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ove
南非种族隔离出了好多个诺贝尔奖,曼德拉,图图,还有这位纳丁·戈迪默。
这本《我儿子的故事》是我阅读的第二本戈迪默的书,第一本是《保守的人》。
《保守的人》其实没留下什么印象,这本《我儿子的故事》倒是挺触动我的。
很多人觉得戈迪默拿诺贝尔奖有 “政治正确” 的因素,她本身的文学成就容易被忽视。
这本《我儿子的故事》,戈迪默的叙事一直在切换视角。
最主要叙事角度,是以一个黑人小孩(威尔)的所思所闻。
威尔无意中发现自己崇敬热爱的父亲(索尼)和一个白种女人在一起看电影。关于父亲的猜忌由此开始。
故事的视角切换到维尔的父亲——索尼。
索尼本来是个热情尽职的小学教师,也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是在种族隔离制度下,他连和白人共坐一条板凳、共进一间厕所的权力都没有,更不用说平等、自由之类精神权力了。
现实使聪明过人的索尼产生了政治上的觉醒,成了激进分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被关进了监狱。
在监狱里,索尼邂逅了 “志同道合” 的白人女子汉娜,用暗语向索尼传递情报。索尼和汉娜心有灵犀,惺惺相惜,以伴侣的姿态投入到争取自由的事业中。
黑人索尼,和白人汉娜,形成了一对鲜明的对比。
这本书最经典的一幕,是黑人小孩对着白人女性 “幻想”。
而索尼和汉娜的关系,也与之前后呼应。黑人索尼的爱情动力,除了志同道合的 “革命友谊爱情” ,也许还有一些挑战种族隔离制度的政治意义。
索尼占有了白人女人,进入了法律不允许黑人进入的区域,于是乎汉娜似乎成了索尼的值得炫耀的战利品。
艾拉本来是一位美丽善良、贤妻良母型的黑人女性。
只可惜,她不是索尼的 “同志”。
索尼入狱之后她去探监时,夫妇俩除了家务事无话可谈。
“原配” 艾拉也和 “小三” 汉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说里,艾拉虽然是黑人,漂亮、优雅、沉默。她埋头家务,即使丈夫出轨也表现如常,宛如一潭死水,感情仿佛没有一丝涟漪。
汉娜虽然是白人,但是肥硕、强壮。她既不漂亮,也不讲究,甚至邋遢。但是她投身于那个时代 “伟大的事业”,充满激情和热血。
和索尼纠葛在一起的两个女人,宛如水火。对自由之爱(汉娜)和婚姻之爱(艾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是这本书描述的最直接的矛盾。
我所不喜的是这本书的结尾。
艾拉和贝尔的蜕变,威尔的成熟,都很生硬的往 “革命” 的方向上靠。
老索尼,失去了儿子的爱,失去了女儿的信任,妻子也形同路人。最后,情人汉娜也只身前往国外,只留下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
照理说应该沉沦的一个人,竟然更加投入运动,还得到儿子谅解……
正如我们儿时熟悉的革命题材的作品,结尾总得升华点东西。
就像最后索尼对儿子说的——
“我们是那种鸟,你知道,它叫做凤凰,它总是在灰烬中再生。监狱关不住我们。汽油弹消灭不了我们。这条街——这整个国家是我们的生活领地。火阻止不了我。它也阻止不了你。”
感觉总有些变味。
Dove,老去的80后,冒牌文艺中年。公众号ID:Dove_book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