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熙训练营之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20220125第一天

目 录

前言 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

第1章 创新与创新能力 1/1

1.1 怎样界定创新 1/2

1.1.1 贫穷的反义词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创新 /12

1.1.2 创新、创造、发明、发现有哪些区别 /16

1.1.3精彩案例你还记得易信吗一-首创有多重要 //13

1.1.4 创新的6个特点 /14

1.1.5 创新的性质和过程 //16

1.2 1创新能力// 19

1.2.1 什么是创新能力 //20

1.2.2创新能力由哪几部分构成--创造力公式1/23

1.2.3 精彩案例 必须正视的奇迹一一日本靠什么1124

1.2.4 创新能力的特点 //27

1.2.5创新能力存在于大脑的什么地方 //29

1.2.6 《行动手册》--“21天创新训练法” 11 29

1.3 创新精神 //31

1.3.1 创新者与普通人的首要区别 //31

1.3.2 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格 //34

1.3.3 精彩案例 决不放弃--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35

1.3.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7

第2章 创新思维训练 //39

2.1 创新思维 //40

2.1.1 什么是创新思维 //40

2.1.2 创新思维的特点 /43

2.1.3 精彩案例扔掉手机的5G时代与莫泊桑的《项链》 //47

2.1.4创新思维的产生条件--问题意识 //48

2.1.5 常用的创新思维方式//56

2.1.6 自我训练 //57

2.2 难道只能这样吗一求异思维 //58

2.2.1 什么是求异思维 //60

2.2.2 精彩案例新电商的崛起--拼多多 //63

2.2.3 一个有效的求异思维训练公式 //64

2.2.4 求异思维公式的应用步骤 //66

2.2.5 自我训练 //69

2.3海阔天空与九九归---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70

2.3.1 什么是扩散思维 //70

2.3.2 什么是集中思维//75

2.3.3 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76

2.3.4 精彩案例 带给人们恐慌的人工智能 //78

2.3.5 自我训练 //79

2.4润物细无声--联想思维 1/81

2.4.1什么是联想思维//81

2.4.2 联想的3种类型 //82

2.4.3 联想的3种方法 //86

2.4.4 精彩案例 京沈高铁望京隧道盾构施工1/91

2.4.5自我训练 // 92

2.5人可貌相-直觉思维//93

2.5.1 什么是直觉思维 //95

2.5.2 直觉的作用 //98

2.5.3感例达尔文的葵花之谜 /100

2.5.4 自我训练 /102

2.6踏破铁鞋无觅处--灵感思维 //102

2.6.1 灵感与灵感思维 /104

2.6.2 灵感的特点 //106

2.6.3 灵感思维的规律 //107

2.6.4 精彩案例扑克牌通缉令 //111

2.6.5 灵感思维的应用与自我训练 //112第3章创新的方法 // 115

3.1 20世纪最大的发明 //116

3.1.1 什么是20世纪最大的发明//116

3.1.2 创新方法的分类 //117

3.1.3精彩案例图书馆搬家的故事 //118

3.2 列举法 //119

3.2.1 什么是缺点列举法//120

3.2.2 缺点列举法的训练步骤 //123

3.2.3什么是希望点列举法//126

3.2.4 希望点列举法的应用步骤 //128

3.2.5精彩案例安装在楼外的火灾逃生电梯 //132

3.2.6 自我训练 //132

3.3 检核表法 //133

3.3.1 什么是检核表法 //133

3.3.2世界上第一张检核表--奥斯本检核表 //134

3.3.3 检核表法的应用步骤 //136

3.3.4 精彩案例 国外20个走心设计//139

3.3.5 自我训练 //146

3.4 组合法 //146

3.4.1 什么是组合法 //146

3.4.2 组合法有几种实现方式//148

3.4.3 组合法的应用骤 /154

3.4.4 精彩案例 被举世公认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组合//154

3.4.5 自我训练 //156

3.5 BS法与635法 //156

3.5.1 经典创新的方法-BS法 //156

3.5.2 BS法的四项基本原则 //157

3.5.3BS法的应用步骤 //159

3.5.4 精彩案例怎样提升客户满意度,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11

3.5.5 什么是635法 //161

3.5.6 自我训练 //162

3.6 移植法 //163

3.6.1 什么是移植法 /163

3.6.2 移植法的几种类型//166

3.6.3 移植法的应用步骤 //175

3.6.4精彩案例人脸识别技术还可以移植到哪里 //176

3.6.5 自我训练 //177

附录 测一测:你的创造力有多强// 179参考文献 // 184


1.1 怎样界定创新

1.1.1 贫穷的反义词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创新

我们为什么要创新呢?以下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来谈一下体会。

曾问过很多人,贫穷的反义词是什么?典型的回答是:富裕、富有。然而不断地学习后我们会发现,贫穷真正的反义词不是富裕和富有,而是富达。富裕及富有等词汇的含义约等于富这个字。

贫、穷、富、达这四个字中,贫和富是一对,指的都是物质层面,如有房吗?有钱吗?有汽车吗?而穷和达是一对,指的都是精神层面,包括思想、观念、心态,以及人生的得志与失意。

过去,我们常认为穷指的是没有钱,但其实穷与钱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很富有的人很可能是一个穷人,而另一个经济上很贫困的人很可能是一个达人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有两句古语,一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里的富与贫是相对的;另一句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与达也是相对的。

我们都知道第一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句话出自《孟子》的

>> 2

创新与创新能力 第1章

《尽心章句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后人在不失孟子本意的基础上将“兼善”改为“兼济”。

另外,中国很多文字中,包括一些古诗词中对贫、穷、富、达也有表述比如:贫,气不改;达,志不改。--元代宋方壶的《山坡羊·道情》

改革开放,民族复兴,其目的都是在国家强盛的基础上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富裕?

