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写的东西没人愿意读

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扰,明明同样一个内容,别人写出来的引人入胜,让人一直想读下去,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却是磕磕巴巴,看了第一句便不想再看第二句。

特别是网文小说这一类,故事的感情线基本是一样的,常见套路是:男女主角一见钟情,快速坠入爱河,却因误会、各种阻挠被迫分开,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最终两人克服了困难,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管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都可以往这个框架里套。可是不同人写出来的内容却有着不同的韵味。有的有着很深的文学可读性,有的却只是简单的词语堆积,毫无文字的美感。

此处举个例子:

有一个富饶的小国,国王极其喜爱自己的小女儿,对她的婚姻大事非常上心,当他得知公主竟然与骑士相爱了,他勃然大怒,不顾公主的求情,将骑士关在了竞技场。竞技场连接着两扇门,一扇门后面站着的是饥饿得能吞下一头牛的老虎,选择了这扇门,骑士面临的是被老虎拆卸进肚的后果。而另一扇门背后却站着一位美丽的女仆,选择了这扇门,骑士可以活下来,但要娶这位女仆为妻。

选择哪一扇门,骑士和公主都会分开。公主知道门背后面的情况,骑士经过深思熟虑,将这个选择权交给了公主,公主选择哪扇门,他便走向那扇门。

公主指了指那扇门,然后默默地转身离开。

如果让你来续写这个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一般想到的是:
1、选择有老虎的那扇门,然后看着骑士被老虎吃掉;
2、选择有女仆的那扇门,让骑士跟女仆远走高飞。

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公主跑到女仆的那扇门,代替女仆站在门后,骑士见到站在门后的公主,欣喜若狂,国王也只好信守承诺,同意让骑士迎娶公主为妻,最终骑士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够脑洞大开的。

叔本华在《孤独读书术》中提到: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复制品。这些思想的价值如果不在内容方面(即作者所思考的内容方面)就在形式方面(即处理内容的方式以及作者构思这些内容的方式方面)。

都说读书好,但如果只是照搬书上的内容,理论不联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然学到的只是皮毛,只是僵硬的表达形式,最终也只能成为肤浅的模仿者。

如何成为好的写手,都知道坚持写就可以了。但不能草率地开始,每天坚持写个上几千字,但如果只是应付了事,自己都不怎么满意,又如何能让他人满意呢。更甚至是自己都对自己所写的东西充满怀疑猜测,如何还能说服得了别人。

简单的抄袭,人云亦云,没有价值可言。充斥在碎片化的信息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判读,不能独立思考,终究会成为人云亦云的机器。不要只是寻找结果,更多时候要去思考这个结果是怎样一步步推导出来的。

上学时,老师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别人都能想到,你为什么想不到。”这种紧迫感迫使着我们不得不采用最快速的学习方式,直接复制他人的成果,却没有想过要学习别人的思考过程,一直在追逐着别人的步伐,却永远都比别人慢一步。

世界上的所有现象若是用“y=f(x)”这一函数来解读,都会很有趣。其中y是创意,X是素材。根据函数“f”,将对应现象代入“x”,即可得出“y”。

“f”指的是人的视角,人的思考轴心。素材都是一样的,经过某些人的构思、处理,最终呈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人,“f”是不同的。就比如一千人读莎士比亚,便就会有一千个哈莫雷特。

正如自古英雄配宝剑,关云长骑赤兔马。坚持独立思考,对真理充满敬畏,虚怀若谷,不卑不亢,这些都会自觉地支持着我们深挖出最清晰、最有力和最引人注目的表达方式。

很多内容、事实都是客观存在,很多人的作品表达的内容或多或少都是有重复的。可是每个作品的表达方式却是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别人的作品读起来引人入胜,而自己的作品却枯燥无味,无人问津的一大原因。

出生时,人的大脑思维其实都是一样,随之才慢慢拉开距离。直接从书中获取伟人的视角、思考模式,是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

有的人,思想没有深度,便很容易被情绪所控制,大喜大悲。而内心情感丰富的人,往往是温和宽容的。像一处深藏不露的冰山,以为看到的是全部,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

人很容易会迷失在表象,却忘了深处的波涛汹涌。很多领域的学习,都是需要一个漫长的临摹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高超的技巧,深奥的内涵。

而最终不能变成自己所用的,不能融化成自己血肉的,都只是徒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你写的东西没人愿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