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群像 | 大城市打工四年,想家,但不想回家

大学,插科打诨,胡喝海塞,逃课家常便饭,恋爱时谈时断,四年时间一到,学校还是给了我一张毕业证。


毕业之后,就是生活本身了。


虽谈不上兢兢业业,但每天,从睁眼开始,几分钟上厕所,几分钟洗漱,几分钟出门,多久时间到公司,这些还都是不敢懈怠的。每天对着荧光屏掉头发,克制着一百二十分的怨念拥护上级每一个反智的决定,大晚上十一二点还要在公司群里假模假样地竖大拇指。


这样度过了四年,生活什么都还没给我,还拿走点我的头发。


工作的日子,累,烦心,仅有的那么点鸿鹄之志就是把房租钱攒出来之后,再和朋友多吃两顿海底捞。但好歹,这样的日子能维持。人的安全感来自于惯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舒适圈,早出晚归,甚至996的生活的确说来糟心,但真的一旦剥夺了这份糟心的惯性之后,依然全是慌乱。


我有一个微信群,里面大多都是离了职的人,建这个群的本意是为了给生活点缀点希望,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就没什么好藏着掖着得了,都把苦水吐一吐,再彼此鼓励一下,明天总会来。


可每次聊着聊着,就会陷入沉闷的气氛,然后所有人都不敢再说话了,因为彼此都太明白,再多说一句,可能就会刺痛某个人的神经,在生活面前,我们都太脆弱了。


已经走过的沟沟坎坎再被提起来,叫释然,叫忆苦思甜,而说出还没解决的难题,好像只会让自己反复地陷入无奈。


我们在群里自封闲散人员,90后空巢老人,中国GDP的毒瘤,戏谑的称呼竟然让所有人都能体会到久违的温暖。


好像就是在离职之后,开始万分憎恶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后的信息便利性,尤其是在各类媒体百花齐放的当下,一度我都不太敢碰手机,朋友圈里都是张三去海岛玩儿的游客照,李四凌晨两点的加班照,王五和恋人在外面吃烤肉的恩爱照……除此之外,各类主流媒体、自媒体都在反复地向你推送“90后年入百万”、“95后工作两年,月薪三万”、“00后自媒体人月入十万”等等,就算你打开抖音,看到的都是衣着鲜艳的某个人和其乐融融的一群人,所有的所有,好像都在告诉自己:别怀疑,现在你就是处在一个孤岛上,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流年不利,诸事不顺。


怕水,可以离江河湖海远一点。怕光,可以一直遮着窗帘。但是怕生活,就真的没什么办法了。


几乎每个毕业钻进大城市的人都或多或少揣着心气,时间不用长,过个两三年,心里都会有个问号,我们开始怀疑自己选择的路。


一快遮百丑,在互联网带来的经济红利飞速泛起波澜的年代,身处洪流之中的人们都会变得迟钝——我也曾经年纪轻轻,职位虚高,每天跟人高谈阔论,嘴里都是过亿的项目和千亿的市场容量。


当浮躁变成基本常态的时候,冷静反而是一种落伍。


企业很浮躁,融资几百亿,疯狂地投向市场,不谈管理,无所谓产出,飙升的数据是唯一的诉求。个人当然也是这样,看惯了高速发展,看惯了一份PPT价值千万,看惯了造富奇迹,我们忘记了思考,只知道跟着走。


潮水退了,发现每个人都是在裸泳。这是资本圈的著名笑话。几个月前的创业明星,今天的过街老鼠,去年的职场精英,今天的下岗职工。历史总是相似,夸张点讲,短短几年,就经历了东北工厂时代由盛转衰的一代人一生的浮沉。



人不会因为时间变老,让人变老的是经历。


时势好的时候,你是明日可期的天选之人。这股风退却之后,你又是什么,和当年钢铁厂的下岗职工如出一辙,只不过人家有工业衰败但还有改革开放的春风,而你呢,除了会装腔作势地点一杯焦糖拿铁模仿精英做派,你又有什么。