前提是必须先解决“穷”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先完成由“穷”到“达”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由“贫”进入“富”。

什么是穷?

穷的繁体字是“窮”,我们的老祖宗创字的时候就给穷字下了定义:弓身

于穴!一个人弯着身子在洞穴中延续生命,我们就说这个人是穷人。大家会问

怎么会有人在洞穴中延续生命呢?

穴字,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了三种含义的变化:最早的穴字指的就是洞穴

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就住在山洞中。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家,所以家是穴这个字的第二个含义。

现代社会很少有这样的人了,很多人走南闯北,游历四方,是不是就没有穷人了呢?不,因为穴字的第三个含义是:生存壳。生存壳是无形的,但也起着巨大的作用,突破不了自己的生存壳,就是广泛意义上的穷人了。

长期处于弓身于穴的“穷”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第一,无法释放自己的潜在能量。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能量,研究发现,在被埋没的人当中,有95%属于自我埋没,自己就把自己否定了,并不是被环境或者社会压制。

第二,会形成洞穴心理。洞穴心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皇权感”及“以自我中心”,在这个圈子里,我就是至高无上的,以至于故步自封。其他表现还有

3<<

保守、狭隘、偏见、封闭、无进取心、自卑、牢骚满腹等,感觉自己生不逢时。

第三,形成穷人链。穴中之人像链条一样紧紧拴在一起,想要挣脱非常困难。很多这样家庭的孩子想要出去闯一闯,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生活,所遇到的阻力足以让他们灰心丧气。长此以往,这样的人群会成为社会变革的目大阻碍力量,甚至导致变革的失败

什么是达?

达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也有三种含义的变化:最早的达字指的是道路的通畅正所谓四通八达。后来,达字被引人了官场,有了达官贵人之说。再后来,达上升为一种思想境界,叫达观。达观的人我们称为达人。达人有什么表现呢?

他们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实现了一个还有第二个。他们有成就感,有价值感。

他们善于思考,并义无反顾地兼济天下。

因此,我们要努力挣脱穷人链,进入达人群!

什么是贫?

古代,分财为贫。我一共就有五块钱,今天花三块钱,明天花两块钱,全都没有了,就是贫。正所谓一贫如洗。

现代,分时为贫。每个人时间都是一样的,也都是相对有限的,成功的人都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中,而不是分散于多个事情中,这就是不分时。

什么是富?

>>4

古代,有酒为富。家中有酒就是富裕人家。现代,有备则富。

只要有了备,走向富裕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某个企业家说的,您可以把我的机器、设备、人员都带走,我依然可以再建造一个更好的企业。这就是有“备”做支撑。

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超前的观念、积极的心态、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良好的专业知识。

本书仅仅从创新这点展开。

下面再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谈一下创新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有三大基本规律,其中一个是竞争规律。竞争规律可以简单用八个字来表述: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竞争是残酷的。

请思考

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呢?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呢?或者说:什么样的竞争是最聪明的竞争?

最聪明的竞争是没有竞争的竞争,也就是避免竞争!怎样做到避免竞争呢?

一起走才有竞争,不一起走就无所谓竞争。怎样做到不一起走呢?有两个办法:一是落后一步,让别人先走,但要知道市场经济是淘汰型经济,落后就要惨遭淘汰,因此要想竞争取胜,只能用第二个办法,即领先一步。

怎样做到领先一步呢?

那就要时时处处创新、创造、与众不同。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高于对手的创新能力。

由此得出,竞争的根本不在于其他,而在于彼此之间创新能力的竞争。人与人之间如此,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同样如此。

5 <<

对于企业来说,打造什么样的组织最具有竞争力?研究表明:并不是学习型组织,而是“双脑型”组织!即“创新+执行”的组织!

企业如果缺乏创新,就会产生漏斗效应。也就是企业增长的加速度远远小于其下沉的加速度,逐渐出现老化现象,乃至消亡。

总之,我们必须建立这样的概念,增长不同于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更好的发展!

1.1.2 创新、创造、发明、发现有哪些区别

1994年,30岁的杰夫·贝佐斯有了一个令他惊讶的发现,那就是尚未成熟的互联网络的使用人数正以每年高达2300%的速度在激增。

这个发现让他很兴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伟大的“亚马逊”网上书店诞生了!

之所以说亚马逊伟大,是因为杰夫·贝佐斯毫无争议地率先开启了全世界电子商务的大门!

1999年11月,当当网开通了。这也是一家从运营网络书店开始的电子商务公司,曾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商城。

请思考

亚马逊网站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开启电子商务大门的商业模式,无疑可以称为创新,那么当当网,带有一定的借鉴性质,也可以称为创新吗?如果也算的话,那么这两种创新又怎么区分呢?

可以说,人类社会是伴随着创新而诞生和发展的。但到底什么是创新,创新与创造、发明、发现又有什么区别呢?

