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投资,很多人总想着一年暴富,甚至一夜暴富,然而最终的结局
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就算最好的生意,三年回本就不错了,
只要拉长投资时间,不要想着一口吃掉一个大胖子,
那投资就是你收入的放大器,
就是你的取款机……
很多人一开始冲进投资市场,总想这个市场是个提款机,自己的投资水平肯定在大多数人的水平之上,看着每天20%上下的涨跌幅,想着只要翻倍就好,见好就收,因此总是预想自己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就会有收获。
但往往这些怀着一股冲劲一头扎进投资市场的人,最后发现这个市场不是提款机,而是无底洞,不仅是金钱上的无底洞,还是时间上的无底洞。不仅翻本无望,连保本都遥遥无期。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收益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想的要长
- 牛市时间总是很短,熊市就是更长。
A股的牛市总是很短,比如2015年的牛市8个月不到,再往前就是2007年的牛市,也总共不到300天。可熊市有多长呢,2015年到现在已经7年过去了,2007年到2015年也隔了将近8年。不仅现在是这样,以前也是这样;不仅A股是这样,其他市场也是这样。
笑来老师也曾说过
熊市就是比牛市长,并且长很多很多。例如标准普尔指数基金(S&P 500)、可口可乐、苹果、谷歌、亚马逊、网飞、脸书、腾讯、阿里巴巴、贵州茅台……熊市总是很长很长,牛市总是很短很短。无论什么投资标的,牛市的时间总是占比都不到其十分之一。牛市短到什么地步呢?人们甚至把那个时段的价格叫做泡沫——比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
纵观投资历史,人性都是贪婪的,牛市都是短暂的,熊市才是永恒的。牛市就像偶尔出现一座隆起的山峰,多数时候是水平线。你不能一天到晚期待牛市的到来,而应该为熊市储存好物资过冬,防备严寒的冬天。
-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比较漫长
我们每天都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成天都要面对一大堆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是等待却丝毫没有离开过我们。上班坐车要等,排队买票要等,工作晋升、升值加薪更要等,这些生活的等待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天生讨厌等待,诅咒等待,认为这些等待是在无端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生命。
有人统计过,一个人的生命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等待”中。如果你没有学会等待,如果你等待的时候无所事事,那么等待就是漫长的,等待就是痛苦的。
投资也需要等待。巴菲特曾经说过,一个人一生的交易机会不超过20个。交易的精髓是等待,是耐心的等待,等待你最熟悉的领域,那个熟悉的上市公司和板块被低估的时候,你坚定买入,坚定持有一个月甚至一年甚至几年。如此简单,你就会成为交易的最大受益者。
- 意外来的总是不期而遇
意外总是会不期而遇,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每个人这一生中总会碰到了几件小概率事件,不要让这种小概率事件给你的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生活的意外最后都需要用到钱,并且这个总是超乎你的想象。如果你敢用蛋白的钱投资,你会发现想要卖出投资标的换取现金的时候市场价格总会下跌。
市场的意外更多,比如有教培事件、黑色星期一等等,很多人一投资,基本上都是满仓的,一旦碰到大跌就只有傻眼的份了。
生活充满了意外,我们要学会为一些可能的意外买保险,它能够保证你生活的下限,确保不因为一些意外而导致你之前的投资不得不中止。
当然,更重要的是保证有持续的现金流收入,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拿手的副业,用蛋壳投资,永远不要ALL IN。只有保证自己永远留在船上,才谈的上跟上这条船从小溪驶入大海。
- 做任何事都是比预计的时间要长
你以为这个会议只要半个小时,往往需要一个小时;你以为完成这个工作需要半天,往往两天还没做完;你以为牛市两年就来,往往三四年还没见踪影。
我们计划好的时间,到做事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意外”,不是工具有问题,就是有人来打扰,或者遇到一个从没有想到的难题。
做事所花费的时间总是比你预期的要长——这条墨菲定律出自美国著名学者和科学家侯世达写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一书。
企业经营要保留一定的现金,国家管理要储备一定的外汇。好的计划必需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计划都是不完善的,即使完善,也赶上变化,因此,投资也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如果你的钱下个月就用,明年就要用,那一天都不要投入市场。
笑来老师说所的,投资如果有投资成本的话,那真正的成本就是时间,而且这种成本是花出去是拿不回来的。
只要有期限的钱,就不能拿来投资。我们用来投资的钱没有使用期限,是那种能够陪你穿越至少两次牛熊的钱。
更重要的是,投资时间比你预想的要长
- 每个人都可能拥有百岁人生
