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陌生人的信#——你喜欢写作吗?

三年前,我是个讨厌“写”的人,写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随着心里挤压的“情”和“事”太多,总希望把它写下来,可是却怎么也写不出心里的感受。心里纠结着,拿起笔,心里就更加纠结,像是堵塞的水笔,怎么也说不流畅。

不久前,我面试了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笔试的时候要求我用散文、新闻体还有诗歌的形式介绍自己。我根本分不清文体,只好怯生生地对老板说:我只会写诗歌。(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写的那些能否叫做诗歌)

现在的我再看一些写作的工具书,《七十二堂写作课》已经看完了,虽然没有教具体的写法,但是书本把文章类型梳理了一边,至少之后看作品时,知道他人写的结构,也便于鉴赏和模仿。


《七十二堂写作课》清楚的说明了文章类型,什么记叙文、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及其区别;还有日记、游记、随笔等文体。

陶行知把记叙文比作一幅画,叙述文是一部电影,真的十分恰当。记叙文是一对于某种事形状怎样,光景怎样,说述它的变迁怎样,经过情形怎样,是叙述。前者是空间的,静的;后者是时间的,动的。

例如:如果写他的面貌怎样,穿的是什么衣服,正在做什么事,周围有着什么东西,诸如此类,都关于那个人的一时的光景,是记述;如果写他幼年怎样,求学时代怎样,学校毕业以后先做什么事,后来改做什么事,诸如此类,都关于那个人的一生或某期间的变化,是叙述。

 

记叙的顺序则是观察的顺序,事物在空间里,一种是无统属关系,另一种则是统属关系;

无统属的,我们随便从哪一方看起从哪一方说起都可以的。例如我们记春日的风景,说“桃红柳绿”,记山水的特色,说“山高月小”;如果倒过来说“柳绿桃红”“月小山高”,也是完全可以的。

有统属关系的,我们观察的时候要从全体看起,顺次再看各部分,否则就看不明白,说不清楚。例如我们要写述一间房子,必须先写房子的名称、方位、形状等等,然后顺次写客室的陈设、卧室的布置,或厨房中的状况。


叙述文是事物在某时间中的经过的记录,时间的顺序,可以说就是叙述的顺序而我们需要做的事,是从无限的时间内,剪裁出与我们描述对象相关的事件。叙述有详略之分,快的叙述,便于报告事件进行的梗概;慢的叙述,便于表现事件进行时的状况。例如写一个人的病死,说“某人因用功过度,久患肺病,医药无效,于×日午后死在××病院里”。这是快的叙述。如果把其中的一段——假定是临死的一段来详写,病人苦痛的光景,家人绝望的神情,医生和看护妇的忙碌,以及那时候特有的病室里的空气,诸如此类,一一写述无遗,这就是慢的叙述。


说明书是关于某一种事物的方法、原理。说明文所表示的是作者的理解;换个说法,就是作者所懂得的一些道理、原因、方法、关系等。理解是存在于内面的东西,属于意见的范围。

说明文为帮助读者的理解起见,自然须举出一些具体的事物来作为例证

议论文是把作者所主张的某种判断加以论证,使敌论者信服的文章。议论之所以成立,由于判断的彼此有冲突。议论文的方法:一、演绎法。例如说:凡人都是要死的。 (A)凡甲是乙圣人是人, (B)丙是甲故圣人是要死的。 (C)故丙是乙;二、归纳法,例如我们已经由归纳得到“生物是要死的”的判断了,这判断如果应用于各个生物——鸡、鸭、桃、柳、张三、李四……发现有不会死的情形的时候,那“生物是要死的”判断就根本不能成立了。三、辩证法;一是矛盾对立的原则。辩证法却以矛盾为出发点。世间事物本来自身含有矛盾,例如:生长和死亡互相对立,生物一天天生长,同时也就一天天近于死亡,生长的意义也要因了死亡才可思维理解。二是量影响到质的原则。一种事物因了量的改变,性质就会变化;三是否定的否定的原则。世间事物的发展进步,必取否定的否定的顺序。

但是写作中记叙文、叙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不是独立存在的,一篇文章既可以有记叙、叙述,也可以有说明和议论。例如,要说明某一回战争所以发生的原因、此胜彼败的理由,以及给与各方的影响,往往须叙述这回战争的大概情形以及连带发生的有关事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自陌生人的信#——你喜欢写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