国际社会公认的“创新(Innovation)”一词由约瑟夫·熊彼特首先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到目前为止,对创新比较权威的定义有三种:熊彼特:创新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毁灭”,同时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

>>6

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

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是人类极为宝贵的品质。世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科学技术的生命也在于创新。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

创造(Creation)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创造出来,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

发明(Invention)通常是指人类通过技术研究而得到的前所未有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指出: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现(Discovery)是对客观世界中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现也常常被称为科学发现(Scientific Discovery),这是因为发现的结果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尚未被人类掌握的规律,所以也称为科学发现。

创新、创造、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是:首先,发现所涉及的事物(这里所说的事物是广义的,下同)是客观世界中已经存在的,而其余三者所涉及的事物都是客观世界未曾存在的。

其次,创造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含。而发明

一般特指技术领域,也常使用技术发明一词。但两者皆停留在思想及过程阶段

(比如常说的发明专利,专利的本质都是保护思想的)。倘若这种前所未有的思想一旦转变为结果并具备了经济及社会价值,就成为创新。

创新更具备目的及结果两个特点,或者说创新就是把知识和能力成功地转换为直接和间接的市场价值的过程。

7 <<

例1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1年,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y)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当有人问法拉第这有什么用时,法拉第说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谁也不知道他会长成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当时法拉第也不知道这一发现到底有什么用处。

时至今日,应用这个原理诞生的创新成果数不胜数,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比如我们熟知的:发电机、变压器、感应电机、充电电池的无接触充电、感应焊接、电感器、电磁成型(电磁铸造)、磁场计、电磁感应灯中频炉、电动式传感器、电磁炉、磁悬浮列车等。

接下来我们讨论之前提到的亚马逊网站和当当网。

简单点说,创新是指人类提供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事物的一种活动。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汇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创新。一个是“事物”,一个是“前所未有”。

这里的“事物”很广泛,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上至国家政权,下至百姓生活,从天文到地理,无所不有。

这里的“前所未有”却只有一种含义,那就是“首创”。任何的创新都必须是一种首创活动。通俗点说,首创就是第一个的意思。不过这个首创因为参照

对象的不同而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相对于其他人或全人类来说,发明者要是第一,是首创。比如,中

国嫦娥四号代表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背面。

第二,虽然相对于其他人我们不是第一个,但相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第

8

一,是首创。比如,百度在谷歌之后推出搜索引擎;单位举办了一场与往年不同的新年联欢会;部门推行了新的工作方法;生产车间进行了某些方面的技术改进等。

第一种情况称为“狭义创新”,第二种情况称为“广义创新”。按照这个定义,想必大家已经可以判断出亚马逊网站和当当网分别是哪种创新的类型了。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狭义创新,还是广义创新,都会对社会进步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凡事先易后难,今天的创新学习更提倡从广义创新开始。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有创造性的,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是否曾有他人提出过,而在于对个人来说是不是新颖的、前所未有的。只要我们相对于自己,有新的想法、做法,新的观念、设计,新的方式、途径,就是创新。

下面看一个广义创新的例子。

例2

故宫博物院 94 年来首开夜场,邀你免费看元宵节灯会!

正月十五看花灯的习俗延续很久了。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

博物院在建院 94年来首次举

办“元宵节灯会”,紫禁城古

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

点亮。

专家介绍,正月十五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新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新春庆

贺活动的延续。然而,因为北京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所以近年来几乎没有元宵节灯会会在文物保护单位内举办。2019年,紫禁城打破了这一“传统”

9 <<

故宫博物院首开夜场,迎上元之夜,《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在古

城墙上闪耀展示,让这个“最大的四合院”亮起来。

此次活动不收费,邀请了劳动模范、北京榜样人物、快递小哥、环卫工人、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消防队员、公安干警等各界代表以及观众朋友(预约成功者)数千人,观灯赏景,共贺良宵。

瞧,连百年故宫都创新啦!只要我们结合身边的工作、生活做出前所未有的以及与众不同的事情,就是创新!

我们之所以提倡广义创新是为了消除创新的神秘感,消除大家对创新的畏惧心理,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更有价值的创新不是相对于自己,而是相对于他人。

以下对狭义的创新进行讨论。

怎么理解创新呢?让我们再换个说法来看,创新其实就是:做别人不做的事

例3

王永庆卖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了台湾同胞和全世界华人的心。台湾同胞中是谁,或者是哪家企业第一个向灾区捐款的呢?这就是著名的台塑集团,捐款数额达到1亿元。大家知道,台塑集团的创始人王永庆先生备受各界推崇,是令人尊敬的华人企业家被誉为“经营之神”。(不幸的是王永庆先生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10月15日在美国逝世,享年92岁。)

虽然现在台塑集团都是大手笔,但早年王永庆可是从卖米开始的。下面我们看看王永庆早年卖米的故事,看看他卖米和别人卖米有什么不同。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

>>10

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近30家米店,竞争非常激烈。而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没有任何优势。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

请朋友们记住:要想比别人多挣些钱,一定要做不同的事情!哪怕与众不同的一点点。

首先,当时其他米店都是坐等顾客上门的,只有王永庆沿街去推销。那时候的台湾,农业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

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

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永庆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和两个弟弟

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反复淘

米的麻烦环节。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王永庆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还增加了“送货上门”的服务方式。今天的快递业很发达,快递

员都是送到家门口,但这在当时却是一项创举。更重要的是,在送货上门时他还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在送米上门的同时,还总是见缝插针地做一些精心的统计,比如这户人家有几口人,每天用米量是多少,需要多长时间送一次,每次送多少,他都一一列在本子上。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的家里。

第二,在送米的时候,王永庆还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记下米缸的容

量,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

进去,然后将陈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顾客的心!

