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作为方法,2021做自己的英雄 | 读书记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可行的。

像丁真,还有那些打造出的网红们,每一个基于品宣的热点和事件营销背后,都是获取流量和关注的方法本身。只不过,这种“方法”是被动的,是向外的,是功利的。相对地,还有一种“方法”是主动的,向内的,主张自我检省。

在不确定的变化面前,当个体们在面临生存难题时,如何不被宏大的舆论洪流所裹挟,在冷静中,保持距离感,找清楚自己的位置。既能描述出周边的小世界,又能为每个事物合理解释和应对。

这种方法论告诉我们,如何清晰地活在当下,不被焦虑所“挟持”,如何与他人有效地对话,用诚实、好奇而又敏锐的方式去理解他人,厘清自我。

其实,把个体或自我作为“方法”,被人专门身体力行地证明过。何止是证明,简直是不遗余力,以长达几年的马拉松式的、互相激发的深度对谈和思考去证明,并且将整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把自己作为方法》。

1

跳进真实和具体中

《把自己作为方法》是一本学者间的谈话录,访谈对象是人类学家项飙,和他对谈的是他的北大的学弟,青年作家吴琦。

项飙生于1972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大学,还在本科阶段时,就做出了学术水平很高的北京“浙江村”调查,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这样的成绩,也让他免考进入牛津读博士,毕业以后,留校担任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教授,做世界人口流动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涉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论题,这本书里都有他深度思考的体现。

这场学弟和学长之间旷日持久的访谈,一度吸引很多人的关注。如何在这种间断式的访谈中达到历史般的深度,切入不同时间段的中国发展现状和具体难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方法论或启发点。同时,还要保持内容框架上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用吴琦自己的话回答:要对沿途遇到的问题,有狩猎般的决心和精确。

既要在思想和实践之间来回摆渡,又要真实而具体地融入到周围真实的小世界中去。吴琦的决心和精确,和学长项飙秉持的观念和气质正好契合。

项飙很少会对宏大的叙述产生感觉,往往喜欢一头扎进具体中,用精确的观察来解释事物。在牛津工作时,他常常和同事、学生们进行启发式的聊天,跳过艰涩的理论(按他的说法是理论是他的短板),清晰直白地表达问题的核心。

他看中切身地、鲜活地对话和交流,不用固化理论,把自己的直接观察和思考作为方法,运用到学术研究中。

项飙做客许知远的“十三邀”时,许知远这样评价他:“我觉得我非常理解他......他去印度做那些调查,去澳大利亚做那些IT民工的调查,他对于这种高度流动性身份的这种理解和追求。他是一个这个时代少见的解释者,他解释了很多东西,对于每个普通人都有很直接的冲击的(生活问题)。我佩服他,他有一种智识上的勇气,这种勇气是很非凡的,我没那么勇敢。”

宏大叙事与微观个体相对应,很多人对二者都很敏感,既关心国际大事,也关心自身命运。关心贸易摩擦和总统选举,也关心职场进阶和自我管理。在一大一小的对立面中,唯独不关心自身周边的小社会,你所在的小区、街道,周边的商店、菜市场,你所在的城市,城市的历史人文......

忽略的所幸还可弥补,一头扎进真实和具体中或可作为方法的第一步,锚定当下,保持觉知,改善割裂的现状,回到生活本身,融入到身边的小世界中去。

2

描述你的小世界图景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互联网巨头正在夺走卖菜商贩的生计》的文章刷遍了朋友圈,文章讲述了互联网巨头入局零售业,给社区周边的菜贩们带来生存的打击,文章引发很多人的共鸣和同情。

互联网商业效率提升的同时,也摧毁了一部分小商贩的生计,剥夺了本就被大部分人忽略的“真实的周边”。有人依旧悄不知,附近正在消失,正在加速消失。及时性消费让我们全然沉浸在舒适便捷中,时间在不断压缩的同时,也不断膨胀了我们的焦燥和情绪化。

巨大的消费便利,使我们减少了对周边世界的感知、思考和描述能力。按项飙的话说,我们缺少对周边世界的融入感,没有形成一个想要去叙述的愿望和能力。

在变化和不确定面前,我们迫切需要描述和构建自己的小世界图景。无论从事业角度、家庭发展角度,还是自我成长角度。分析事物矛盾的底层逻辑,每个体系是如何运转的,基本的权利结构是什么,人物事件的动机是什么......

