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100《学习从模仿开始》

以下这段内容摘自俞敏洪《不负我心》中第五章第313页至314页自己对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之所以有的人更痛苦,有的人更幸福,原因不是人们对待幸福的态度不同,而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

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看落日一次次像血一样融入河水,感觉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流到海的冲动。

那次旅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在黄河边上,我用瓶子灌了一瓶河水。混杂着泥沙的水,被灌到水瓶里以后,依然十分浑浊,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浑浊昏黄的世界,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面对这样的水,我感受到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后带来的灾难,感受到人们在这种灾难中的绝望。我把水瓶放到边上,痛苦地坐在岸边,看着黄河发呆。

一段时间后,我把眼神从远处收回来,猛然发现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了。浑浊的泥沙开始沉淀,瓶子上部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我看着这种变化,直到泥沙全部沉淀,只占到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澈的河水。我慢慢把瓶子举起来,透过瓶子看到了天,看到了地,看到了生命中幸福与痛苦的界限。

其实,我们的幸福和痛苦也像黄河水一样。在匆忙和浮躁中,我们拼命地摇晃自己的生活,直到生活变得一片浑浊,所有的幸福都惨上了痛苦的成分。

假如清水是幸福,泥沙是痛苦,那我们一生幸福的总量应该大于痛苦。我们时时感到痛苦,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因为我们用了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肆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为痛苦的渗透,我们本来应该清澈如水的生活,变得像黄河水一样,有了太多的杂质。"

喜欢俞校长以上这样的方式讲道理:先叙事,再从小事中见真知悟真理。

我先试着模仿以上他的最后一段的句式:假如……那么……不是……而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个孤儿,那么我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和牵绊。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但转念一想,我不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不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牵绊,而是自己思维定式和固有做事风格的羁绊。因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而导致的。所以不要怪任何人,请先反思自己!做自己最应该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觉得自己不太会做人做事,咱就少说话,多做事。从阅读中寻找答案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9/100《学习从模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