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从1840年开始,人类的寿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约三个月的速度递增。换句话说,也就是每过十年人类就可以多活两到三岁。在进入到21世纪以后,这个趋势还在更快地加速,从2001年到2015年,短短不到十五年,人类的寿命增加超过了五岁。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必须面对这个基本事实:21世纪初出生的人有一半的概率活到100岁,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成真,发展中国家也正迎面赶上。这就是长寿时代。——《百岁人生》
千万别以为这事跟你没关系,你这辈子活到一百岁,或者将近一百岁,是非常有可能的。传统典型的三段式人生:长大+上学的青少年幼年时期、工作+结婚+生养孩子时期、老年养老时期奠定了过去很长时间内大多数人的生命节奏。
显然,在百岁人生的框架下,你必须学会多阶段多变化人生。再也不能靠着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就想要度过一个富足的百年。百岁人生需要更多的财务支持,光靠三十年工作是攒不下来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习更多的投资知识,理财知识。
显然,在百岁人生的框架下,终身学习从一句遥远的口号变成切实的行动。要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和机会,大概率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补充对应的一段学习。甚至到老年,也可以上老年大学、学习新的技能。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曾经说过:“教育是你改变世界最强大的武器”。
假设60岁之前,我们还和以前一样,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但是百岁人生的到来,让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60岁退休,能活到100岁,还有40年的时间呢,这么漫长的时光,你要怎么处理?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吧,总不能都依靠那点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吧?
- 复利效应惊人
曾经有一个人与国王对弈,获胜后国王答应给他奖赏。他提了一个“小要求”:只要在棋盘的64格摆上相应的麦粒即可。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个放2粒米,第三个放4粒米,第四格放8粒米,以此类推,直至放满64格。
国王一听,觉得这不过是一袋米就能解决的事情。谁知操作起来,发现米的数量竟然是天文数字,换算成重量大约有15311亿吨。复利的威力就是这么强大。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人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他的财富也是在50岁后飞速跃升的。
根据测算,如果年化复合收益率26%,就可以做到10倍, 那20年就是100倍,30年就是1000倍。三四十年,在百岁人生面前,人人都可以拥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手握十倍、甚至百倍资产的机会。
- 我们都拥有的投资时间
很多人都说“我今年xx岁,该不该开始投资呢?”或者“我已经xx岁了,人生都这样了,还需要学习投资么?”大错特错,不论个人还是家庭,对于财富的管理、规划、投资是要持续一生的,甚至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事情。
股神巴菲特自从11岁的时候知道了复利概念,笃定了自己30岁之前一定能成为百万富翁。于是他在11岁时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后来就有了长达70年的投资生涯,而且这个时间还在继续。
如果你现在三十岁,那你可能拥有跟巴菲特一样长的投资时间;如果你四十岁,你还有万倍的复利收益等着你;如果你五十岁,你一开始投入的资金可能就是你年轻时的十倍。所以说,对于投资,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我也给我自己算了算投资时间,就算只能活到80岁,也有超过40年的投资时间。就算我现在只能每年投入10万,20年后我也可以拥有千万以上的财富。不敢说实现财富自由,至少让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无忧还是可以做到的。
对于过去,我们常常感慨时间过得很快,回想起来好多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对于未来,我们也又感叹等不起,感叹每天的日子过得也没什么新样,每天日出而作日息而归,为工作为生活忙碌奔波。
既然投资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技能,那我们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学习呢?
既然投资时间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长,那为什么我们不多点耐心等待呢?
既然时间对投资这么重要,那为什么我们不现在就开始健身,从而让自己拥有更长的投资生命呢?
对于进步,我们只要做到每天起床的时候比昨天变得更聪明一点;对于健身,我们只要做到每天运动1个小时即可;对于等待,我们只要做到把眼光放到十年之后;对于投资,我们只要学会定投,不断增加场外赚钱能力。
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你也可以像少数人那样, 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