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茶的百年史记

  唐.陆羽《茶经》中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是最早记载中国白茶的文献吧。

  “因为白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所以得名白茶。白牡丹茶为白茶中的珍品,因为茶的绿叶夹银白色的毫心,形状好似花朵,冲泡后绿叶衬托银毫,宛如牡丹的蓓蕾初放,故称‘白牡丹’茶。白牡丹茶为清凉的茶,具有清凉降暑、解毒清热的功效。”


  白茶是福建的特种茶类,白茶主要产地为闽北的松溪、政和、建阳和闽东的福鼎市,其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

  白茶依其不同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可分为如下几种: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采自菜茶茶树者称小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成品茶称银针(亦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成品茶称白牡丹;小白的成品茶称贡眉、寿眉。

  白毫银针茶首列于福鼎白茶

  据茶叶史料记载和当地调查,表明白毫银针茶首列于今福建省福鼎市。

  据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出版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及清代名人周亮工《闽小记》的介绍和研究,在清嘉庆初年(1796年),福鼎人用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点头选育成功,柏柳乡用福鼎大白茶,制成的白毫银针在外形、内质上远远优于“菜茶”。于是,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白毫银针”,其出口价高出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十多倍。

  白毫银针在光绪十六年(1891年)已有外销,自1910年起继功夫红茶畅销于欧美,1912—1916年为全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县每年各种出产白毫银针1000余担,每担值200~260两白银(合352~416元)。1917年—1921年因欧战影响,一落千丈,乃改制白毛猴、莲心、白牡丹。1934年起,白茶销路才开始逐渐好转。20多年来市场虽有消长,但无太大的变化。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这是不争的事实,公认的原产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白茶的百年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