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90后眼里的“教育”

在90后眼里,伴随着应试教育长大,经受过“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成长,在学校这样的小型社会里,成绩差可是要被同学看不起,老师批评,父母打骂,没有人跟你做朋友,跟你能成为朋友的那一定是同样成绩水平的。当然成绩好拥有职权般的待遇如同“官阀”一样,得罪他可是要跟老师告状,收作业第一个收你的,没做完记上你的名字,所以,班级里面最后一名或者被老师批评最多的学生,往往成了众人欺负的对象。所以,为了“生存”为了不被人“看不起”必须成绩好,再不济也要混个中等。

所以小时候的我们在学校里经历过什么,父母完全不知道。

老师当众殴打学生,跟学生正面交锋,作业没做完不许回家,错一道题打五棍子。骂成绩不好的学生是猪。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

一边父母也里应外合,在学校不乖被老师打,在家里不乖被父母打。强强联手把你制服的服服帖帖,懂事礼貌又乖巧。

在家里,父母的教育是常见的“打压式”教育,

“这么简单的题都错了你是不是傻子?”

“别人家小孩读书真厉害你看看你?”

没考好当场撕掉试卷,不许看电视不许玩电子产品不许做跟学习无关的任何事,包括“早恋”,在书包里发现碰到“玩具”通通丢掉,包括记载着同学寄语的同学录也被丢到窗户外面。

你开始变得很内向,不敢随便说话不敢公然在父母面前看电视,任何心里话和“小动作”只敢偷偷跟朋友分享。

长大后,你也当了老师,你突然明白老师的暴躁从何而来,也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郭德纲教育郭麒麟的时候说“在家里把郭麒麟骂够了,出去别人就不会再骂郭麒麟了”

对于这句话,我有了深刻体会,在家里经常被父母严格要求,被指责惯了,出了社会工作上被严格要求甚至很多批评也能承受下来。忍一忍就当作磨练。可是唯一的败笔是,性格软弱,面对强势不敢反抗,在家里被压多了,太多事憋在心里不敢说出口,面对不公平不敢说,面对欺负不敢怼,面对想要的不敢争取。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小时候不敢跟父母要钱不敢提要求。喜欢的洋娃娃被妈妈丢掉,珍惜的同学录被丢掉,自己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东西,干脆自暴自弃,泯灭想要的欲望就不会失望。

有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有的人在爱的家庭里长大,永远积极阳光爱自己也会爱别人。

到头来你的乖巧你的懂事成了别人眼里的“软弱”“软包”“一看就很乖”“这么温柔能不能管的住学生”“应该比较适合结婚”“贤妻良母”。

可是人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出生

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长大后,你明白了很多事情。当了老师以后,信息和监控的普及。

90后的老师越来越难做了。

不仅线上要维系,线下也要做好工作。

再怎么生气也要忍,否则一个监控送你上新闻。

要绞尽脑汁想办法,怎么控制调皮的学生又能维持端庄的模样。否则领导分分钟质疑你的能力水平。涨工资??想都不要想。。

所谓的老师,在背后嘲笑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孩子发生小意外,试图在家长面前掩盖工作失职。其他老师上课,在下面交头接耳。格外偏爱颜值高的学生。

当然也有非常尽职尽责的老师。面对学生和家长两幅面孔。

所以,孩子遇到好老师全凭运气。

还有孩子在学校经历了什么,父母都不知道。尤其跟社会脱节的全职妈妈,把社会上的人想象的都很友好。拿着社会的评判标准来审视自己的孩子。

所谓的“教育”

1999年中国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而提倡的素质教育。

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真正达到国家理想下的“教育人才”实现了百分之多少?

应试和形式主义总是把指令改变的面目全非。

所以作为90后这一代,会是引领新时代“规则”的重大转折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90后眼里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