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次逻辑性强的数据分析报告

一、数据分析报告分为六步

1、明确目的和思路;

2、数据准备;

3、数据处理;

4、数据分析;

5、数据可视化;

6、结论与建议。

二、数据分析的本质

    数据分析报告,本质是报告。所谓报告者分为两种,你说我听型和你问我答型。在做报告时,第一步,确认本次报告是什么模式。

    亲身经验,一次总监述职报告中,很多人只是机械对着模板,把数据填写一遍,然后开始做出简单的结论,本月数据的同比是多少,环比是多少······,结果一次汇报下来,有两个总监因为述职的内容及数据没有深度,不在工作核心被董事长直接降成主管。然后所有人对工作汇报这件事情就是心有余悸,以致于陷入一种纠结和恐慌之中。

三、我说你听型报告的写法

我说你听型报告,有两个核心条件:

1、我说的得是个“问题”;

2、我说的得核心部分,别人不知道。

  几组数据对比下来,得出简单结论,如月均10000件,去年同期12000件,上月9000件,预计下月会是12000件,按照现在的增长率下个月达不到,需要通过业务部门不断的努力······这种情况,叫:无固定标准判断。无明确绩效指标情况下,做出“有问题”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增长动力、行业环境等多方因素。在提笔写报告前,实际上已经需要做大量复杂的分析了。

    有固定标准判断,比如本月绩效指标是12000件,实际做了10000件,那本月是有问题的。这其中存在很多种原因,有的是因为行业、环境、有的可能是因为整体公司战略战术的调整,所以即使有固定标准,还得了解业务战术、业务策略,才能更好的得出精准的结论。

    指标达不达标,对数据分析只是一个数字,对业务部门可是实实际际的绩效兑现。所以业务部门对问题更敏感。如果只是汇报:“这个月业绩不好,连续3个月都不好”,肯定被人戳脊梁骨:尽说些废话。

    目标与实际对比,业务人员只知道的是每个月的指标完成情况,他们不知道的是

(1)行业的走势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同行情况)

(2)如果我不干涉,未来会不会更差?(未来趋势)

(3)如果我六月砸一波,能不能填平?(拟采取的手段)

(4)我五月份做的调整,好像没用?(已采取的效果)

(5)这么连续跌法,到底因为啥?除了战术调整,有没有深层原因?(深层原因)

     

从表面的:“指标没达标”变成了“我该做什么才能扭转局面”,变成了“这里有个更深的问题你没有注意到”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深入的、需要专业分析的地方。

所谓业务策略,核心就是轻重缓急,进退取舍。涉及精确计算,应对不确定的,才是数据分析的真正价值。如果业绩指标都像汽车速度表一样,一脚油门就提高,一脚刹车就降低,还需要分析啥。

小结,我说你听型报告,正确写作姿势是:

1、明确受众部门

2、明确受众部门关键KPI指标

3、了解指标过往趋势,找判断标准

4、判断指标是否有问题

5、(如无)不做提示,结束

6、(如有)提示问题,了解业务关注点/行动计划

7、针对行动计划,提示尚不为业务了解的问题

四、你问我答型报告写法

    你问我答型报告,最大问题点在于问题本身。高质量的问题,带来高质量的答案;低质量的问题,把分析带沟里。这里聚焦数据分析问题。人们总是容易被最近发生的、自己情感上的事干扰判断。所以脱口而出的往往是一个感觉,一个判断,一个态度。数据分析的价值,正是剥丝抽茧,层层深入,去伪存真。越简单的逻辑才越容易验证,因此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拆解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层层验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里要特别注意,业务上的很多问题,不是数据分析直接解决的,需要专业的业务能力。作为辅助,我们需要把这些业务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数据分析,再给支持。不然一来我们的业务能力不一定够直接给建议;二来的话我们不能直接去上手去替业务部门做事。

    所以在接收问题的时候,要清晰的区分:到底业务上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缺少的是数据还是一个具体执行计划。在我们可做的范围内,提供专业意见,才有好效果。

小结,你问我答型报告,正确写作姿势是:

1、收集问题

2、梳理、拆分问题

3、(针对原因、预测)了解业务假设

4、(针对综合评估)了解领导意图

5、对拆分出的二级、三级子问题,逐一验证

6、讲二级、三级结论收拢,归纳总结论

7、呈报结果。

五、优质的报告绝不是按模板抄出来的。

    其实做报告的过程,就是分析方法总结归纳的过程。报告是数据分析的最后一步。只有做好了各种具体的分析,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认真思考:我要说什么?我说的针对什么问题?我说清楚了没有,才是做出好报告的正确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做一次逻辑性强的数据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