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教育】我们的“羽毛球”之路

1、起因——因为喜欢羽毛球

诺宝今年5岁,我们学习羽毛球已经4个月。我们之所以报名的原因是,我和她爸爸都是羽毛球爱好者,日常会去打球,每次带着她,发现她很想打,但是不会打,她在旁边无聊。虽说我之前是羽毛球校队的,但是还是隔行如隔山,所以直接把她教给专门训练儿童的羽毛球教练。

我们喜欢,她自己想打,所以我就找了一家离我们很近,下楼就能到的训练基地,同时这个教练又很能驾驭小朋友,我们没有二话就报名了。

每一次的课时是两个小时,前面半小时会以热身为主,中间一小时以训练基础动作为主——其中包括握拍、接球、步伐、发球等,最后半小时以游戏互动和跳绳、拉伸为结束。

我们一般安排一周1-2次的羽毛球时间,它的时间都在下午放学后,等于奶奶送她上课以后,就可以回家吃饭了。我们一开始是很满意的,因为下课以后,她就疯狂地吃饭,那天晚上都很好睡,而且还有练习到“跳绳”,感觉很值。毕竟我们的目标又不是培养运动员。


2、到第4个月开始,孩子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因为一直练习的是接发球和步伐的动作,所以孩子有点失去兴趣点了。她那个不耐烦的表情都写在了脸上。

奶奶受到孩子影响,也开始质疑课程,孩子有没有上去打啊,有没有学会啊,她只看果,结果她不满意,所以开始觉得这个过程也是有水分的。

这就是典型的外行看内行了,因为他们训练的过程真的跟我们成人比,已经是轻量级且入门级了。通常练习接发球半年是非常正常的,之后还要不断被投喂球,练习网前球,接高远球,打吊球、扣球,这一整轮下来,至少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时间,且一周至少2次。

想当年我是一个零基础小白在大学的时候,为了进校队,校队学长就快跟我说,“你发球都要练习一万次”。我之间非常费解,也特别不认真练习这些基本动作,后来经过一场比赛我才真正明白,果然动作到不到位决定得分不得分。我曾经被一个学姐打了两场,一场21比2,一场21比1,打到后面学姐都不怎么想跟我打的那种。我还记得她一发球,我就完全接不到,那时候步伐也跟不上,简直丢脸丢到大西洋去了。

从这以后我深刻领悟练习发球一万次的道理,后来在2018年读到书籍《刻意练习》我又再次领悟其中道理。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提到

“只有有目的的训练,那种让我们专注的,及时获得反馈的,不断确定目标而且跳出舒适区的训练,才能够让我们快速的进步。

1、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

没有被训练成天才的原因,是训练方法不对。大多数人常常进行的是无效的训练。

2、对训练的三种误区

误区一、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能力受基因限制

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来改变自己,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误区二、只要练习的时间足够长,能力就能变强

事实上,训练时间的长短对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影响,没有正确方法而反复去练习,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并且使能力水平缓慢下降。

误区三、只要足够努力刻苦,就能提高成绩

事实上,除非你有专门的恰当的练习方法,否则即使加倍努力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3、“有目的的训练”才真正有效

什么是有目的的训练?确定目标不断改进 训练中必须专注 有及时的反馈 必须跳出“舒适区”进行训练 三、最强大的学习方法“刻意练习”

对于天才的训练,只有有目的的训练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用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也是“有目的训练”中的一种。”

一个动作的好坏,精细程度决定了,你的开局是否会给人压倒性的优势,决定着你是否会出界以及你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地位。而动作怎么做到熟练,不就是靠着一直重复地练习,模仿,直到找到那个肌肉记忆,找到“球感”的说~一旦找到这个“球感”,肌肉记忆产生,是很难消除的。

从那以后开始, 我严格执行练习发球,步伐、接球、发球,大量的时间不是在跟人家对打,而是就是练习这些基本动作。在每一次练习的过程中去寻找这种“控制感”。同时为了增强体能和步伐,绑着沙袋跑步。就这样保持每周两次,每次2小时,大概练习到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成为女单第三,进入校队。

