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

康老师读书 |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

——《为何家会伤人》阅读摘记 六


《为何家会伤人》

很多时候,恋人、爱人想去改变对方,或是渴望彼此天天粘在一起,时时刻刻都不分离。
这种胶着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和健康状态。
再亲密的人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所谓如胶似漆,只是在恋爱的初级阶段,激情犹在时,如果一直是这样,两人肯定会受不了。
因为这样的关系本来就不是正常的状态。
彼此尊重,又彼此独立,彼此相爱,又彼此信任,彼此给对方空间,才不失为健康的亲密关系。

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
这段不唯心的话,让人很是信服。
我们在童年的经历,都会成为今后生活的潜意识。

童年的记忆更是会或深或浅地在人的脑海中、心灵深处烙下印迹,成为以后生活的无形地图。

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将影响以后自己选择伴侣的标准。
不管是父母的婚姻模式,还是我们与父母的关系,都是以后亲密关系的参照!

这种参照,也许是正向的标准,也许是反面的教材。

当下的父母,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了。因为,夫妻二人交往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

我有一位女同学英子,在恋爱后,非常惧怕婚姻,几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

在三十岁时,才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与另一位同样经历婚姻失败的大她五岁的男人结了婚。婚姻并不幸福。
在一次闲谈中,英子说道,自己的父母关系就不好。在自己上小学时,父母时常吵闹、打架。

后来,爸爸到南方下海经商,长年不回家。妈妈时常在姐妹们面前抱怨“狠心”的爸爸。

她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觉得男女两口在一起会吵架、打架,孩子会哭闹,爸爸做一个男人,是没有责任感的。

对婚姻的负面阴影,对爸爸抛弃她们的的“恨”,都造成了她对爱情的偏执观念,对异性的极度不信任。

英子婚姻有不幸、不顺,表面看来,是她在爱情的道路上,始终找不到有缘分的人,而实质是,她内心对父母所示范的婚姻关系的担忧和畏惧。

我们很多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都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在我们潜意识中扎下的根。

这根是健康、茁壮的,我们对自己的爱情婚姻,就会是渴望而积极的。
这根是扭曲、病态的,我们对未来的恋爱婚姻,就会是忧愁又畏惧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读书 | 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独立的)