第三,王永庆还会了解顾客家发工资的日子,并记录下来,在他们发了

11 <<

工资一两天内去讨米钱。

王永庆这些精细、务实、跟别人不一样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王永庆就是这样从

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造就台湾首富的事业。

从王永庆先生成功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要以为创新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卖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对一个国家、民族或企业都很重要,这里通过一个个人的例子来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你一定听说过“头脑风暴法”吧?这个方法本书的第3章会有详细的介绍下面咱们就看看有关这个方法发明人的故事。

例4

“头脑风暴法”的发明人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的奥斯本率先应用并总结发表的,右图是他的照片。本书第3章中介绍的检核表法也是他率先应用的。

亚历克斯·奥斯本(1888-1966)于美国汉密尔顿大学毕业后,在《水牛城时报》任职,为该报撰写文章。但三个月后因被解雇而失业。第二天他拿着自己的文章去另一家报社应考。主考人问:“你从事写作多少年了?”他回答:“只有三个月。不过无论如何请

你们先看一下我所写的报道。”主考看完文章后对他说:“从你写的文章来看,你既无写作经验,又缺乏写作技巧,文句也不够通顺,但是内容略富有创造性,可以先让你代理两三个星期试一试。”奥斯本从主考官的话语中领悟出“创新”的重要。此后,他积极主动地开发自己的创造力,规定自己“每天要> 12

有新创意”,结果他工作成绩卓著,变得能力超群。

后来,奥斯本在布法罗大学开设了创造性思维夜校,致力于推广创新教育。1953年,他出版了代表作《创造性想象》,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引起

了人们对创造力开发的广泛关注。其中就有著名的“头脑风暴法”

你看,创意、创新会给我们带来改变,不是吗?

1.1.3 精彩案例 你还记得易信吗--首创有多重要

首创很重要,尤其是互联网时代。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张小龙带领的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

造的移动即时通信产品“微信”正式

推出,如右图所示。

两年之后,2013年8月19日, 微信 易信

中国电信与网易宣布合资成立浙江翼

信科技有限公司,并发布了移动即时通信产品“易信”。

易信是一款能够真正免费聊天的即时通信软件,免费电话、高清语音聊天、免费下载海量贴图表情及电话留言等功能,让沟通更加有趣。

易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向联系人免费拨打电话以及发送免费短信,向手机或固定电话发送电话留言,同时也可以向好友发送语音、视频、图片、表情和文字。此外,还可以通过“朋友圈”拍照记录生活,与好友们分享自己的近况

而截止到2019年年初,微信依然不能直接通过手机通讯录向联系人免费拨打电话以及发送免费短信,貌似易信的功能更加强大,更有实质性意义,应该

拥有更广泛的用户才对。

但是,多年过去了,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8年11月中国移动App

13 <<

排行榜TOP1000显示,微信稳稳占据排行榜第一名位置,而易信已经被甩出前

500名,位居512名。

2019年1月9日上午,腾讯在广州举行的微信公开课上发布了《2018年微信数据报告),报告中显示:2018年微信的月活用户达到了10.8亿人。如今的微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吃喝玩乐、购物付歉、政务办事等都可通过微信来完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完全为手机而生的微信、替腾讯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抢下了一个“无可替代”的入口。

这样的局面归因为微信是“首创”的。

1.1.4 创新的6个特点

创新有以下6个特点:

普遍性。创新存在于一切领域,没有哪个事业、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是一成不变的。

永恒性。创新是人的本能,只要有人类,就有创新,这种活动受人类自我实现本能的支配。另外,人类的其他活动有可能终止,但创新永远不会终止。

超前性。由于创新就是相对于他人的首创行为,因此社会认识必然滞后于创新,创新总是超前的。

艰巨性。有两个因素导致了创新的艰巨性。其一是由于创新的超前性而致因为超前,所以可能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遭到反对,给创新者造成很大的压力,并制造了艰难的创新环境;其二是由于创新本身,创新是做前人或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实现创新的过程和方法都需要探索,因此带有不确定性和技术上的难度。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创新的艰巨性。

社会性。如前所述,完成一个创新,不但要想还要做,要实施。实施过程中就要与社会发生联系,产生社会性。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分工的细化,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 14

创新无止境、无边界、无权威、无框框。最好的创新永远是下一个!任何学科、领域、部门都是人为划分的结果,既然是人为划分,就可以人为打破故创新也无边界、无框框。有人会说隔行如隔山怎么解释,我们要说的是,在专业知识面前,不同的行业、专业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创新面前,规律是一样的,而且越是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越是能诞生超乎寻常的结果。规律表明,那些真正的创新大师们往往都是知识渊博的人,他们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只是在某个领域更加突出而已。就像某位哲人所说,科学的殿堂就像一所大房子,不同的学科只不过是这所大房子开的一个个窗户而已。换句话说,不同学科之间原理可能是相通的。

因此,不要怕转行,必要的时候转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另外,要博览群书,这样非常有利于创新活动。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受到广泛欢迎的原因。

另外,在创新面前人人平等,谁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强者,没有任何人是权威。很多时候,我们对权威的过分迷信会形成对创新活动的巨大阻碍。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5