老人家不懂,我能理解,但是我希望很多父母在给孩子报课的时候,也不要抱着那种“操之过急”,不懂底层逻辑的心态去评价一个课程。孩子之所以感到无聊,原因是什么?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没有成就感,是没有被看见和鼓励到。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只知道玩,只想玩,觉得无聊就放弃,开始否定孩子。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引导和创造孩子赢的机会。这才是Key Point~

如果遇到比较容易骄傲自满的,更不要担心了,随便让他跟高手对一局,就知道差距在哪里了。当然这个过程里,也会打击到一些小朋友的心理,不过说真的竞技项目就是来不断挑战我们心理和身体的不舒适区,这才是它的魅力。会有人放弃这是正常的,很多男生或者女生总是看着很喜欢羽毛球,真正训练的时候就放弃了,这也充分能说明对此的热爱程度和时机可能还没到。

当然陪练的那个人很重要,有没有下定决心陪伴喂球,有没有起到鼓励+引导+批评的作用。我一定会坚持让孩子浸泡在竞技项目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坚持在运动项目里的孩子,这个社交圈我觉得比较“优质”的,无论是团队合作,还是单兵作战,你都能看到优秀且谦虚、坚持的孩子。不排除骄傲自满的孩子,基本上这类孩子坚持不久的说。



3、孩子不耐烦,我怎么引导?

1.沟通:你觉得有些无聊(共情),你希望可以多玩玩,多跑跑,是吗? 现在这个动作练习会了,你以后就可以自由打了,教练的做法是正确的,妈妈也能理解你的心情。妈妈在练习的时候,也会很烦躁的。不过有一次我打比赛输的特别惨21:1,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我得好好练习了,因为我当时连学姐的发球我都没接到。后来妈妈练习了一年多,终于有机会进校队打比赛了.....(讲我的故事)

2.让孩子直观看到结果,爷爷奶奶在家陪她练习,数她接到球的概率,她发现自己接球比之前多了,成就感也起来了。

3.鼓励: 我们也正向鼓励她,“哇,现在你接的球越来越多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妈妈在你这么小的时候,肯定做不到的……” “以后说不定爸爸妈妈都打不过你了!”“我等不及看你跟别人比赛了”.....

4、带她看经典奥运会比赛,看我的偶像——林丹的比赛~~亲自讲解他打球是怎么帅的。看女单、混双、女双比赛,在观看过程中,让她认识到中国羽毛球队是多么强大,从而让她产生认同感。现在她一边打球,还会一边喊,我要去打奥运会!(此处注意调整,现在她在热情高涨的地方,但是过了之后,要注意帮她调整目标和动机,往往动机过于强烈的人,完成目标上反而更低。所以后面会给她物色一些轻量级的比赛。)

超级丹——林丹

2020年东京奥运女单冠军陈雨菲


4、作为家长,我的看法

家人支持和热爱很重要。培养孩子对一项运动的爱好其实不难,难的是坚持。诺诺现在坚持下来的是羽毛球和游泳,这两项之所以成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和爸爸喜欢羽毛球并且坚持,他爸爸和爷爷喜欢羽毛球并且坚持。她的生活中是有榜样在的,并且她享受这个过程。

不要抱有太高期待。对于孩子训练一项运动,没有1-2年,就不要想着孩子多厉害。没有3-5年,也不要想着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不要好幻想自己的孩子是个天才,天才都是经过训练出来的。当然如果你只是想让孩子感受一下的这种另说,这也是成立的。对于我而言,我又不是为了培养奥运会冠军,我的目标是让她爱上运动,提升她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会坚持精进。

好了,这就是我们的“学羽毛球”之路,用一点小小的经验跟大家分享运动的小秘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视频号【诺妈聊育儿】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动教育】我们的“羽毛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