“可是你曾经的那些梦,都已变得模糊看不见,那些为了理想的战斗,也不过是为了钱。”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有理想的人何止是不伤心。我总会在生活没有进展的时候想起一部叫《迷雾》的美国电影,吞噬一切的迷雾闯进小镇,拼命想活的人家破人亡,卑劣苟且的人反倒平安。


“何苦背井离乡,你的生活又不是为了开荒”,向往跨越阶层的初心和希望平淡度日的初心,都是同样的,哪有孰优孰劣。但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完全不是这样的想法。


四年前傲娇的自己鄙视一切约定俗成,举一个例子,我没有参加当时学校的校招,实际上工作过几年的人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想要进大厂上班,最简单的途径就是校招,甚至往狠了说,这是很多人一生基本唯一的机会。因为在工作之后,量级不够的小企业的工作模式和一些知名大厂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即便你真的优秀,人家也很难要你。但当时我在干嘛,我在O2O创业公司里沾沾自喜,沉浸在高谈阔论眼高手低的气氛中无法自拔,这家公司在我毕业之前,就倒闭了。多讽刺。


这样的人,在刚刚毕业的时候怎么可能回家呢。


之前和一个朋友天的时候,他很认真地说:我从小就觉得我长大了会和别人不一样,现在也还是这么想。我琢磨了一会,点点头,我也是。


在选择要不要留在北京的时候,我有一套自以为缜密的思考逻辑,就是如果我在北京四处碰壁,呆到呆不下去的时候,我还能选择回家,但如果我在家,温水煮青蛙,井口那么大的天我看惯了,我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这样的逻辑是对的么?可能现在也有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四年之后的现在,才发现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完全错的。


这就好比市场(对不起,这样的比喻确实有点干瘪),现在常常在讲“市场下沉”,这四个字的前提就是把整个市场想象成了一座塔,塔尖是北上广深,往下是二三四线城市。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市场应该是像一张披萨饼,切成不同的块,每块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但大家都是在一个平面的。


我再说得明白一点,大城市和家乡的区别,也不是高低差的问题。二者就是一条岔路口的两条路,各有各的优劣,各有各的韵味。倘若是高低不同,那自然高处呆久了可以向下走,寻求更简单更平实的生活。两条不同的路就意味着通向两个不同的世界,北京的世界一个样,北京生活的人们自己的关注点,有自己的语境,有自己的话题,老家的人们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每到过年之前,网络都会掀起这样的话题。


我同意的是,出来久了的人,很难和家乡的亲戚们交流,这事马云也解决不了,但聊不到一起是因为层次的高低,这件事我是不同意的。其实都是关注点的问题,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北京和深圳的互联网也完全是两个世界。


过年回家,围坐一桌吃饭,七大姑问你工资如何,做什么的,何时找对象结婚,你满心不爽,觉得这是粗鲁野蛮没有素质文化程度低的表现,因为在北京的职场生活里,不问隐私这是基本素质,甚至几乎所有的公司规章制度里都会写明“禁止员工私下泄露工资信息”,这么相比,七大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但在七大姑的视角里不是这样,在家里的小圈子,每个人几乎都是透明的,就连邻居家的单位过年发了几桶油她都知道,大家都习惯这样,怎么你就不可以。


这么看来,进退两难才是北上广90后的根源烦恼,可能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在北京那么苦还不回家”的问题。


想家,谁能不想家。可问题是想的家和过年过节回去看到的家是两回事。


记忆里,家乡的生活好慢,十五分钟的路程足够出门找到任何一个想见的人,亲人围坐在一起不知道聊的是什么,但都是嘻嘻哈哈的场面,小伙伴们推着自行车坐在路边聊些有的没的就是最舒服的傍晚。家乡的生活没有那么瞬息万变,昨天是今天,明天也是今天。


如果曾经吵着要走出了小镇青年,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故事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没什么不一样,只不过是另一个人的另一段感时伤怀。


我们变了。他乡还未变成故乡之时,故乡早已成他乡。


恰恰相反,井里的小青蛙使使劲可以跳出井口,井外的却很难在一口井边驻足,不是因为井水不够澄澈,而是它喝惯了雨水。

你可能感兴趣的:(90后群像 | 大城市打工四年,想家,但不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