权威心理

人们普遍都有相信权威的心理。心理学家穆勒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提出了一些问题,请100名学生作书面回答。答卷交上后,他进行了简单讲评并谈到了某位学术权威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后来他又发下答卷,要学生进行修改,结果学生们都不假思索地采用了专家权威的意见。

这便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权威实验”,证明了人们普遍存在的“相信权威胜于相信自己”的心理。

15 <<

例6

迷信权威,错失重大发现

人类到底有多少条染色体?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潘特就在其著作中指出:大猩猩、黑猩猩的染色体都是48条,由此可以推断人类的染色体也是48条。后来几十年,大家都认为人类的染色体是48条。

20世纪50年代,美籍华裔生物学家徐道觉的一位助手,在配制冲洗组织平衡盐溶波时,由于不小心,配错了低渗溶液,低渗溶液最容易使细胞胀破。当他将低渗溶液倒进胚胎组织,在显微镜下无意中发现,染色体溢出后、铺展情况良好,染色体的数目清晰可见。这本来已使徐道觉找到了观察人类染色体数目的正确途径,他已意外地获得了发现人类染色体确切数目的大好良机,可是他盲目地相信潘特的结论,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独立研究,错失了一次原本该属于他的殊荣。后来又过了几年,另一位美籍华裔生物学家蒋有兴,也采用了低渗处理技术,才终于发现了人类染色体不是48条,而是46条。

徐道觉过分相信迷信权威,把本来能够实证的机会放弃了,真是无比遗憾

1.1.5 创新的性质和过程

1.创新的性质

创新的性质有两个: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是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有中生无则指对现有事物的改进。

无中生有的事例太多了,可以说整个世界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从钻木取火、电的发现到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电灯、电话、电脑、电视、激光、原子能、移动互联网等,都是无中生有的结果,都是伟大的创新,都改变了整

个人类的生活。

未来的世界将是怎样?真是很难预测,要知道预测未来比创造未来还难!

相比于无中生有来说,有中生无的事例就更多了。

》16

例7

华为Mate 30Pro

1973年4月3日,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发明

在纽约街头进行测试的世界上第一台手机摩托罗

拉DynaTAC8000X重2磅(907.2克),通话时间为半小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

2019年9月19日,中国华为公司在德国慕

尼黑举办重量只有 198克的Mate 30 Pro 全球首款第二代5G手机发布会,如右图所示。今天,无数世人尤其是国人以手中持有华为 Mate 30 Pro 而自豪。

诚然,某种意义上,不管华为的手机怎样先进,相比诞生于1973年的那个“大哥大”,都属于有中生无的改进型。

例8

日本铃木味精的小发明

据说,日本铃木味精公司曾有一段趣闻。经理命令全体职工:“为了使味精的销售额增加一倍,不论是什么样的设想,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来。”

营业部门、宣传部门、制造部门都各自提出了销售奖励政策、引人注目的广告、改变瓶子的样式等各种方案。可是,有一名女工却感到束手无策

脑海里一片空白。

一天做晚饭时,她正准备做一种粉状佐料,但由于佐科潮湿倒不出来无意中,她将筷子插到瓶口内盖的孔里,把孔弄大了点,佐料便哗啦哗啦地

倒了出来。

17 <<

一见此状,母亲便说:

“经理不是要你们提设想吗?这个不是正好吗?”“哪个?"

“把瓶口开大一点呀!”

她寻思:"这也算吗?”因为实在想不出什么来,只好提出了将味精瓶口内盖的孔增大一倍的设想方案。

没想到审查的结果,这一方案居然列入了中奖的十五个项目中,她得到了三万日元的奖金。试销之后,果真使销售额倍增。为此,经理还给予了特别奖。

她大吃一惊:“原以为设想是很难的事,却轻易就得奖了。像这样设想我一天可以提出两三个!”

其实,改进型的创新就是这么简单。

2.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过程分为两步:想和做。

想,就是要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就是要敢于做前人所未做。

首先要敢想。我想这里的重点应该放在“敢”字上。有很多的人,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做了。虽然完成一个创新不仅要想还要做,但想是前提,首先要敢想,也就是要善于进行创造性思考。“我一直以为那样做是不行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让别人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不是吗?所以要经常做一些“敢想”的练习才对。

之所以不停地鼓励要“敢想”,是因为创新的本质是做“非共识”的事。已经是大众共识的事物,就没什么创新可言了。所以当我们心心念念想“创新的时候,还要有心理准备去接纳大家的“非共识”,接纳大多数人的不相信、不支持甚至看笑话,因为他们期望通过你的失败来证明所谓“共识”的正确。创

>> 18

新的道路就是非共识的道路,就是在怀疑与争议中前行的道路。因此,一定要敢于想敢于做!

在这里再多说几句“敢想敢做"。不得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非共识”有极高的警惕。不管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古训,还是“要乖”“听话才是好学生”的教育模式,一切都是把“遵守既定规矩”“不要打破传统”“不要挑战共识”内化为我们生存的本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创新”并没有真正成为主流和共识的原因。

其次,成功者大都是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思想、创意、新的知识点的价值越来越大,一个好的创意可能拯救一个企业,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到底该怎样去想,或者说怎样正确地进行创新性思考呢?请关注后面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

另外,有个好的想法还要敢于去实施。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创意都能转换成很好的结果,都能被市场所接受,不去试验一下,不会知道新想法到底怎么样。“要是失败了多丢人啊”“大家都会笑我的”等,拥有这些想法的人绝不会成为很好的创新者。

创新能力

例9

金融危机到来,网吧能做什么?

