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艺与幸存者偏差

民意

磨镭不当言论事件刚爆出的时候,看着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媒下面的铺天盖地一边倒的评论,我是既茫然又悲哀。

阅读10万+,在看2.6万,仅仅第一屏,评论点赞数就高达20万。

如汪洋大海,如暴风骤雨,又有如黄河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

我想,这大概就是泯艺吧。

耿爽答记者问

果然,我们的发言人也这么说,用“普通民众对此事的反应和态度”将休斯顿火箭以及NBA堵个严严实实,哑口无言。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自己不是普通民众,而是惊涛骇浪中一艘渺小孤独的破船,随时可能被倾覆,被粉身碎骨。

写完《磨镭,你四不四洒》之后(已被删除),我已经做好了被骂的所有心理准备。

然而,从有限时间内的反馈看,支持、赞同者占大多数。

支持者中,甚至包括我的少数民族同胞——那是一个素以忠君爱国著称的古老淳朴民族。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00后威武

近日。关于我母校北大附中的一篇批评文章在网上流传,我特地拿来看看,并向正在这个学校就读的闺女阿嘟询问事实。

阿嘟说那个文章的叙述并不是完全真实。我说那不是重点,重点是,留言区里面那些同学的评论:

关你什么事?我们自己都没说啥,你凭什么说三道四? 

超标了又怎样,学校一直在整治,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你为什么看不到?

即便我们学校有什么不好,也不要你去外传。

情况很复杂,不了解不要乱说,有几个数据就夸大其词,抹黑我们学校,你呦呦鹿鸣居心何在? 

这是北大的孩子,北大的老师都没说话,你有什么资格?

……

呦呦鹿鸣的鹿鸣君,公众号:呦呦鹿鸣

窗外事,窗内忧 | 北大附中实验学校99名学生流鼻血,237人各种不良症状

阿嘟看了看,为难地说:

这,确实非常不北大附中……不过……公众号的留言都是需要后台筛选后才可见的,你确定不是作者故意把这种低级言论放出来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

我自己也做公众号,我当然知道后台留言是由作者凭心情决定是否放出。

我的公号粉丝少,阅读量低,留言也少的可怜,只要不是广告,夸的骂的我都会放出来。

但如果留言足够多……而我只把赞同的放出来,那么读者感受到的将是……

绝对正确,宇宙真理。

就像我看人日、新华、环球等官媒的留言区一样。

幸存者偏差

没错,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

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在“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等日常表达中,涉及幸存者偏差。

百度百科

例子:

在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幸存的轰炸机中,机翼中弹的数量很多,而机身中弹的却很少。因此人们认为应该加固飞机的机翼。

其实不然,就是因为机翼中弹多还能飞回来,所以机翼中弹并没有影响飞机返航;而机身中弹的少则说明了子弹打中机身对飞机的影响更大,导致飞机不能返航。

大部分官媒下显示的评论、留言,其实都是经过筛选、审核后的幸存者,既非全貌,更不能反应真正的“泯艺”。

客观讲,算一部分泯艺,算刻意营造出来的泯艺。

在被女儿点醒前,这种幸存者偏差造成的杀伤力还是挺大的:

我觉得自己是异类,是错误的,渺小而孤独。

我有点儿不敢说,不敢写,甚至不敢想。

我真蠢。

他们差一点儿就成功了。

想通了以后,我无意间看到了这个:

全网群情汹涌的抵制,但NBA上海赛依然爆满。

被动型幸存者偏差

然后我想了想自己公众号的留言点赞,嗯,其实也是幸存者偏差。

微信是个相对封闭的社交媒体,文章的阅读者大多都是熟人,朋友、亲戚、同学、同事等。

赞同者自然会点赞、转发;反对者碍于情面,基本都是保持沉默——尽管你的观点是一坨狗屎,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何必产生冲突。

这个算是被动型的幸存者偏差吧。

我想起去年写的《

北京纯爷们儿,这次真Low

》,在微信和微博里呈现截然不同的2种反应:

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下,最多是温和的批评。

而新浪微博的评论区,则是铺天盖地的辱骂、恐吓、威胁,朋友看了都心疼,劝我出门小心。

那么现在我认为,因为不存在幸存者偏差这个因素,微博的反应是相对科学、真实的。 

找骂

应该叫“找不同”。

虽然我公众号读者少,但我并不希望存在“幸存者偏差”。熟人也好、朋友也罢,有批评有异议尽管说。

因为我既不想带节奏,更不想错而不自知。


照例,最后放上几枚古钱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泯艺与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