画出生存的图景,以揭示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最为关键的是,描述你自己现在的小世界图景,既可以定位和概括现在,精确的抓住现在是什么,也可以抓住它将来会是什么、内在的矛盾是什么,以把握未来的可能性。

资本行业有“下沉”的概念,经常讲“下沉市场”,下沉到二三线城市。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下沉到自己的生活本身,下沉到“附近”——如果你是一位老年人,那就去观察当地人怎么安排退休生活。你是个学生,可以看看当地青少年课余在做些什么。

我们从自己疑惑的问题中,以精确的观察去解释,事情的本身是什么样子,与其他地方的事情有什么不同,这件事会如何发展。

描述周边世界的图景,就像建立起我们内在的思考工具,这种方法就像是一剂良药,活在未来的焦虑。让人从进击的梦想和“超越式”追逐中,回头看看自己身边的世界。也许不离开、不抛弃它也是一种新的生活选择。

3

重新看待边缘和中心

直至今天,我们对社会的印象依旧未改变:人和资源都倾向于从边缘流向中心。“城乡二元割据”还影响或制约着我们的生活与选择。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一书中,逃离家乡在大城市流浪的90后、00后农民工就是典型案例。这群被繁华都市排挤和边缘化的年轻人,生活窘迫,既无法在城市立足,又无意回村,于是,成为城市化浪潮的“掉队人”。

机遇和挑战并存,需求的背后是成本。边缘和中心的空间割据,锯掉了人的归属感,锯开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工作和家庭,让他们徒增了生存的紧绷和焦虑。反倒是,以往旧社会的心态变得让人艳羡,旧的社会格局里,每个地方都觉得自己是个小的中心,生活从容。

书中提到的乡绅和乡绅精神即使如此。乡绅们是有知识的人,但不同于现代的公共知识分子,也不同于行业专家,外面的世界对他们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小世界弄明白,把自己区域里的问题管好。比如作为管理者或调停者角色,关心邻里之间的小纷争,关心捐款办学堂等等。

当我们将乡绅精神,切入到中心和边缘的现实矛盾中去,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大部分人生活焦虑的原因在于默认边缘没有意义,边缘没有资源和养分,所以拼命涌入中心,自己去不成就让二代们去。乡绅的精神态度,也许更符合现实,让我们把自己身处的地方,建设成一个局部的中心。对自己所在的这个区域关心、有责任感,同时,对外界和大体制也有相当的理解,知道如何调和,如何参与身边的小世界,去创造自己的小世界。

不确定的2020接近尾声,变化的时代和社会现象,比一本书更难读懂,也就更需要我们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方法。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对自己生存的环境能有一些说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平衡当下的行动,并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做出优化。

项飙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此时,我联想到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虽然他的话是另一个话题——关于人的教养,但即使过了两百年,这段话依旧经典,闪耀着光辉。

就像是他列了一个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协同相处、演变的方法论清单,指导我们保持觉知、正义和思考:

1.在尊重人的地方成长;

2.从出生开始,眼中就无低下和卑贱的事物;

3.被教导自重;

4.习惯于社会眼光的检视;

5.及早留意公众意见;

6.能够站在高处观望,对整个社会复杂多变的人事有更透彻的认识;

7.有闲暇时间阅读、反思、交谈;

8.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智者学者的重视和肯定;

9.习惯于令下必从的军旅生活;

10.被教导在追寻荣誉和责任时藐视危险;

11.在有过必罚,极小的错误就会招致极度毁灭的环境中,培养出最高程度的警觉性、远见和审慎;

12.能够被引导在行为上有所规范;

13.要把自己当成是大众在重要议题上的典范;

14.做上帝和世人之间的调停者;

15.受雇为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因此能最先造福世人;

16.成为高等科学、文科和高等艺术的教授;

17.成为富有的商人,而且可以从他们的成功当中得到敏锐的理解力,还能习得勤勉不息、井井有条和行为有常的美德;

18.能培养仗义执言的习惯。

把自己作为方法,张开生命,与人连接,拥抱更多的可能性。2020马上过去,2021我们协同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自己作为方法,2021做自己的英雄 | 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