据CCTV新闻频道报道:网吧本来是人们上网休闲的地方,但日本东京一家网吧却增加了一项新的功能,为没有住所的失业者提供住所。这样一来

这些失业者不仅有住的地方,而且在重新寻找工作的时候还可以把网吧的地

址写在求职申请上,以方便雇主和自己联系。原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

19 <<

当华科量职业弹毕不¥明工华来游¥本示一“互胖业不亚我机解来日“与

者必须提供自己的正式地址才可能被雇用,这可难坏了他们。

为解决这个难题,东京这家网吧别出心裁,向这些居无定所的求职者提供长期住宿,这样他们就有了自己的一个正式地址。尽管网吧提供的住所很简陋,不过是仅能容纳一人睡觉和上网的小格子间,但他们却很满足。

目前,这家网吧的 50个格子间都已经住满了。

从上面的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东京这家网吧适时做出的创新举措不仅

让企业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并且还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1.2.1 什么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简称为创造力,特指创造者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也就是产生新

的想法和新的事物或新理论的能力。

创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国家,由此,可区别称为个人创造力群体创造力或国家创造力。但群体及国家的创造力都是以个人创造力为基础的故本书着重谈的是个人创造力的提升。

尽管我们给出了创造力的含义,但大家可能还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它。创造力到底是一种什么能力呢?

下面我们对创造力和智力做一个比较。

智力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今天教给小孩子这个东西叫“杯子”,明天再问他“这叫什么”他立刻说出“杯子”,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智力好。智力的核心能力是记忆力,还包括注意力和观察力。

而创造力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能力!要改造这个世界,首先要认识这个世

界,因此创造力包括智力,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20

最新观点认为,智力是一种中间能力,而创造力才是人的最终能力。正因为如此,创造力成为人类最主要、最宝贵的能力。一般来说,优秀的人、成功的人都是创造力出众的人。

换个角度说,我们不仅要知道世界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还要知道怎样改造世界。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更要学习如何改造社会。

例 10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

看一个朋友早年的例子。那时候朋友的孩子读小学二年级,其中数学有一个单元是“长度与刻度”,单元学习结束后有个单元测验。那天朋友的孩子

回到家后举着考试卷让她签字,她一看考试卷的内容,基本都是单位之间的

换算,1米等于多少厘米之类的,应用题也差不多是这些。

她一边签字一边问孩子:“刻度标在哪里呀?”孩子立刻回答:“尺子上

用尺子丈量长度。”她又接着问:“刻度除了标在尺子上,还能标在哪里呀?"

这个问题把孩子问住了,他说:“不知道,没有学。”于是她便引导孩子去找

找看,看看有什么东西如果标上刻度后会更方便一些。

小学生学了长度和刻度后,如果只停留在长度单位的换算上,只知道用标有刻度的尺子去丈量长度,尽管他做得很熟练,但这只能是对智力的培养。如果再引导学生学习了长度和刻度之后,“还能把刻度标在哪里,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就属于开发了创造力。

例 11

袁隆平的故事

我们来看一个大家熟知的人的故事,来体会一下改造世界的含义。他就

21 <<

是袁隆平。

中国最富有的人应该是谁?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如果袁隆平去申请专利的话,他一定可以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但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了国家。我们能做到吗?

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在课本上学习过袁隆平的先进事迹。但那个时候对他带给人类的贡献还不能充分理解。还是看一看数据吧,没有杂交水稻之前,全国最好的稻田亩产为400公斤。而现在,大部分稻田亩产在800公斤左右。你看,人工杂交水稻这项技术已经使稻米产量提高了一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每年增产的粮食就为世界解决了 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袁隆平为此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

当年袁隆平考大学,选什么专业呢?家人十分尊重他的意愿,他最终如

愿以偿地跳进了“农门”。之后,他教了很多年的书。

袁隆平一边教书一边搞科研。经历了1960年的大饥荒之后,他决心研究出高产的水稻品种,让更多的人能吃饱饭。当时,雄性不育株的培育是个世界性难题。但袁隆平坚信,外国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国人不一定不能解决而且他根据学到的原理大胆推论:大自然中就应该存在这样的植株。

农业科研和工业不一样,时效性非常强,农时不等人。1964年,为了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每天顶着烈日,弯着腰,脚踩着烂泥,一株一株地在稻田中查看,终于在第十四天他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植株。他欣喜若狂。这样的植株是他以后进行科研的关键啊!1964年到1965年的两年中,他和妻子一共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

1964年到1970年的六年中,袁隆平和助手们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都没有成功。直到他们转变思路,跳出栽培稻的圈子,利用在海南岛发现的一个新植株进行试验后,才为杂交水稻技术找到突22

破和转机。又经过随后“过五关”的磨难,1974年,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才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又是3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袁隆平受聘为联合

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要到各国进行指导。这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袁隆平获得了“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

和喜爱,而且正像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中对袁隆平评价的那样,“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读到这里,你对创造力--改造世界的能力应该有一个初步概念了吧

1.2.2 创新能力由哪几部分构成--创造力公式

下面我们进一步对创新能力做深人了解。人的创造力由哪些能力组成呢?请看下面的创造力公式:

