个韶关只剩下百十号人丁,许多客家人在这之后,才由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填补进粤北,如今居住在韶关的便是明清两朝迁来的客家人后裔,尤其是明代成化年间,是闽西等地客民向粤北入迁的高峰期,只有到了这个时期,粤北客家民系才逐渐形成。此后在明末至清朝与其他客家大本营城市共同参与客家人第四、第五次大迁徙,如南雄新丰客家人迁徙广州增城、从化,翁源客家人迁徙到广西陆川,乳源乐昌客家人迁徙到四川邻水、仪陇等等,都体现了韶关在客家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韶关客家人口及其历史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