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的大多数》(12)“我看国学”

什么是国学?我先去了解了番: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王小波在他的文章《我看国学》里提到:老师说他的国学底子不行,他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发了一些“古怪”感慨。

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若是出现哪怕一名自然科学家该有多好,可是就是出不了。

读完《论语》闭目沉思时,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但若要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涨什么学问。《孟子》呢,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绅士的作为。作者调侃说: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握手。呵呵。作者声明他不崇洋媚外也不缺少民族感情,他只不过崇拜自然科学家,比如法拉第,牛顿,爱因斯坦等等,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他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

王小波对于朱熹的书也不怎么感冒,虽然对他“格物”的论述看得特别的仔细。

王小波如此说: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在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的哪个地方。这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

言外之意,为什么不追求智慧?不思索让自己变得聪明的东西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沉默的大多数》(12)“我看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