公式一:创造力=智力+创造性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是基础。我们要想改造这个世界,首先要认识这个世界。因此,一个成功的创新者必然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当然,这里的知识不仅包括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包括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公式二:创造性=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的方法

创造性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有没有创造性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的核心。有的人智力很好,书读了很多,知识很丰富,学历也很高,但就是缺乏创造性因此一生中没有多少真正的创造性成果;而有些人学历虽然不高,在开始进行创新的时候也没有积累大量的知识,但他们的创造性很好,尤其是在创新精神

23 <<

和创新思维方面超常,最终他们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同时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这几例就是这样的代表:

瓦特:工人,发明了蒸汽机;

斯蒂芬森:放牛娃,发明了火车;李春:石匠,设计了赵州桥;李时珍:落第书生,药物学家;华罗庚:店员,著名的数学家;齐白石:木工,国画艺术大师;高尔基:杂工,伟大的文学家;吴运铎:工人,兵工专家。

还有大家熟悉的爱迪生,他只读了3个月的小学,一生中却有两千多项发明,一千多项专利,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他的许多发明彻底改变了这个

世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创造性公式中的这三项都很重要。其中,创新精神是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而灵活运用创新的方法能让创造力快速得到提升。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都分别列了一章来讲,但创新精神没有单独列出一章就放在本章中我们来谈一下,即1.3节中你将看到的内容。

请思考

在理解了创造力含义的基础上,你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实中每个人的创造力高低是不一样的。你认为这种差别是天生的吗?你敢说自己是创造力高的人吗?

1.2.3 精彩案例 必须正视的奇迹--日本靠什么

日本,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虽然媒体普遍认为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经济迟滞不前,创新能力下降,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但我们必须正视:

>> 24

从2000年到2018年,日本在19年中拿到了18个诺贝尔奖,仅次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二。

来自搜狐网的消息,专业资讯服务提供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18~2019年度全球创新百强企业与机构(DerwentTop100 Global Inno- vators)榜单,排名基于专利相关的四个维度,包括每年申报的专利总数、获得

审批的专利比例、专利组合在全球的分布情况以及通过被引用次数所得出的专利影响力。其中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美国和日本,在百强中的比例超过了70%

日本更是以39家力压美国的33家。而中国只有华为、小米和比亚迪等几家企

业入围。

日本有11家企业获得英特尔PQS奖,这在全球评出的总共18家获奖企业

中占有绝对的优势。iPhone里的1000多个核心部件有一半以上源于日本制造。

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几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

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

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列世界第一,约80%:

日本的专利授权率高达80%,居世界前列,可见其专利申请的质量。

麦肯锡在2013年曾发布研究报告,罗列了有望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未来12大新兴颠覆技术,分别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次世代基因组技术、自动化交通、能源存储技术、3D打印、次世代材料技术、非常规油气勘采、资源再利用,目前日本在全力投入以上这12个方面,

且大部分已经做到了世界前三名的位置。

事实上,日本的技术已经渗透到全世界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

不仅如此,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连续三十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世界最佳生活品质排名表中,日本一直长期居于首位。

日 PQS奖即英特尔公司发布的最佳品质供应商奖,旨在激励英特尔主要供应商提升品质,追求卓越。要达到 PQS 资格,供应商必须在英特尔的评估成绩单上得到80分以上。该评估成绩单主要测评供应商的业绩、成本效率、质量、可用性、交货情况、技术以及反应性指标。

25 <<

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6亿。日本国土狭小,咨

源贫乏,国民经济所需的主要资源90%依赖进口。

不禁要问,这样一个资源匮乏、土地面积稀少、原材料几乎都要进口的国家为什么能在半个多世纪中维持GDP居于世界前三位?美国曾评论,资源小国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奇迹,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正视奇迹,日本靠什么?还是让我们听听日本人怎么说:

日本前首相在谈及日本经济起飞时曾经说过:“日本土地狭小,资源短缺,靠什么在世界立足?靠什么与人竞争?主要靠开发国民的创造力。”

成立于1960年的日本发明学会的会长丰泽丰雄说:“对于既没有辽阔疆土,又没有资源的日本来说,目前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就是因为每年有50万人走进'创造大学’,这所大学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无形财富,并转变成有形财富。”

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要求教育成为“打开能够发挥每个人创造力大门的钥匙”。

1963年,日本经济评论会在《关于人的能力政策的报告》中指出:“最重要的是产生独创技术的创造力,比什么都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广大国民具有司能实现自主技术的基础教养和创造能力。否则就难以涌现足够数量的有创造能力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1982年,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主持会议,确认把提高创造力作为日本通肉二十一世纪的保证。

为了鼓励国民搞创新,日本政府把每年的4月18日定为发明节,这一天津

行表彰会,纪念著名发明家等活动。

难怪许多经济学家评论说,经济大国的实质是创新、创造、发明大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进步,就要正视别人的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缩小差距、超越别人,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

>>26

1.2.4创新能力的特点

不知你对上面要求思考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结论,请注意和下面讲的创造力的3个特点进行对照。

提示

包括这3个特点在内的一系列结论获得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RW.斯佩里博士及他领导的研究小组。

创造力的3个特点是:创造力人人都有。

决定创造力的是人的大脑。只要脑细胞发育正常,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并且每个正常人的创造力天赋都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我们一生下来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我们大家在婴幼儿期和爱因斯坦、爱迪生有着同样的创造力。

