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睡不着的时候,虽然只是躺着但如果大脑在思考,我就不会觉得感到困意。那么问题来了,当把那些烦恼都“拆解”开来后,脑海中到底还剩什么?或者说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的推测是:更真实的感受,及确定自己的存在感。
01.自我意识的萌发
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人脑总神经元数量的80%,而剩余的20%也会在出生两年后基本长全,且这时期的婴儿大多是没有“自我”的意识”。
例如通过“镜像测试”,你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婴儿会分不清自己与镜子里影像的区别。而约2岁时,当他们学会了说话、走路等基本生存技能后,“自我”的意识也就逐渐萌发。
然后通过游戏、学习、家庭与学校教育,“自我意识”也在逐步完善。而期间出现的叛逆期,例如2-3岁,7-9岁,以及青春期,这也是“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也是寻找“存在感”的开始。
02.存在感的由来
事实上,存在感早在婴儿“自我意识”成形之前就已经反射。即除了如吸吮反射、吞咽反射等经典条件反射外,婴儿同样存在操作性条件反射。
例如当婴儿每次哭泣时都会被母亲抱在怀里,那么当他需要母亲的怀抱时,往往就会“假哭”已吸引母亲的注意力。
而长大后为了寻求他人的注意力,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得使用这一操作性条件反射。例如微笑,我们在其实4个月大时就学会了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则更学会更合理的微笑来取得他人的信赖。
03.需求与存在感
根据《人类简史》书中所说,我们人类有三次最伟大的革命,即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及科技革命。这也是人们从最基本生存需求,到生理需求再到安全需求的一步步发展。
但这何尝不是因为“存在感”追求的变化——即追求在自然界、族群当中的“存在感”。而个人的存在感也就在不断满足中产生新的变化。
因此到了现在,无论爱和归属需求、尊重族群乃至自我实现需求,都是我们对自我真实存在感的进一步追求。
04.当下的需求与现实的矛盾
无疑当我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很容易感到压抑,就像得不到食物的婴儿会啼哭,但事实我们的需求却更加复杂多变。
例如当下越来越多人通过自律希望更好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就从更多行动当中收获了最真实的的存在感,因此面对困难他们往往也能找到自己最真实的需求。同样如果在行动中失去那份真实的感受,也会让他们失去动力。
与之相对,如果期待在虚幻世界寻求这份“存在感”,则需要更多精神娱乐的活动来满足那份空虚。最常见的就是因为社交、尊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更容易让人通过网络去找寻那份真实的体验,甚至选择逃避。这也是大多网络冷暴力、宅文化兴起的由来之一。
05.寻找正确的存在感
我们往往通过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来实现这么同一个共同的目标:对当下真实存在的感受,即追求自我真正存在的因数。
无论是他人的关爱或尊重认同、还是自我价值实现,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认清当下真正的需求。把那些烦恼与困难也当做“存在感”的一员,也能够让你感受都不一样的快乐。
例如焦虑是存在感当中的危机意识,去发现自己真正的需求,如收入、交际等具体问题,并努力去解决才能重新感到快乐。
当然最方便找到存在感的方法是活在当下。即不被过去经验所限制,也不被未来变化所牵绊,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得认清自己,才更容易得到满足。
发现自己当下真正想要的,体会那份最真实的感受才能够真正见证自己的成长。当然本文仅为笔者的推测,或者说唠叨,那么你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