这一结论打破了“天才论”,纠正了人们过去一直认为的创造只是少数人所为,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错误思想,揭开了创造的神秘面纱。

也许你要发问了,既然我们荣幸地和爱因斯坦、爱迪生有同样的创造力那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爱因斯坦或爱迪生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请见创造力的第二个特点。

创造力是潜力,需经过开发才能释放。

创造力必须经过开发才能表现出来,如果不开发,永远是潜力,一直到老。每个人的创造力大致是相同的,即便是有区别也没有数量级的区别。之所以后天表现的差别极大,是因为开发的程度不同,只要我们去开发,创造力就会释放;不断开发,就会不断释放,我们的创造力水平将不断提高,人人都可以成为创造的强者。

那么,创造力什么时候可以开发到头呢?不断地开发会不会把脑子累坏呢?请看创造力的第三个特点。

创造力潜力无穷。

27 <<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先要从脑细胞的数量谈起。

每个人长到12岁后,脑细胞就基本发育成熟,其总数量达到140亿个。你可能要问这140亿个脑细胞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100万亿个开关的计算机假如它全部用来记忆,请猜一下,能记住多少本书呢?50本,100本,还是1000 本呢?

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500000000本,即5亿本!

这个数字与我们的想象值有巨大差距,它就是我们潜在的脑资源。

请记住:一个人能做的事比他所做的事要多得多!人脑24小时的显意识与潜意识活动量极大,如用文字记录下来约可写成20万字,但其中有创造价值的部分仅为数百至数千字。

研究表明,普通人一生中只用了全部脑细胞的3%~5%,其余95%~97%都未被开发利用,所谓的人才也只用了10%。那么伟人用了多少呢?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头颅,经二十余年的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脑细胞数量及重量与常人一样,只是细胞之间的突触较多,说明用脑较多,但也只是用了全部脑细胞的30%!这位划时代的、以头脑当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也依然有70%的脑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有限的生命来说,我们有无限的脑资源。只要我们不断去开发,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成为伟人。

前面讲了,创造力存在于人脑之中,那么,无限的脑资源中自然也潜藏着无限的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说创造力潜力无穷的原因。

综上所述,创造力有三个特点:一是创造力人人都有;二是创造力是潜力需经过开发才能释放;三是创造力潜力无穷。这三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是真理。真理都很简单,可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爆发脑内革命!

苏联的创新教育学工作者曾指出,如果人人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巨大的创新潜力,那么世界上的发明家、创造者的数量可以增加千万倍。这将给人类文

明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28

1.2.5创新能力存在于大脑的什么地方

下面我们来看创新能力,也就是创造力到底存在于大脑的什么地方?是“左半球”还是“右半球”?

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创造力存在于我们的右脑之中。右脑被称为创造脑而左脑被称为知识脑。左脑主管语言、计算、逻辑思维和时间管理,通常左脑发达的人,智力较高。右脑主管音乐、艺术、非逻辑思维、情绪感知和空间管理,右脑是用形象来思考和记忆的。

过去,左脑被认为是优势半球,因为它主管着语音中枢,并管理着人的右侧身体活动;而右脑被认为是劣势半球,并认为它只管左侧身体活动。因此过去的传统教育偏重于左脑的开发,而忽略右脑的开发,今天,当人们已经了

解到右脑的巨大潜力之后,如何更好地开发右脑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右脑是创造脑,但要真正完成一个创造,却需要左右脑的密切配合,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首先由右脑提出一个看起来是非逻辑的创造性设想,然后再由左脑将其转化成语言和逻辑表达出来。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是以语言来思考,而是以跳跃的形状和形象来思考,然后努力将其

置换成语言。”这说明爱因斯坦是右脑和左脑同时工作的。

请思考

右脑主管身体哪一边的动作?左撇子好不好?你能列举出知名人士中谁是左撇子吗?

1.2.6 《行动手册》--“21 天创新训练法”

长期以来,由于创新本身的复杂性,使创新能力和创新过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也被视为少数人的天赋才能。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创造力不属于某些天才,普通人经过开发训练,一样可以进行创新

29 <<

活动。美国布法罗大学曾通过对330名大学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受过创造性息维教育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与没有受过这种教育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0%。

另一项测试表明,学过创新方面课程的学生,与没有学过这类课程的学生相比,自信心、主动性以及指挥能力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长期坚持开发职工创造力的培训。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那些经过创造力开发培训的人,发明创造和获得专利的速度,平均要比未经过培训的人几乎高三倍。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并不高,但他们非常注重创造力的开发,培养了大批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也是至今西方60%以上的重要科技成果都出自美国人(当然包括移民)的根本原因。

美国获诺贝尔奖的人数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这不能不说跟美国教育从小就重视创造性培养有关。事实也证明,创造力是可以开发和训练的,开发与不开发截然不同。

读到这里,你一定会问:那么用什么方法开发和训练创造力呢?下面就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21天创新训练法”!

即每天提出一个创新设想,连续坚持21天。

方法说明:根据《行动手册》的要求,希望你一边学习一边训练;当然也可以整本书读完后再开始训练。不管怎样,一定要坚持21天!

运用书中介绍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的方法,每天围绕工作或者生活提出一个新“问题”及新“设想”来,哪怕不去实施都没有关系,久而久之,就形

成了创造性的思维,进而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改变。

请把你的设想随时在《行动手册》中记录下来吧。>> 30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熙训练营之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20220125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